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关于“满江红”如何把张「艺谋」整emo了,我们和电影宣发聊了聊
关于“满江红”如何把张「艺谋」整emo了,我们和电影宣发聊了聊
2023-01-30
541
0

票房逆跌,口碑“大跌”,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满江红》在进行一种很新的宣传模式。

最近,《满江红》有点红,天天上热搜,不过大多都是负面的。所以《满江红》,“错在哪里”?

票房上,被指幽灵场、偷票房、买票房;内容制作上,被质疑抄袭、5亿制作成本“花在了哪里”;宣传上,海报出现错别字、微博文案拆分“靖康耻”……“质疑声从电影上映第二天后就有,但在这几天愈演愈烈,”一位喜欢《满江红》的观众指出,很多电影都曾被质疑过这些问题,也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不被骂过,但《满江红》这次被骂出圈,还是“多亏了”电影宣传


“真的不理解电影宣传在干嘛,是不是恨老谋子啊?”不像很多电影名利双丰收后会偷偷数钞票,面对网友的多数质疑,《满江红》官方微博在1月28日进行了回应,甚至在起诉尚未通过的情况下,直接发微博称4名大V“造谣者”,也因此被网友骂“文盲”“法盲”。

《满江红》,疯了?这些“迷惑”操作是炒作还是宣传在“背刺”电影?出于好奇,氢商业编辑部和在北京某电影营销公司做了3年电影宣传工作的梁完聊了聊,试图了解《满江红》这么做的原因,以及电影宣传“背锅的一生”。

《满江红》,疯了?

氢商业《满江红》已经拿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剧情片票房冠军,金钱和口碑都赚到了,为啥不能闷声挣大钱?不能是为了黑红吧?

梁完:黑红不至于,有这个班底在,再加上票房确实可观,《满江红》现在已经很红了。这几天官微频繁回应质疑,我想更多是创作者的一种挣扎,对于那些控诉,他们可能确实觉得委屈。毕竟张艺谋如今七十多了,相信他不想看到现在这个场面。

而且现在头部几个电影的势头都很好,是有希望走长线的,如果负面舆论成为主流,会影响电影后续的走势。所以官方决定发声,可能一是希望打破沉默的螺旋,不让普通观众被负面舆论影响,二是拿出些态度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为作品捍卫权益

氢商业:回应也可以理解,但这事其实挺讲究艺术的。有网友就说,《满江红》的整个电影宣发充斥着傲慢,这是为啥?

梁完:网友们觉得傲慢是因为《满江红》已经是票房冠军了,在大众眼里,他是一个既得利益者,还要用强硬的态度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有种得了便宜还不知足的感觉。但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可能仅仅是想维护自己的权益罢了。

而到底是傲慢还是硬气,还是看你用哪种立场去解读。如果觉得他们没错,是被冤枉的,那他们这么做,就是硬气;如果觉得它被骂是活该,那么官方怎么说都会被骂傲慢。

舆论发酵到了现在,已经成了一种狂欢,现在这部电影已经成了一个靶子,很多发酵都完全脱离了电影,这是从业者不愿意看到的场面。

氢商业:舆论裹挟电影确实存在,但也不能否认《满江红》的宣传真出了不少错。海报上的错别字,靖康耻断错句,用“莫须有”指代自己……乃至被网友骂“文盲”,所以为啥频频出现这些低级错误?

梁完:虽然有为他们开脱的感觉,但这么大一个项目,很多细节确实很容易被忽略,有时候真的会很难注意到一些敏感的地方。和所有打工人一样,我们在项目的宣传时,也会难免出错误,当然这中间确实存在不专业的问题。

我是充分能和执行的人共情的,但也有朋友说,这么大的项目,筹备了那么久,还犯这些低级错误很不应该。在我看来,这些都有道理。

而现在这个电影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上,任何细微的东西都会被大家放大解读,所以这些事实错误,是他们被嘲得这么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初海报显示,首句中的“髪”打成了“發”,“冲”“凭”“栏”“怀”等十多处文字繁简体混用

氢商业那起诉4个微博大V,直接称他们为“造谣者”呢?

梁完:我不是法律专业的,所以对这个问题不太清楚。按照网友的说法,他们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不严谨的地方。

氢商业所以出现这些错误到底是谁的错?感觉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宣传。

梁完:感觉大家对这行误解真挺深的,宣传的权利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反而经常“背锅”。

像这样量级的一个电影,宣传肯定是外包的,是乙方,给甲方打工的。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宣传并没有最终决定权。每一个物料或文案在执行者产出后,乙方项目经理会审,甲方团队再审,最后甲方拍案通过了,才能发出来。

上面聊到宣传团队不严谨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花这么多钱的大制作竟然还出这么大问题,其实宣传是电影环节里最底端、也最“穷”的一环,宣传在片方的预算里大多时候权重没那么高。

氢商业除了这个锅,电影宣传还有其他锅吗?

梁完:有,偷票房这口大锅可真冤,这真和宣传没有一点关系。

我先解释下什么是电影宣发,宣传和发行,这其实是两个独立体系。加上终端的影院,三者相互独立。而“偷票房”,更多是影院的行为,影院希望自己多获利,所以做了这样的事,制片方反而是利益受害者。

而具体到制片方和宣传方,这事其实很难控制。我之前做的项目也遇过偷票房的事,但能做的真的很有限,只能发一些号召抵制的图,告诉观众如果遇到了这样的行为就向我们提供信息,我们再去和发行沟通。

氢商业那除了《满江红》,可以再谈谈今年春节档的其他争议吗?

梁完:还有一个背锅侠。《中国乒乓》直接将撤档原因归结宣传不力。

但这显然是背锅,因为不管是宣传还是发行,都没有这种决策权,但片方需要给撤档找一个说辞。

电影宣传等于搞诈骗?

氢商业所以谈了那么多,电影宣传到底是做什么的?

梁完:不同的项目宣传方介入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较完整的就是从创作筹备的阶段就开始介入,也有在特别后期,电影要上映了才启动宣传,其实现在很多情况都是后一种。

可以把电影理解成一种文化产品,宣传可以参与这个产品从诞生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具体在筹备阶段,宣传会从市场的角度给电影制作提供各种建议,如演员选角、片名、剧本等等。我做过一些项目,在定稿之前会让宣传参与,看看从营销的角度如何调整;

到了拍摄阶段,一般会有驻组宣传,全程跟着剧组拍摄,在现场留意一些后续可传播的点,并积累一些物料。在这个阶段,宣传也会出策略方案,基于对电影各要素的分析,制定策略和一些前期的拍摄计划;在正式进入宣传期之前,也有根据一些节点制定宣传动作和策划,最后就是映前观众可以看到的各种曝光和营销。

但在整个流程中,宣传更多是充当一个产出者和建议者,我们会预设好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利弊和效果,并没有最终的决策权

氢商业刚刚你有到现在很多电影都是上映了才启动宣传,这是为啥?

梁完:确实一度存在这种现象。因为电影档期并不是完全片方说了算,而是看国家电影局什么时候批,有时候会集中在一天放出很多电影,就出现了档期空降。

有一次我本来和朋友约好去吃饭看电影,结果饭还没吃完就被通知一个电影定档了,原地开始加班,这样的情况现在并不少见。但是会给宣传带来很多压力,本来要几个月做的事,现在变成了半个月甚至一周,所以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很多电影的上映过程特别波折,可能会接连经历撤档、空降定档,比如《古董局中局》。这会让很多观众误以为是不是自己没信心才撤的,但其实很多时候片方也是被动的

氢商业那为了做好宣传,你们一般的第一诉求是什么?出圈会比稳妥更重要吗?

梁完其实在一段时间,我们绝望到电影能上就行。

不过在大多数电影上,基本都是在求稳的前提下,争取出圈。先把基本盘稳住,再尽可能地外扩,在后一阶段,我们就会根据电影内容和观众反馈,不断挖掘可宣传的点,不断增加辐射人群和转化。

氢商业:这个“不断外扩”的过程,是否会出现一些过度宣传的问题?电影《日不落酒店》上映后,沈腾的“友情出演”遭质疑,博主“半佛仙人”指出,电影宣发等于搞诈骗,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梁完:肯定不能这样以偏概全的。

电影也是一个产品,宣传就是想怎么更好地把这个产品卖给更多的人。把友情出演当作卖点,可能是因为综合分析下来,这个片子最大的卖点就是沈腾。所以为了增加转化,可能会在宣传中加大对沈腾的宣传。就好像一些护肤品的成分,虽然可能某个功能性成分含量并不多,但不影响它成为招牌。

当然这么做有很大风险。不过,宣传这么做大概率本就想着“一轮游”,已经放弃了口碑,靠着沈腾的噱头把观众骗进影院,看完后口碑必然崩盘,但最起码不至于颗粒无收。这都是衡利弊之后的决定,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一般片方都不会这么做。

氢商业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宣传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电影内容本身就有些欠缺?

梁完:有这种可能。

还有一种可能,一些文艺片想要卖一个好价钱,必须找一些和电影内容本身不是很契合、商业化的内容去吸引观众。不是说电影内容有问题,但想卖钱,有时候适当地当一个“标题党”也很常见,毕竟眼球经济时代,能吸引观众的内容才能转化。当然这些都取决于片方的“操守”,不是所有电影都会这么做。

氢商业那问个私密点的事情,你们会给同期对手电影买黑料通稿吗?

梁完:我们会做同档期竞品分析,去得出我们的差异化竞争力,但是从来没有试图去抹黑过同行。很意外是不是?据我所知,不仅我们没有,别人也没有。如果有这样的行为,大概率也不是官方进行的,就拿《明日战记》来说,这个电影撕来撕去,其实真的就是粉丝们自发做出地受到情绪裹挟的行为。

这几年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关于电影行业的唱衰声音越来越多。所以对从业者来说,与其给别人抹黑,不如想办法活下来。所以看到今年春节档的复活,我们其实是很欣慰的,但到现在完全变成了一场骂战,这对整个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

说一句或许让大家觉得比较傲慢的话,现在对各个电影党同伐异的人,可能正是不在乎中国电影死活的人。

“电影宣传,又穷又没用”

氢商业观众会因为《满江红》的负面舆论不走进票房吗?

梁完:网友们有时候并不代表大多数。

氢商业所以在你看来,《满江红》最好的回应是什么?

梁完:没有最好,每个片方考虑的重点不一样。

不过一般来说,在舆论发酵初期,官方是不会回应的,可能会在外围做一些投放,试图曲线救国。只有到了片方评估的“非常严重、需要重视”的阶段,才会像《满江红》这样作出严肃回应。不过我看到,《满江红》的宣发人员最近也表态了,不会再起诉其他“造谣者”,也不会就此事进行进一步的官方回应。

面对一些重大舆情的问题,官方发声是最后一步,是逼不得已的最后一步。因为官方一旦回应了,其实有可能反而助长问题发酵,所以基本都是往小了解决,通过一些私下沟通或者是外围投放把伤害降到最小。

氢商业所以电影宣传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有人说,“中国电影行业已进入宣发细节决定票房命运时代”,真的假的?

梁完:这么说肯定是太绝对了,影响票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电影本身的质量、同档期的竞品、整个市场环境等。我能感受到的变化是,宣传现在越来越被重视,以前可能只在电影制作后期介入,但现在慢慢地往前期介入。

这和这几年的新媒体发展也有很大关系,在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接收是自上而下的,我们宣传的可活动空间也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但是现在无论是形式还是渠道都越来越多了。受众在哪里,宣传的触手就要伸向哪里,就像现在短视频平台都是很重要的宣传阵地。

氢商业:说到形式了,制作电影海报也是你们的工作吧?为啥中国电影海报总是粗制滥造?

梁完:其实只要就是审美正常的片方,都不会希望自己的海报是难看的。

很多电影海报被吐槽丑,无非就两个原因,一是电影内容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素材了;二是穷,没钱找好团队,所以才会被吐槽PPT海报。

氢商业在做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电影宣传时,你们会提前做一些备案吗?

梁完:当然,一般有经验的团队都会在前期宣传时就和艺人团队打好招呼,把需要注意的点、话术和规避的地方提前同步给他们,再由艺人团队告知粉丝,保证大家口径一致,做到一个前期的预防,以此来更好地借助粉丝的力量做好电影宣传。

氢商业:感觉今年的春节档的很多争议已经脱离电影本身的内容了,最大争议之一是粉圈介入。在具体工作中,演员背后的粉丝群体会带来一些影响或者风险吗?

梁完:肯定会,很多事情一旦涉及饭圈就会被带上一些偏见。春节档就有电影因为口碑征稿活动被理解成粉丝的资本运作,但实际上只是电影宣传的常见动作。

所以说流量就是一个双刃剑,对做声量和舆论很有利,但也容易被一些人拿去恶意发酵、揣测。

最后我们对今年的春节档有了一致感受,是尤其的“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节档电影已经很难坐下来好好讨论剧情、演技和优缺点了。发表电影的个人主观感受,也会被扣上某个帽子,然后被打成筛子。但当一部电影不能从电影本身讨论的时候,就有些变了味道。从这一点来看,或许《熊出没》才是本届春节档的最大赢家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嘴嘴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