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成为英国国际学生的重要生源国,中国留学生也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根据英国大学国际组织(UUKi)、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Kaplan International Pathways与London Economics近日发布的《国际高等教育学生在英国的成本和收益》报告,留学生给英国带来的经济效益从2018/19年度的313亿英镑上升到2021/22年度的近420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3695.56亿元)。
这当中,中国留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显示,2021/22学年,中国内地赴英就读人数超过15万,同比增长5.47%,在国际学生中占比22.3%,排名第一。
一般而言,英国的国际学生学费比本地学生高出一倍至几倍。在伦敦攻读硕士的留学生杨璐告诉时代财经,其所在专业的国际学生学费为1.7万英镑/年,英国本地学生则是8500英镑/年。
尽管如此,赴英留学仍是许多中国学生的选项。国内主要搜索引擎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主要留学目的地搜索量同比增速中,英国搜索热度提升迅猛,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47%。留学机构启德留学客户服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英国留学的咨询量同比增幅达43.8%。
此外,留学生在英国本硕连读一般为4年,硕士则为1年,可以大大缩短拿证时间。不过,尽管英国不失为好的留学选择,但生活成本高和找工作难成为留学生的共同困扰。
1 英国大学扩招,被警告过度依赖留学生学费
自英国脱欧后,在英留学的欧盟学生人数急剧下降,非欧盟国家的新国际学生人数则增加近7成;在非欧盟学生中,中国留学生比例达到27%。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大学针对英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收费标准不同。格拉斯哥大学发布的简章显示,其中一个社科专业,英国学生全日制学费为2889英镑/年,国际学生全日制为25980英镑/年,相差近乎10倍。一位曾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社科专业的留学生也告诉时代财经,在跟同班本地学生交流时发现,对方学费是自己的一半左右。
国际生学费带来巨大收入,使得近年不少英国大学选择了大量扩招留学生。去年9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公布的一组招生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数量从2017/18年的2886人增加到2021/22年的9100人,同比上年的6169人增加47.51%。
2022年,伦敦大学宣布将开设近60个创新性的新专业,并开放新校区,其教务长安东尼·史密斯教授也称:“这是UCL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校区扩张。”与此同时,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等亦宣布增加新专业、新开学院。
招生增加也导致学校宿舍紧张,去年年底,杜伦大学曾出现学生彻夜排队抢宿舍的景象,布里斯托大学也出现过数次“宿舍危机”。今年9月将去英国纽卡斯尔留学的姜珊告诉时代财经,她申请的学校宿舍同样不够,需要排队等待。
大量招收留学生引起了英国教育机构的警惕。5月,英格兰高等教育监管机构警告各大学不要过度依赖来自中国学生的学费,学生办公室The Office for Students更是致函23所拥有大量中国学生的大学,要求查看他们在海外招生突然中断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2 留学支出高,一年约40万元-60万元
英国大学扩招,国内赴外留学的热度不减,但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无一不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生活成本。
其中,学费、住宿和生活费是留学生的三个大头支出。学费以商科最贵,一年超过20万元。留学生住宿公寓一般分为三类,单人间Studio配备厨房、独立卫浴等;多人家Ensuite配备独立卫浴,但与室友共享客厅和厨房;两人间Two Bedroom两室一厅。其中,Studio与Ensuite为最常见的热门房型。
由于学校宿舍需要排队等原因,姜珊选择自己在外租住Studio,她告诉时代财经,住宿周期为52周,每周209英镑,合计10868英镑/年(折合人民币约9.49万元)。姜珊硕士为商科,一年学费26400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04万元),“生活费预计每月1万元,加上来回机票、签证、保险、中介费用等,留英一年大概50万元左右。”
姜珊所在的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中型城市,距其3-4小时火车车程的伦敦,成本更高。一家英国连锁公寓品牌员工告诉时代财经,伦敦仅租房成本就比英国其他城市高出不少。他们位于纽卡斯尔的公寓为289英镑/周起,在同样的服务之下,伦敦的公寓租金则需要361英镑/周起。
唐静于2018年赴伦敦留学,就读于帝国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一共4年,她告诉时代财经,自己一年学费30万元-50万元不等,比本地学生贵好几倍;住宿和生活费每个月至少3万元,保守估计,她在伦敦读书,一年的花费至少65万元。
目前在伦敦读硕士的杨璐学费为1.7万英镑/年(折合人民币约14.96万元),尽管学费不算高,但她向时代财经表示,自己每个月仅租房和日常开支就超过2万元,今年租住的公寓也开始涨价。
3 裁员潮袭来,留学生一年多找不到工作
尽管前往英国留学费用高昂,但留学生毕业后在英国找到工作的难度并不小。根据英国本土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7月,只有7%的国际毕业生被英国雇主聘用。
5月30日,在曼城的郑萍刚参加完一个面试,她于去年毕业,目前正在找工作。她坦言,之前语言压力很大,但自己有通过做志愿者、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提升英语和专业能力,“身边挺多坚持到现在的中国朋友都找到工作了,虽然工签没这么容易拿到,但只要目标明确,我相信都可以找到工作。”她对时代财经表示。
漫长的求职之后,虽然不少留学生最后能够找到工作,但过程非常艰辛。
在伦敦找工作400多天后,王蔷终于“上岸”。2021年,她来到伦敦国王学院攻读硕士,在校期间,其就开始申请工作、参加面试。直到2022年4月结束所有课程后,她仍然没有拿到一个offer。
由于伦敦生活成本高,正式工作始终没有进展,10月,王蔷试图找一份餐馆或者柜姐的兼职过渡,但同样多次被拒,“我甚至遇到过面试时面试官不出现,到了晚上直接通知没有通过的情况。”她透露。
幸运的是,当月,她在伦敦市中心一家星巴克找到兼职,除了接待客人、制作饮品,她的工作内容还包括打扫星巴克的厕所。5个月的兼职后,王蔷终于在伦敦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不是目标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是大厂,就是一个很小众的公司,但是我已经很满意了”,她表示。此时,距离她投出第一份简历已经过去了470多天。
截至本月初,王蔷已经正式上班2个月,相比刚“上岸”时的喜悦,她认为自己现在的状态更像一座漂浮的岛,“工资比星巴克兼职时低,上升空间也不大,不过人有时候必须要接纳一些不完美和求不得。”王蔷表示。
目前,裁员潮正在欧洲蔓延,英国科技巨头相继宣布裁员。5月16日,英国电信巨头沃达丰宣布将在3年内裁员11000人;英国电信公司近日表示将在未来5-7年内至多裁员5.5万人,公司目前员工约13万人。
这波裁员潮也波及到留英工作人士,时代财经在社交平台注意到,有不少中国留学生更新了自己被裁员的动态。
杨璐也告诉时代财经,现在伦敦的生活越来越难,“交通费本来就很贵的情况下,今年年初又上调了价格,虽然去年下半年汇率较低,但是超市商品肉眼可见在涨价,最近两个月汇率又开始走高,生活成本在不断上升。”
当下,在国内考公、考研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少家庭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不过,随着英国高等教育“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凭的含金量也在降低,尽管付出大量金钱、人力等成本,中国留学生得到的回报也很难达到预期。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张雪梅,编辑: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