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为了一座工厂,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
为了一座工厂,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
2025-05-20
660
0

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今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宁德时代开盘价为296.0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 。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绿鞋前1.35亿股,发行价格为263.00港元/股。本次发行是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项目,所设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A股收盘价零折扣。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进展十分迅速,其在今年2月递交相关文件,5月便完成了上市,从启动到完成仅用时128天。投资者涵盖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无论从产品规模、业务体量还是资本基础,都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2018年,宁德时代已经完成了A股上市,此次港股上市的目的和策略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想。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


但如果研究招股书就可以发现,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几乎是在打明牌,几乎全部募资所得都会投入到其匈牙利工厂的建设中,这么做是为了能在欧洲站稳供应链的脚跟。


除了募资需求,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也让宁德时代必须在港股完成上市,进而引入国际资本,丰富自己的股权结构。某基金投资总监王风(化名)表示:“比亚迪也是A+H(在A股和港股均上市),宁德时代要做全球化业务,港股上市是迟早的事。”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的故事可能不性感,但很有用。

1.用资本换业务


宁德时代几乎为了匈牙利工厂而策划了这次港股上市。


从宁德时代招股书中的信息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本次港股IPO募资所得的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欧洲本地化电池供应能力。


匈牙利是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在欧洲的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是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都在匈牙利推进电池工厂的建设。


今年4月8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孙公司全资孙公司EVE Power Hungary Korlatolt Felelossegu Tarsasag(简称“亿纬匈牙利”)于近日收到了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出具的建筑许可,许可亿纬匈牙利在德布勒森市建立电池制造厂;去年10月,欣旺达的匈牙利工厂也开始进入了施工阶段。


匈牙利电池厂也是宁德时代最重要的海外工厂之一,建成投产后能为奔驰、宝马、大众等多个车企供货,尤其是奔驰,其已经成为了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初始产能规模下的首位且最大的客户。


因此匈牙利工厂越早投产对宁德时代的海外发展越有利,不仅能够让欧洲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还能稳住并持续吸引客户。但建设匈牙利工厂需要一笔钱,一笔巨款。


2022年8月12日,宁德时代宣布将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产能100GWh的电池工厂时,表示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以当时的汇率计算,相当于约510亿元人民币,如果以今天的汇率计算,则高达596亿元人民币。


这个金额非常高。相比之下,生产动力及储能电池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规划产能120GWh,总投资也才320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四川时代共十期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但全部建成后产能可突破200GWh,是匈牙利工厂的两倍还要多。


不仅成本很高,匈牙利工厂还需要通过外币(欧元、美元)来进行结算,这一点在宁德时代此前的公告中已经明确表明。


面对这种体量的项目,宁德时代也无法做到挥金如土。某种程度上来说,宁德时代也是缺钱的,只不过缺口并不关系到公司的整体经营,而主要集中在海外业务上。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营收为847.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97.71亿元增长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9.6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05.10亿元增长了32.85%。


同时,截止2024年底,宁德时代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约2700亿元,从表面上来看可以说非常富有。


但如果从外汇及现金流的角度,结果可能不尽不同。


财报显示,截止2024年底,宁德时代美元和欧元余额分别为132.58亿美元和16.16亿欧元,根据2024年12月31日汇率计算,相当于1073.44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匈牙利工厂一个项目就要用掉宁德时代2024年一半的外汇储备。


这对于正努力开展全球业务的宁德时代显然是不能被支持的。


而宁德时代也几乎不可能用经营现金来进行海外项目的投资建设。宁德时代每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一般在200亿元以上,今年第一季度达到了

328.68亿元,如果直接用这些钱来进行海外业务投资,不仅容易受到汇率和结算系统的影响,还有可能严重占用宁德时代的现金流,这并不是宁德时代希望看到的。


而由于美国政策不明朗和中国科技产业的持续突破,香港市场正在迎接资金回流,有利于企业募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国际资本正加速配置到中国香港市场。”4月19日,中国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公开表态中明确表达了这一结论。


王风对「甲子光年」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金就逐步开始回流香港了,现在香港资金比较充裕,在香港上市是比较适合的。”


因此,面对这种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宁德时代选择在港股上市,直接从资本市场募集欧元、美元,是能够顺利建设匈牙利工厂的最好选择。

2.一举多得的上市


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宁德时代此次上市堪称出色,不仅成功为匈牙利工厂募集到了超过45亿美元(以今日美元兑港元汇率7.82计算)的建设资金,还验证了市场对宁德时代长期看好的态度。


就上市过程来看,宁德时代并没有采用传统的A+H同时上市的策略,其已经于2018年在A股上市,直到今年2月11日才向港交所递交A1申请文件。


但这并没有影响宁德时代的上市速度,3月25日,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后的一个月,宁德时代就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5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正式招股,全套上市流程仅用时3个月。


宁德时代港股也实现接近A股价格的高位定价。一般来说,A股相对H股溢价一般在10%—15%,但5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招股书当天,宁德时代A股股价只比H股定价高约6%,却仍引来了大批资本认购。


据富途证券数据,宁德时代于5月12日发布招股书,公开集资额23.25亿港元,招股首日认购已足额,截至当日23时45分,宁德时代首日的孖展(保证金)总额约517.42亿港元,孖展认购倍数约22.25倍。


这一切都说明宁德时代受到了资本市场的一致认可,甚至是追捧。而随着这些资本进入宁德时代股权体系,宁德时代也实现了股东多元化的革新。


企查查数据显示,港股上市前,宁德时代前5大股东分别是:厦门瑞庭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曾毓群,持股占比23.28%)、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投资者投资A股的名义代理持有人,持股占比11.45%)、黄世霖(原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持股比例10.59%)、宁波联合创新新能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比例6.46%)和李平(宁德时代现任副董事长,持股比例4.58%)。


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外,其他股东均为个人或大陆资本,即使在宁德时代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海外资本同样占比很少。


而根据此前宁德时代上市招股书显示,此次港股IPO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了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KIA(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UBS(瑞银)资管、Oaktree(橡树资本)、Mirae(未来资产)、RBC(加拿大皇家银行)、太保、泰康、博裕、景林等共23名。


这23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了约26.28亿美元的发售股份,而且从投资者构成来看,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吸引来了大量海外资本,比如科威特投资局和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这种能源领域的国际资本,他们的认购将直接改善宁德时代的股东结构。


王风告诉甲子光年:“香港的资金比较国际化,宁德要做全球业务,就要贴上一个国际化的标签,股东结构多元化是一个加分项。”


这也是宁德时代在推广海外业务的进程中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之一。

3.出海,不遗余力地出海


宁德时代不喜欢“宁王”这个江湖称号,似乎有种“欺行霸市、占山为王”的味道,在宁德时代看来,自己的使命始终是赋能企业,包括车企和其他需要用电的企业,并致力于改变全球能源结构。


但宁德时代的全球化走的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


比如此次宁德时代通过上市全力托举的匈牙利工厂,根据《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宁德时代在2023年向匈牙利当地政府申请了该项目的建筑面积变更许可,计划减少原定的工厂面积。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从277188平方米减少到240435平方米,工厂面积也将比原计划减少近13%,同时保证工厂将通过细化技术流程的空间要求,并优化各种土地使用功能,满足运营需求。


除了在建的匈牙利工厂,宁德时代已经建成投产的其他海外工厂的经历也可谓一波三折。


例如宁德时代的第一座海外工厂:德国图灵根工厂,规划产能仅为14GWh,但却投资了18亿欧元,从筹建到最终投产耗时4年,可以说相当漫长,期间还受到了大量环保、用工方面的政策和舆论压力。


美国福特工厂也是如此。2023年2月,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达成合作,福特汽车投资35亿美元拥有电池工厂所有权,宁德时代则提供工厂筹建、运营和电池技术等服务。但2023年7月,该项目被美国政府相关机构展开调查,9月被迫停工,11月又重启,但产能规模有所缩减。


同年年底,宁德时代的美国客户杜克能源公司称,已切断宁德时代生产的大型电池与北卡罗来纳州海军陆战队勒琼营的连接。原因是一些美国议员对潜在安全威胁发出了警告。


曾毓群还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专门回应过此事:“电池就像石头或砖,你买来建房子。你仔细想想,像砖这样的东西,砖怎么可能当间谍呢?从我的角度来讲,这就像一个笑话。”


除了海外建厂阻力重重,由于欧美等国发布的一系列电池法规和时不时就亮出的实体清单,宁德时代单纯的产品出口系统也越来越脆弱,直接表现就是宁德时代海外市场份额的持续波动。


在2024年1月—10月,其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为26.4%,虽然仍位列第一但优势微弱,仅比排名第二的LG新能源领先不足1%。一直到12月底,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海外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7%,才与LG新能源的24.6%的市占比拉开了差距。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宁德时代的海外市场占有率为27.5%,甚至比2024年还要高。这意味着宁德时代的海外扩张计划短期内还没能给其带来像国内市场一样的龙头地位。


同样是2024年,宁德时代总裁办一号文件由曾毓群亲自发出,作为一封出海动员信,这份文件直接展示出了宁德时代的出海决心和刻不容缓的态势。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从2023年底开始,“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甚至变成了宁德时代员工的桌面背景。


如今,随着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这家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将迎来新的出海叙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

作者:张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