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显示,9月份债市通常存在季节性调整,受债券供给放量、跨季资金波动放大等影响,该阶段债券收益率往往出现上行。而今年九月,对于债市而言同样充满挑战:权益市场的强劲表现带来的“跷跷板”效应、基本面预期的变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减弱等。在此背景下,如何挑选债基并做好防御,也是目前的焦点。
1、九月债市“逆风”?现在还需关注什么?
2025年以来,债市相对进入“低收益、高波动”的状态,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明显加大,债券类产品回报率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
(1)股债“跷跷板”效应
8月份A股市场突破新高,吸引资金流入,对债市形成一定的“抽水”效应。目前“看股做债”成为债市交易的主要逻辑,且市场普遍认为今天为权益的变盘窗口。但尽管近两日A股稍有降温,债市仍然担心资金风险偏好较高对其的压制,并未完全走强。
(2)基本面修复预期
8月份制造业PMI数据为49.4%,已连续5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表明当前需求改善的动能依旧偏弱。但随着“反内卷”政策的相关措施逐渐落地,需要关注后续政策效果在实际数据上的体现。
(3)转债市场高位回落
短期内由于转债估值处于较高位置,叠加最近债市调整,部分偏绝对回报的机构赎回“固收+”基金,对转债形成流动性冲击,导致市场高位回落,前期火热的可转债ETF也遭遇调整。
但是考虑到供需层面上转债市场存量收缩,低利率环境下各机构的配置需求仍强,待转债回调至合理位置时仍可重点关注。
2、债券配置该如何做好防御?
当债市存在潜在调整的可能性,久期管理是债基防御的核心策略。久期是衡量债券价格对于利率变动的敏感度,在利率上行的环境中,缩短久期可以有效降低组合的波动。比如对比今年以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走势,中长期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短期。且据统计,截至9月2日,市场上仍然有接近70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为负,占比约20%左右。
另外,“固收+”基金更适配于当下的低利率环境,今年公募“固收+”产品规模也有所抬升。需要强调该类产品主要的收益增厚来自于“+”的部分,但净值波动也同样来源于此。在配置“固收+”产品时不应只看收益不看风险,也需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合理控制一些高波“固收+”基金的仓位。
当前债市虽处于“逆风期”,但也不乏机会。建议合理控制久期并保持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以此抵御市场的潜在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