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6%、2.8%、1.93%;9月4日三大指数继续下跌,分别下跌1.3%、2.8%、4.3%。9月2日-4日,申万一级行业中,国防军工、通信、电子等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1.3%、12.3%、9.8%,都是此前涨幅比较明显的板块。6月以来至8月A股在利好消息有限的情况下快速上涨,不少投资者都有所踏空,步入8月市场都在等一场下跌,9月市场开始调整,如何看待此次调整?调整之后还能不能上车、什么时候上车、以及如何上车?
一、本次调整的原因
某管理人8月下旬表示,一方面,从大类资产比价的角度而言,当前国内权益资产的相对收益肯定是更高的,但另一方面,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提升不能成为无限放低审美的理由,权益资产本身的质地(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和久期也是有巨大分化的。某管理人8月交流时表达,国内基本面仍在修复、中美经贸关系仍存不确定性等,对权益市场仍需要保持一份审慎态度等。
二、过往牛市的回撤经验
光大证券回顾2000年以来的四轮牛市(2003-2007年、2012-2015年、2016-2018年、2019-2021年),均呈现“快速上涨-震荡调整-震荡上行-牛市极致”的特征。2025年4月8日以来处于震荡上行阶段,此前四轮牛市市场在震荡上行阶段开启的60-80个交易日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数据显示结构性牛市震荡上行阶段,上证指数的最大回撤一般低于10%。
华创证券复盘过往5轮牛市,发现流动性收紧是历轮牛市回撤的主要促发因素:
1)宏观流动性收紧引发的回撤由于触及估值体系和通胀水平通常影响较为深远;
2)微观流动性收紧引发的回撤影响较为可控,回调通常即布局时机;
3)产业政策收紧影响投资者风偏,导致的回撤通常更为剧烈;
4)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引致的回撤因其不可预测性冲击较快,短期不必过分担忧;
5)基本面下行的影响由于市场普遍带有预期反应,回撤表现较为温和。
金斧子认为,就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宏观流动性、产业政策收紧两个因素国内经济环境并不支持,基本面下行影响有限(6月以来A股与基本面已经脱钩),仅有微观流动性、地缘政治或有影响,不过就经验来看,调整就是布局良机。
华创证券表示,指数在突破新高后发生的回撤,微观流动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且回撤幅度显著低于整体水平和突破新高前样本的回撤幅度。在各因素对应的回撤幅度3/4中位数位置上参与市场,胜率基本都大于50%。
三、后续如何布局?
整体仍看好中国股票资产调整之后的机会:
1)居民存款搬家,也是市场期待的增量资金,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8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292.09亿元(环比上行74.02%),多个数据维度表明居民存款在直接/间接入市。多数卖方机构认为当前存款搬家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对股市形成一定支撑;
2)国家政策支持,今年以来稳股市、稳楼市是政府重要目标,也在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各种资金入市。此外,当前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修复经济,消费端如消费贷贴息、生育津贴等,生产端如反内卷政策等,伴随政策逐步落地并显现,国内经济也将缓慢修复。
调整之后,优秀的主观股票+量化股票搭配或是更好的选择。
1)优秀的主观股票基金。一方面,光大证券回顾过往四轮牛市,牛市极致阶段各行业的市场表现通常更加明显,且领涨行业的涨幅相对更高,其实8月以来不少投资者已经感受到行业的分化,通信、电子分别上涨34.5%、24.0%,多数行业涨幅在10%以内。另一方面,6月以来对比港股,A股更为强势,中金证券表示AH溢价快速回落主要是更多优质公司上市、分红吸引力、南向加速流入,短期看,AH溢价已处于125%“隐形底”,也是近期A股跑赢的原因;长期看,只要钱多但资产荒矛盾存在,港股仍有相对吸引力。而赛道的选择、港股都是主观股票多头的优势所在,不过过往几年折戟的主观股票多头管理人较多,投资者配置的时候在管理人上多做选择,并且适当控制其在资产组合中比重。
2)优秀的量化股票基金。至8月31日,今年以来wind全A的日均成交额为1.54万亿,同比增加94%,也是今年量化股票策略表现优秀的原因。近两周随着结构的分化、偏大盘个股上涨等,量化股票超额有所收缩,但部分管理人凭借调整仍有不错的业绩。未来伴随居民资金入市,交易量和波动率也都利于量化股票策略,叠加当前wind微盘已经先于上证指数在8月27日开始下跌,当前中报季已然过去、若基本面缓慢修复、资金短期或偏向小盘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