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9月5日,A股相对震荡,9月2日-4日下跌,其中周四跌幅较大,整周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微跌,创业板指较为强势,上涨2.35%。成交额角度,周度wind全A日成交额2.60万亿,环比下跌12.7%;行业角度,此前涨幅明显的国防军工、计算机下跌较多,超5%,电力设备上涨7.4%,多数行业涨跌幅在±2%以内;融资余额角度,市场回调,两融并没有大幅流出,周度融资余额均值为2.29万亿,环比增加3.53%。
1、市场对于当下股市的主要观点
华创证券认为,本轮短期小幅回撤已结束,9月继续保持乐观。在国家队没有出现明显维稳的情形下,上周的放量下跌标志着短线资金的交易行为已基本结束;当前位置并未观测到继续出现大幅调整的风险因素,目前已触及短期内小幅回撤的区间底部;叠加9月存在联储降息可能,A股继续保持乐观,成长风格占优。
本轮牛市与过去20年五轮牛市存在根本差异,核心在于投融资格局改变后有望走出慢牛,摆脱过去20年3000点历史中枢。中期视角下,牛市的逻辑正从存款搬家、“资金牛”转向投融资格局转变后的慢牛、“反内卷”牛,行业配置从成长扩散到制造、消费。
招商证券认为,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转为低斜率上行更加持续。在经过调整后,市场情绪可能会边际放缓,增量资金节奏可能会更加健康,市场接下来转为更低斜率上行的概率较大。目前仍处在牛市第二阶段,调整后的核心应对策略是“拥抱低渗透率赛道”,当前可关注固态电池,AI算力,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除此之外,中期角度,也可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
也有券商或者管理人偏谨慎,中金证券跟踪了外资对A股的流入情况,至9月3日主动外资连续三周流入A股,但规模缩减至1764万美元(vs. 上周流入9147万美元)。至7月底主动外资对中国配置比例从上个月的6.1%提升至6.4%,被动资金配置比例升至7.8%,但因主动资金提升更慢,导致低配程度从6月的1.31ppt扩大至1.45ppt,这也说明主动资金行动偏慢,主动大幅加仓尚未看到。其也表达,根据历史经验,国内基本而非海外宽松决定外资流向,因此外资的主动加仓或仍需要等待国内基本面的修复。
国金证券表示,9月5日市场出现反弹,主要指数(剔除创业板指)隐含波动率均回落,短暂的恐慌情绪褪去。考虑到当下隐含波动率绝对值仍处于相对高位,未来无论是“先升波回调后降波修复”或是延续当前“降波反弹”趋势,从过去经验来看想要开启新一轮的趋势性上涨与突破前高均需要新的催化,市场进入横盘震荡的概率较大。
泽元投资表示,根据券商统计中国A股上市公司第二季度整体盈利同比增长1.6%,增速较第一季度的3.5%放缓,且增长几乎完全由受益于市场反弹的金融板块贡献。剔除金融企业后,A股非金融板块盈利同比由增转降,从一季度的增长4.2%变为二季度的下降1.6%。这一疲软的盈利表现,为近期市值已飙升2.7万亿美元的A股涨势的可持续性带来了考验。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对A股的观点有所分化,不过9月5日三大指数的反弹也相对强势,9月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38%、0.61%,创业板微跌0.84%,全部A股中3995家上涨,整体较为稳健。短期市场或震荡为主,结构性机会偏多,期待新的触发因素。
2、短期哪些事件对股市有所影响
1)美国非农就业数据
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2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6月数据从1.4万人下修至-1.3万人,结束此前连续53个月的增长记录。薪资增速与每周工时同比增速下降,显示劳动力需求下降的影响超出供给下降的影响。非农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市场更加确定9月降息,9月5日美国2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8BP至3.51%。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时间在9月16-17日,预计北京时间9月18日公布决议,包含经济预测及点阵图。此次属于预防式降息,短期美债利率和美元下行,黄金上涨,成长股和小盘股受益明显,同时也利于新兴市场股票市场。
对于国内股票市场,基本面持续修复仍是当下投资者的一大担心。不过9月也是国内经济传统旺季,宽信用政策逐步落地显现,9月经济数据或环比好转,此外在7-8月经济数据偏弱背景下,3季度末存在稳增长加力的概率。
2)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相关管理办法
2025年9月5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是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的具体落实。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提出“管理->交易->销售”的三阶段费率改革路线,改革主旨是以投资者为本,为投资者让利,减少不合理的交易摩擦成本,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中信建投认为,此次关于销售费用,主要包括几个重要方面:
1)降低最大认申购费率。一般而言,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认购、申购费率上限为1.2%、1.5%,《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8%、0.5%、0.3%。影响几何?混合型>债券型>股票型,促进行业从“重首发、高周转”模式向“重保有”的方向转型。
2)赎回费计入基金财产,增加短期持有赎回成本。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降低渠道推动投资者频繁赎回的财务动机。优化7日(1.5%)、30日(1%)、6个月(0.5%)持有期限赎回费安排,旨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
3)压降销售服务费,持有1年后不得收取(货币基金除外)。对货基带来较大影响,或对部分以代销货基为主三方机构、及部分券商带来一定影响。
4)规范投顾业务双重收费,明确基金销售机构开展投顾业务时,不得对同一保有量重复收取客户维护费等。
回顾过往,公募基金三阶段费率改革核心是以投资者为本,此次增加短期持有赎回成本,以及压降销售服务费,持有1年后不得收取(货币基金除外),等均旨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叠加今年5月,证监会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新设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全面引入浮动费率机制改,也就是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倒逼公募基金有效提升投资业绩,提升投资者投资体验,与国家倡导的慢牛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