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转债市场在权益的强势表现带动下走出亮眼行情,可转债指数显著跑赢中证全债指数。但是进入到八月下旬之后,转债市场突变,8月27日中证转债指数单日跌幅为2.82%。截至9月10日,转债指数自今年高点已累计回撤-3.38%,超过同期上证指数-1.84%的调整幅度。
1、近期转债市场为何调整?
一方面,8月份转债市场成交量最高突破1200亿元,投资情绪高涨,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推升转债价格,中证转债指数已连续刷新近10年新高。而当资金涌入转债市场,转债价格高位运行,导致获利盘止盈压力增加,资金撤离进一步加速了转债市场的波动。
另一方面,今年市场上的两只转债ETF规模迅速抬升,截至9月10日,其规模已占据债券类ETF的13%。但是随着转债ETF的份额抬升,其交易也会更加活跃,市场波动也会更大。此外,今年纯债收益率下降,多数机构选择投资可转债资产以增厚收益,但是该类资金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且负债端结构更加脆弱。8月底微盘股调整带动转债同步回撤,该类资金开始止盈,也是转债市场先于正股调整的原因之一。
2、可转债还能配置吗?
首先,回归到可转债的投资属性,可转债兼具债券和股票双重属性,在权益市场走弱时,转债由于其具备债券属性,价格下跌幅度也相对有限,能够具备一定的抗跌性。相反,在权益市场走强时,转债也能跟随正股向上。
其次,截至9月10日,可转债存量规模为6278.15亿,较年初下降1058.27亿,市场供给大幅减少,转债稀缺性凸显。同时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1.9%左右的位置,固收类资金对转债资产的配置需求仍然旺盛,且流动性宽松及权益“慢牛”预期依然也是转债市场的核心动力。
在供需错配的市场格局下,可转债的长期逻辑并未发生较大变化。近期经历调整之后,截至9月10日,可转债价格中位数为130左右,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较高位置。因此,对比于前期涨幅也应合理规划可转债的投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