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再次迎来关税风波,上周五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威胁加码关税,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消息公布之后,国内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10月11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单日下行3bp至1.74%。但是与今年4月份“对等关税”的冲击相比,本次市场反应更加理性。4月份关税扰动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步到位”下行约18bp,定价幅度远高于本次冲击。
1、历史上关税风波下债市如何表现?
回顾2018年至2019年的中美关税冲突,在2018年3月特朗普宣布征税之后,国内债市收益率整体呈下行趋势,贸易摩擦期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最高下行近80bp。但是部分阶段利率也有短暂上行,比如2018年三季度因为地方债供给压力,通胀担忧等利率有所上行;2019年1月至4月冲突暂缓叠加资金收紧、经济震荡回升,该时间段利率也处于震荡上行。
针对今年4月份的关税冲击,一方面其幅度大超预期,另一方面多个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形成全球性冲击,导致避险资金流向债券、黄金等资产,债市收益率加速下行。而本次情况与前期几轮冲突相比存在一些不同,本次冲突更像是“以战促谈”,从本周各大类资产的表现来看,资金也更加趋于理性。
2、债市调整压力是否已经释放?
今年三季度债市显著调整,中证全债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下跌,截至10月15日,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为0.27%。三季度的调整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7月份“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股市加速上行,对债市形成较为明显的资金分流效应。另一方面,9月份监管层发布对公募基金短期持有行为收取更高的赎回费,引起市场对于债基赎回压力的担心,若政策实施之后债券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或将下降。
在经历调整之后,市场已逐步消化这些压力。股市正从全面行情转向结构性行情,“股债跷跷板”效应在当前点位已趋于钝化,且针对“反内卷”的交易逐渐定价,但公募债基费率新规暂未落地,市场可能会继续定价其存在的潜在赎回风险。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于债市也不必过于悲观,仍然可以优选短久期票息资产,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稳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