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8个月定价类定增项目审核受阻,受阻的核心原因在于战略投资者的认定问题,综合来看,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在监管看来难以作为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此次收紧认定标准,促使发行人修改定增方案是监管层维护正常定增发行秩序,体现出监管层当前非常鼓励询价( 6个月)定增的市场化方式发行,进一步增加对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
一、 新增预案情况
截至7月31日,累计预案782个,其中竞价类461个,定价类321个(仅根据Wind统计数据,可能存在已经预案但未公告的项目)。7月新增预案87个,新增预案总募集资金965.23亿元,金额较6月有所减少 。竞价项目预计新增总募资567.41亿元,占总额的58.78%,定价项目预计新增总募资397.82亿元,占总额的41.22%。最近三个月每个月都有超过1000亿的项目提交预案,未来定增市场项目供给量充足。



自2月14日起到7月31日,已发布预案的存量项目558个,竞价类312个,定价类246个(考虑到部分项目已发行但尚未公告,实际略有出入),合计募资规模超过7300亿。从行业分布来看,存量项目数量较多的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化工等,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本月增加较多,增加14个,目前占比与电子行业持平。


从证监会核准进度看,本月核准个数继续增加,且竞价类占比明显较多,竞价类项目核准占比从去年平均42%到7月份的82%。7月新增39个证监会核准的项目,同比增加550%,截至7月31日,累计证监会核准项目102个(剔除已经实施的项目),预计发行金额超过2000亿元。

证监会限制18个月定价项目的审批,变相增加竞价类优质项目的供给

近几个月,部分原本按照新规提交预案的定价类项目更改锁定期为36个月,更加符合战略投资的目的,另外有的项目则更改为锁定期6个月的竞价类项目;目前仅剩的两个证监会核准通过的按照新规发行的项目,都是只有大股东或者大股东关联方参与。截至7月底已经实施的标的中只有一个按照新规(8折、锁定期18个月)发行的项目,100%由大股东参与。
证监会限制18个月的项目审批主要是为了减少市场上套利的机会,真正实现赋能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而对于竞价类市场而言是利好消息,增加了优质项目的供给,投资者可以参与的项目增多。虽然此政策有可能导致部分标的报价竞争进一步加剧,但从对18个月定增项目投资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和风险偏好等特征分析,总体上应不会导致定增的折扣率大幅缩小。
二、 实施项目情况
截止7月31日,在今年实施的全部149个项目中(包含新旧规发行的定价和竞价项目),平均折价率18.25%,募集金额高达4168亿元。7月新增实施项目27个,募集金额将近600亿元,其中竞价类项目13个,定价类14个。截至7月31日,累计按照新规发行的项目有58个,其中仅有1个定价类项目,其余都是竞价类项目。

截至7月31日按照新规发行的57个竞价类项目中,其中23个项目按照底价发行,占比40.35%,大部分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溢价,但是实际按照发行首日收盘价计算,平均折价率仍有15%;另外未足额募集的项目有21个,占比36.84%,资金面供给较往年仍显不足。新规竞价项目截至7月31日平均浮盈40.23%, 而同期沪深300涨幅为25.72%,其中浮盈超过25%的项目数量有36个,占比超过63%。


数据来源:wind(浮动收益率以7月31日收盘价计算),金斧子投研整理
三、 竞价类项目市场分析
2月14以来竞价类项目累计公告预案数量312个,合计预计募集规模超过4700亿。7月增发预案数量和金额相比6月略有增加,同比增量较为明显,项目供给维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项目上市交易日前一天收盘价计算发行折价率的话,主要是受市场大涨的影响,7月实施的项目平均折价率有明显提升,达到21%,超过19年一季度的20%,市场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实际可以获得更高的折扣率。

四、 管理人观点
红土创新
银创资本
物明投资
架桥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