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072期早报|11.14】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1072期早报|11.14】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2-11-14
0
0


 

盘面上,CRO、房地产、建筑材料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药、医疗器械、计算机应用等板块跌幅居前。


 

▲习近平将赴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赴泰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佐科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尼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

应泰王国总理巴育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7日至19日赴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

与会期间,习近平将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总统拜登、塞内加尔总统萨勒、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等多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

▲央行:要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加大金融对稳经济大盘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党委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强调,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经济金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维护币值稳定,加大金融对稳经济大盘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支持,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

▲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相关房地产企业获悉,其已获悉一份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涉及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6方面,共16条具体措施。其中,在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方面,通知特别提出,自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财联社)

▲王有鑫:预计人民币汇率将逐渐迎来拐点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界面新闻表示,对于人民币来说,来自外部的风险压力逐渐缓解,走势将更多与国内经济基本面相关。预计四季度和明年我国经济走势将进一步企稳,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加大,此消彼长下,预计人民币汇率将逐渐迎来拐点,逐渐回归到理性波动阶段。

▲董琦:年底前政策加码信号可能再度出现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年底前政策加码信号可能再度出现,在“经济弱修复+社融回落+流动性缺口边际加大”之下,央行可能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幅度在25-50基点(bp)之间。价格工具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具调降空间,如果年底央行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那么1年期LPR下降空间有5-10bp。此外,根据目前1年和5年利差以及房贷利率与其他利率的位置,5年期LPR还有15bp单边调降空间。

▲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 外交部:中方出台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绝不是躺平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上周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并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等等。

与此同时,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他指出,中方出台这些进一步的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绝不是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这些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希望大家继续对此予以理解和支持。

▲外交部:美方应该立即停止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无理打压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报道称,因美方的所谓禁止强迫劳动的相关法案,有价值上亿美元的来自新疆的太阳能产品自6月就阻滞在美国的港口。你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表示,事实早已证明,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是少数反华分子炮制的世纪谎言,美方以谎言为依据,制定并实施涉疆恶法,严重干扰中美正常光伏产品贸易,违背市场规律和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最终也必将损害自身利益。赵立坚指出,美方应该立即停止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无理打压,尽快放行有关被扣太阳能组件。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无数纪录一夜刷新!全景回顾:足以载入史册的美国CPI狂欢夜

在今年一整年的时间里,所有华尔街交易员几乎都在苦苦守候能够证实美国通胀见顶的那一天,而昨夜,当美国10月CPI数据出炉后,人们终于彻底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美国劳工部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增长7.7%,这是自2022年1月以来最小的同比增幅,也是时隔7个月美国通胀数据首度回落至8%以下。

这份通胀数据对全球金融市场究竟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我们其实已经无需再用任何夸张的形容词来多做描绘。因为自数据发布以来将近12个小时的市场行情,已经最为鲜明地昭示了一切:这份CPI报告引发了一场足以载入股债汇市场史册的大行情。

▲美国民主党锁定参议院控制权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内华达州国会参议员民主党候选人凯瑟琳·科尔特斯·马斯托以48.7%的得票率击败其共和党竞争对手亚当·拉克索尔特,赢得内华达州国会参议员选举。截至目前,民主党已经取得了国会参议院的50席,取得参议院控制权。


 

▲重要指数表现:11日,受外围影响,早盘三大指数均大幅高开,沪指一度收复3100点,创业板指一度涨超3.7%,随后震荡回落涨幅收窄;午后指数再度拉升,沪指一度涨超2%收复3100点关口,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再度涨超3%,尾盘指数有所回落;整体看,午后市场情绪冲高后回落,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800股飘红。截止收盘,沪指涨1.69%,深成指涨2.12%,创业板指涨2.04%。两市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午后加速进场,全天大幅净买入146.66亿元,创年内次高;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2.3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4.34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中,房地产、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仅综合、医药生物、计算机板块下跌。

▲估值变动:11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5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22.54%;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3.5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6.15%;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29.5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25.41%。


 

▲公募斥资近300亿参与定增 电力设备公司最受青睐

作为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之一,定向增发凭借其折价优势和锁定期收益备受各路资金的关注,基金经理亦积极参与定增认购。

随着下半年定增市场的再度活跃,公募基金参与认购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成本总额合计达到297.49亿元,其中7月至10月月均46.4亿元,远超上半年月均的18.65亿元。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参与定增最为积极,获配金额和定增次数均拔得头筹。今年以来共有9家基金获配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华夏基金获配最多,合计获配46.18亿元,其次是兴证全球基金,共获配38.4亿元,其他还有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等获配金额居前。

按参与定增次数来看,5家基金参与定增超过10次:华夏基金参与定增达到46次,居首位;其他还有财通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和易方达基金。(证券时报)


 

▲本周23.86亿股限售股解禁 解禁市值达1344.38亿元

本周(11月14日至11月20日)一共有61家公司23.86亿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为1344.38亿元,环比增加652.74亿元。下周五是解禁高峰,解禁规模达761.08亿元,占全周比例的56.61%。具体到个股,下周解禁市值排名前3的是金山办公、安路科技-U、指南针,解禁市值分别为637.88亿元、90.64亿元、86.45亿元。

▲《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发布,深圳、上海、北京位居前三

在2022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上,《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正式发布。根据榜单,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武汉、常州、南京、苏州、广州、成都、合肥。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介绍,榜单主要考察光伏、风电、新能源车三个行业企业情况,从优质企业集聚度、中小企业集聚度及新能源投资热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中证网)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6000亿元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本周启幕

以“共济未来,万物‘升’长”为主题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于11月14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

在上周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本届产业周从生物医药产业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设置了“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四大环节的主题论坛,深入探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赛道。

前期,上海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高端原料药、细胞治疗、医疗器械等支持举措,促进创新药械加快研发、产业化、商业化进程。而产业周的推出有望进一步集聚产业链各方力量,瞄准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疫苗、新一代抗体药物等重点赛道,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以重磅产品带动产业链式发展,力争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科创板日报)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45岁,上海、广州今天同时开打首针

上周五,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九价HPV疫苗)“扩龄”后的“首针”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时开打。就在此前,这一疫苗还亮相第五届进博会默沙东展台,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上市的九价HPV疫苗,于2022年8月底在国内扩龄,其适用人群从以往16-26岁女性拓展到9-45岁女性,覆盖9-15岁、27-45岁两个年龄段女性。默沙东方面介绍,其他省份也正在走相关流程,接下来将逐步在国内多个城市“扩龄”接种。(澎湃)

▲入境航班熔断政策取消,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上涨448%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也由“7+3”缩短为“5+3”。通知发布后,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迅速上涨,1小时内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448%。其中,最热门的入境航班线路为:金边-南宁、首尔-沈阳、首尔-青岛等。

▲中投公司:按美元计算 2021年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为14.27%

中投公司发布《2021年度报告》显示,按美元计算,中投公司2021年境外投资净收益率为14.27%;过去十年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8.73%,超出十年业绩目标约296个基点。截至2021年底,中央汇金受托管理的国有金融资本为5.58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中投公司总资产达1.35万亿美元,净资产1.25万亿美元。境外投资组合分布中,公开市场股票、固定收益、另类资产、现金产品及其他分别占比35.4%、15.4%、47.0%和2.2%。

▲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运行平稳

中信证券科创板做市负责人方齐荣表示,“随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启动,做市标的流动性提升,最近有更多科创板公司咨询做市。”

自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于10月31日开闸以来,已一周有余。与中信证券类似,近期多家做市商都收到科创板公司做市业务咨询,前来咨询的科创板公司对做市表达出积极意愿。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做市商表示,随着科创板做市业务顺利开展,将稳步推进做市标的覆盖范围。(中国证券报)

▲机构:2022年第三季度移动OLED面板出货量为1.372亿块 同比下降18.6%

据市场研究公司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移动OLED面板出货量为1.372亿块,同比下降18.6%。其中,三星显示器第三季度手机OLED面板市场份额为62.9%。在此期间,三星显示器出货了8630万块移动OLED面板,守住了第一的位置。(科创板日报)

▲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将达661.3GWh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伴随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表前储能建设将进入建设高潮。同时海外能源危机的催化使家庭户储成为刚需,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将达661.3GWh,新增装机市场规模将达10062.3亿元,中美欧将是全球储能装机主力。其中中国和美国装机将以表前储能为主,欧洲则以户用储能为主。考虑到锂电储能行业的高增速,建议关注锂电储能系统产业链及受益标的。(科创板日报)

▲LG推迟生产硅基OLED面板

据业内消息,LG原本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采购生产所需的硅基OLED设备,但这一计划已被推迟。据悉硅基OLED是将OLED沉积在硅上,使得面板体积更小,分辨率更高。消息人士称,推迟的原因与VR/XR等概念设备的普及性有关,此外,采购硅基OLED设备将耗费巨大的资金。(科创板日报)

▲尽管半导体行业整体景气欠佳,但是却有一类关键材料陷入供应紧缺

据报道,半导体光掩膜供应紧缺,多家光掩膜主要供应商在手订单高企,包括Photronics、Toppan、DNP等。

以往正常情况下,高规格光掩膜产品出货时间为7天,如今已拉长至30-50天,是原有时长的4-7倍;低规格产品交付时间也较往日增长1倍。业内担忧,明年这一材料价格或较今年高点再涨10%-25%,交付时间或将进一步延长。眼下半导体行业寒冬未过,光掩膜的价格却逆势走高,这一情况颇为罕见。

▲锂电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只需加入一种特殊金属纤维……

德国一流科学研究机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细金属纤维,可以用来作为电池的电流收集器,使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创新可能会推动新一代可充电电池的出现,这种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运行时间和更长的寿命。

▲新材料可延长植入式电池寿命50%

不可充电电池(原电池)依然在许多重要用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设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对能量输送具有活性的材料,代替传统的非活性电池电解质,以提高原电池的能量密度。在给定的功率或能量容量下,新方法可使电池使用寿命增加50%,或相应地减小尺寸和重量,同时还能提高安全性,而成本几乎没有增加。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基金数据


▲新基金火速建仓 多只产品收益可观

数据显示,一些把握良好建仓时机的新基金和次新基金已取得不错收益,多只产品收益率超过20%,在今年的收益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近期市场持续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很多优质资产已具有超低估值,从中长期来看,当下买入的长期回报预期很诱人。

 

▲年内A股公司定增募资规模超5000亿元 券商、公募合计斥资近700亿元积极布局

今年以来,沪深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合计募资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虽然市场波动加大,定增市场的赚钱效应整体不如去年,但不乏众多专业机构投资者选择积极布局。其中,仅券商及公募基金两大机构就合计斥资近700亿元布局定增市场。(证券日报)

 

▲公募打新升温 年内获配超78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5200余只公募基金参与打新,获配总金额超过7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金获配新股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获配金额高于去年同期。从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成为今年公募基金打新的重点领域,获配金额比例合计超过90%。行业方面,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更受公募机构打新“青睐”。(经济参考报)

 

▲多渠道布局 外资增配中国资产趋势不改 海外长钱仍将持续涌入

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市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快马加鞭来华布局。

据统计,今年以来获批的QFII机构已达55家,目前累计获批的QFII机构总数达723家。此外,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全球资管巨头在境内已获批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范达、施罗德、联博等机构也已递交外商独资公募的设立申请。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数量上来看,外资私募均取得了明显增长。

展望未来,在受访的外资机构人士看来,无论从经济增长的韧性和前景,还是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具有全球投资者不容忽视的投资机遇,外资增配中国资产是大势所向。(上海证券报)

 


基金要闻


▲REITs成新能源基建助推剂 相关项目有望年内落地

在我国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有望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接近监管部门人士消息,下一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新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年内新能源项目有望落地。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3只公募基础设施REITs产品获批发行,其中20只已上市,涵盖高速、环保、能源、产业园区、仓储和保障房等多种类型。

而新能源项目与REITs有着天然的“适配性”。中信建投分析师竺劲此前表示,新能源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短(风光电站从开工到达成商业运营一般仅为18-24个月)、运营周期长及投资收益率较高(风光电站运营毛利率在40%以上)的特点,与REITs产品特性较为契合,适于发行REITs。

目前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非化石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新能源替代能源基础设施,具有代表性的是氢能源相关基础设施;中下游智能输电电网设备等基础设施。


▲基金经理年末“冲刺” 调仓节奏差异明显

基金业绩排位赛已经进入年末冲刺阶段,不少基金经理在四季度加大调仓力度。随着上市公司回购、定增等公告的陆续披露,许多知名基金经理近期的调仓线路也随之曝光。

有业内人士指出,A股估值水平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区间,伴随着相关政策稳步出台,市场后续风格将会愈加均衡,中长期机遇值得期待。

 

▲个人养老金Y份额将面世!基金费率或打五折

据悉,养老目标FOF专门针对个人养老金设置的Y份额即将面世,Y份额管理费、托管费或将实行5折优惠。

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首批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即将发布。据悉,首批完成增设养老目标基金份额的产品,或将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招商、汇添富、南方、嘉实、工银瑞信、中欧、景顺长城、交银、天弘、银华、建信等公司旗下产品。(中国证券报)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增持拼多多!千亿私募景林资产“捡回”新东方

资管机构的美股三季度持仓报告到了密集披露期,各大资管机构的最新动向逐渐清晰。三季度,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以及国内千亿私募景林资产不约而同增持拼多多。“翻红”的新东方ADR也再度回到景林资产的视野。

 


公募星选30专栏


▲投融资两端发力 券商资管“锚定”基础设施优质资产

基础设施公募REITs持续“上新”扩容,券商资管作为重要参与方之一,正通过多方面渠道积极布局。截至11月8日,已上市及已获批复的公募REITs产品达24只,其中由券商资管作为基金管理人参与的产品有4只。

券商资管有望成为REITs战略投资方的一支重要力量。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券商系资管公司而言,除了发力承销、管理类业务,以公募REITs为抓手服务实体经济、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之外,还可以发力投资端,从战略配售、二级市场投资等方面加大对公募REITs类优质资产的参与。(上海证券报)

 

▲量化私募正迎春天,备案明显增多,10月平均正收益

市场一直高度关注百亿私募的动向。在年内A股走弱背景下,百亿私募业绩面临挑战,以不少私募大佬为代表的主观多头私募正集体经历煎熬,但同期百亿量化私募的表现则相对更为亮眼。

其中,量化CTA策略TOP5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2.15%。除了量化CTA年内表现良好外,指数增强策略也是量化私募年内发力的又一大方向,各家百亿量化私募也多有布局,从产品数量来看,百亿量化私募偏好中证1000指数增强和中证500指数增强。

当下,不少量化私募还在继续升级迭代自身策略模型,并在适应性方面积极寻求自身策略的差异性竞争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融资融券等金融衍生品工具日益丰富,市场流动性充沛,头部量化私募机构展现出了领跑优势。而对于部分实力较强的老牌百亿私募由于风格异动业绩表现不好,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后市情绪回暖,业绩料将得到改善。(和讯)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宁德时代:正全面推进钠离子、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三大战略发展方向及四大创新体系上不断打造市场、产品、制造等核心竞争力,坚持做到技术领先、运营卓越、服务优秀。公司一直引领国际前沿的研究,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保险数据


▲健康险深入千亿药械市场:保司、药企与第三方机构的新探索

药械技术的不断突破是全人类的福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药械技术的不断提升正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支撑,只有药械技术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继而才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有多大?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收入约7518亿元,同比增长20.5%,而同期中国药品销售总额仅增长了2%。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周期要晚于药品行业:2020年中国药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1:0.35,而全球市场的这一比例为1:0.72,这也意味着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还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事实上,顶层设计也早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指出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强调“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公司正在全力探索医-药-险产业融合新模式,有部分创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通过赋能医疗和保险行业,助力商业健康险革新升级,慢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保险要闻


▲银保监会发布修订后《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自12月12日起实施

中国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对2008年颁布施行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经国务院批准,自2022年12月12日起实施。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修改了保险保障基金筹集条款。将现行的保险保障基金固定费率制调整为风险导向费率制,明确保险保障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费率的确定和调整由银保监会提出方案,商有关部门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调整保险保障基金暂停缴纳上限,将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的暂停缴纳上限分别由占公司总资产的6%、1%调整为占行业总资产的6%、1%。二是明确保险保障基金相关财务要求。要求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保险保障基金各自作为独立会计主体进行核算,严格分离;延续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对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基金分账管理、分别使用等规定;进一步允许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之间可相互拆借,具体拆借期限、利率及适用原则报经银保监会批准后施行。

▲银保监会: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定义 并建立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银保监会网站11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时表示,银保监会研究印发《通知》,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定义,并建立《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该负责人表示,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加强环境等风险管理、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技术新成果应用、加强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可不断提升公众和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重疾险“新蓝海”出现? 大型险企首推带病体保险,竞逐次标体客群赛道

身体检查出现瑕疵就会被保险公司拒诸门外,这是不少被称为“次标体”的人群的痛点所在。但近几年,随着保险市场的日渐成熟,这个情况似乎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不少险企推出了针对“次标体”人群的重疾险或核保政策,通过“加费”或“除外”等方式,实现了次标体人群的“带病投保”,满足了潜在市场的投保需求,挖掘了重疾险业务的“新蓝海”。

不过由于业务风险相对较大,且涉及一定的道德风险和赔付风险,中小险企在推出产品一段时间大多选择下架停售,只有少部分热销产品依然存留市场。而大型险企也因为类似的原因继续保持谨慎的态度。

随着重疾险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存量市场的逐渐饱和,大型险企为了挖掘潜在市场,开始瞄准次标体客群赛道。今年开门红期间,首次出现大型险企推出针对次标体人群的重疾险产品,允许次标体人群在满足健康告知的前提下正常投保重疾险,享受“标准体”保障待遇。

对于这样的尝试,业内人士表示可以支持。过去几年由于重疾险市场开始饱和,在这样的情况下,较多险企瞄准“存量市场”和“潜在市场”开始挖掘和创新。而放宽“次标体投保”限制,就是重疾险市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尽管放宽投保限制会加大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但反过来对于次标体客户的这部分“让利”,也能转化成保险公司的业务动能,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整体业务的成长。(21世纪经济报道)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137****5302
    持仓用户
    入境航班熔断政策取消,在外华人回国容易了些
    2022-11-24 16:47
  • 獾珠GG
    持仓用户
    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2-11-24 16:04
  • 学习了
    2022-11-14 21:55
  • 獾珠GG
    持仓用户
    央行:要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加大金融对稳经济大盘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2022-11-14 10:03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