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块方面,供销社、工业母机、一体化压铸、Chiplet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房地产、饮料制造、医药商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财政部:中国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1% 支出增长6.2%
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51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76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8%,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975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4%,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全国税收收入15282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1%;非税收入326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1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7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
▲财政部:1-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2549亿元 同比增长3%
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车辆购置税收入22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2%。印花税41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5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52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8%;土地增值税586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房产税32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耕地占用税1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城镇土地使用税2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
▲财政部:1-11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174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24.4%
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16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563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1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
▲央行: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13.46万亿元 同比增10.1%
央行初步统计,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1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7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87万亿元,同比增长7.3%;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6.71万亿元,同比增长9.8%。金融业机构负债为376.6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银行业机构负债为34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证券业机构负债为9.68万亿元,同比增长6%;保险业机构负债为2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网传“早阳早好”说法: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网传“早阳早好”的说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目前奥密克戎的致病率是明显下降的,但感染后仍然有一部分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等表现,它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的工作。虽然奥密克戎目前传染性很强,防控的压力很大,但是还是希望疫情可以扁平化或者说持续的时间拉长,不要出现短时间大量的暴发。因为一旦出现短时间内大量的暴发,会严重地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社会民生,同时对医疗机构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挤兑,影响医疗机构对正常的、日常的急重危症病人的救治工作。“所以我们说,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严重程度比较低,但是我们不主张或者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张文宏:奥密克戎有多种亚型毒株 第一批次疫苗难阻再次感染
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12月17日在线上+线下举行。张文宏认为,现在奥密克戎病毒有多种亚型毒株,在感染一种亚型之后还有可能感染另外一种亚型。最终其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样,具有季节性感染以及区域性感染的特征。人体在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后,在人体的免疫记忆压力下,最终导致病毒的毒力不断下降。目前国内人群接种的第一批次疫苗来自于原始病毒株,病毒在经过多次变异之后,疫苗的保护效果越来越弱,很难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根据美国的疫情防控经验,除新冠病毒外,其它病毒的感染也是不能忽略的,在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下来之后,流感或者其它病毒的感染率会升高。同时要追踪病毒的变异,目前病毒的变异主要集中在病毒的RBD区域,没有出现病毒重组的现象,但要对此保持足够的关注。 (澎湃新闻)
▲上海:全市各医疗机构对门急诊患者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根据上海市当前疫情形势,为方便市民看病就医,上海市进一步优化门急诊就医流程,即日起上海全市各医疗机构对门急诊患者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推诿或延误救治。
▲日本全年新生儿数量将首次跌破80万
20日从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统计(初值)获悉,今年1~10月出生的婴儿数较上年同期减少4.8%,预计2022年新生儿的概数将首次跌破80万人。若该趋势到12月也没有变化,很可能会跌破78万人,创自统计开始以来的新低。中央政府曾预测跌破80万大关的时间为2030年,而实际的少子化推进速度超乎预想。 (共同社)
▲经济日报:“房住不炒”不应也不会突破
经济日报发表文章称,“房住不炒”定位应长期坚持。针对房地产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的相关政策旨在促进行业企稳回暖,保持总体稳定。应注意市场的发展不能偏离“房住不炒”定位,要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以稳民生为落脚点。“房住不炒”不应也不会突破,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定位。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们既要看到眼前的困难,更应坚定信心。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很大。

▲重要指数表现:12月20日,A股三大指数收跌,工业母机、风力发电、一体化压铸等概念逆势飘红。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1.07%,报3073.77点;深证成指跌1.58%,报10949.12点;创业板指跌1.53%,报2310.80点。北向资金净流入11.56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环保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工业母机、风力发电、热管理等板块涨幅居前,白酒、乳业、在线教育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12月20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5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5.76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2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五粮液、泸州老窖、招商银行,分别获净买入8.33亿元、5.96亿元、4.08亿元。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阳光电源、比亚迪、天齐锂业,分别遭净卖出3.01亿元、2.65亿元、2.51亿元。

▲多地更新峰谷电价政策 价差扩大打开储能等产业空间
近日,上海更新了峰谷电价政策,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最高可上浮80%。据统计,近两个月河南、江西、湖北等地也纷纷调整了峰谷电价政策。公用事业研究人士认为,尖峰电价和低谷电价上下浮动比例更高,意味着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为储能、煤电灵活性改造等市场打开更多盈利空间。
▲国家卫健委:要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要多平台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增加相关药品供应,迅速分流轻症患者,扩容重症救治资源,守好保健康、防重症的防线。要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摸清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明确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村卫生室要做好开药和随诊服务。
▲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试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紧紧围绕本地区发展定位,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塑造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恒大:1-11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91.24亿元
中国恒大公告,1-11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人民币291.2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351.62万平方米。1-11月,集团累计交付约25.6万套房屋,总建筑面积约2871万平方米。
▲上交所刘逖:开展投机炒作整治专项行动 多措并举遏制“炒差”“炒概念”乱象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今日出席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以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举措包括,强化科创属性全链条审核,引导保荐机构提升科创属性把关能力;持续巩固股票质押、债券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成效;开展投机炒作整治专项行动,多措并举遏制“炒差”“炒概念”乱象等。
▲浙江省最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开工 总投资金额60亿元
浙江省重点项目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今天正式启动施工建设,第一阶段先行实施6台风电机组基础试沉桩施工。该项目总投资金额60亿元,设计安装56台9兆瓦海上风力风电机组,规模刷新浙江省最大海上风电场记录。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6亿千瓦时,与传统燃煤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53.25万吨,节约淡水426.5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17万吨,减少灰渣25.1万吨,并相应减少工业废水和温排水排放。

▲看好明年市场 私募加仓与发行“两手抓”
面对11月以来震荡反弹的市场环境,众多机构选择入场捡拾优质筹码。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私募仓位连续两周上涨,满仓(仓位高于80%)私募比例升至56.92%。与此同时,发行市场11月显著回暖,私募新备案规模环比增超40%,部分头部私募近期正在渠道积极募资。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宏观环境持续改善,明年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将边际好转,叠加目前估值偏低,A股和港股均存在布局机会。
▲新基金12月发行规模或再超千亿元
近两个交易日,市场走势震荡,大量资金却借助ETF逆势入场。更多资金端积极信号也不断显现,12月新基金发行暖意延续,月度基金发行规模有望再超千亿元。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备战明年发行“开门红”,排兵布阵情况初现端倪。数据显示,12月19日,股票型ETF合计获净申购26.27亿份。从资金流向来看,代表成长风格的宽基指数基金较受青睐。 (上海证券报)
公募基金星选30专栏
▲12月大幅加仓医药生物板块 内资外资偏好有所不同
受疫情影响,A股医药生物板块近期表现强势,不少与新冠防治、新冠检测相关的医药公司股价大涨,持续引发资金关注。从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看,融资资金和北向资金12月以来均大幅加码医药生物板块,成为推动对应个股股价走强的重要因素。不过内资外资偏好有所不同,其中,融资资金抢筹短线强势股,而外资更加偏好走势相对平稳的蓝筹品种。虽然近期医药板块股价有所复苏,但回望全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年内仍大跌20.05%,在所有行业中表现靠后。 (上海证券报)

▲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11月23日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包含6家公司的7款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