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137期早报|2.23】港交所新一轮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第1137期早报|2.23】港交所新一轮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2023-02-23
104
0



 

板块方面,毫米波雷达、卫星导航、造纸、仪器仪表等板块涨幅居前,POE胶膜、钙钛矿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王毅与普京会晤:中俄关系成熟坚韧 稳如泰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会晤时,王毅表示,中俄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成熟坚韧、稳如泰山”。

▲国常会:听取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 部署做好今年全国两会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工作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部署做好今年全国两会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工作。会议指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政府听取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要求,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每年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去年国务院部门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1.4万多件,过去5年累计采纳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1.8万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7800多项,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各部门把办理建议提案作为年度重点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规范制度,推动办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今年全国两会在即,要认真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国务院部门负责人要列席或旁听会议,各部门要多渠道主动与代表和委员沟通,国务院办公厅要继续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旁听意见建议。对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把真知灼见体现到报告和实际工作中。

▲美联储会议纪要:过去三个月的通胀有所缓解 但需看到更多进展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表示需要限制性货币政策,直到美联储确信通胀正下降到2%,并称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与会者认为通胀有上行风险;与会者表示,过去三个月的通胀有所缓解,但他们需要看到更多的进展。

▲港交所新一轮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新一轮新股改革一季度实施、GEM改革即将咨询市场、探索恶劣天气不停市、探索提供人民币港股……2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透露了港交所今年的改革重点,宣告了港股新一轮改革大幕即将开启。2月23日,港交所将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市场人士预期,除披露2022年港股市场运行情况外,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有望在业绩会上详解港股的改革计划。 (上证报)

▲俄称已做好准备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

据塔斯社23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表示,俄罗斯对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西方国家和基辅当局放下武器,停止炮击俄罗斯城市,那么与乌克兰的谈判就可能举行。

▲香港计划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在发表2023-2024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时表示,未来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与内地探讨各项扩容增量方案和优化安排,例如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债券通,以及进一步扩大沪深港通合资格证券的范围。此外,特区政府也会研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产品,包括在港发行国债期货,为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新动力。 (大湾区之声)

▲习近平: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香港将调整首次置业印花税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去年购置住宅物业人士当中,超过九成属首次置业,考虑到买卖或转让住宅及非住宅物业须缴付的从价印花税(第二标准税率)的税阶,自2010年都未有调整,决定对此作出调整,主要目的是减轻一般家庭首次置业的负担,特别是中小单位,但1000万元以上的从价印花税维持不变。有关调整将按今日在宪报刊发的《公共收入保障令》即日生效,预计这项措施将会令3.7万名买家受惠,政府每年因而少收约19亿元。

▲习近平: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和运行效率。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上交所:2月25日开展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市场摸底测试

上交所发布通知,为确保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技术准备工作顺利推进,上交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全面注册制改革摸底测试,本次测试定于2023年2月25日(周六)13:15-15:30,通过模拟沪市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非交易等业务的委托申报、成交回报、行情接收、清算交收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转融通等业务处理过程,检验市场参与各方技术系统的正确性。

▲财政部:2023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2023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增强精准性针对性;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财力保障。



 

▲重要指数表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46%,报3291.15点;深证成指跌0.57%,报11900.12点;创业板指跌0.73%,报2451.90点。

▲行业指数表现:行业板块中,仪器仪表、造纸、种植业与林业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服务、小金属、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卫星导航、华为鲲鹏、国产操作系统等板块涨幅居前,云游戏、POE胶膜、钙钛矿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2月22日,北向资金净流出47.34亿。中国平安净卖出7.41亿,贵州茅台净卖出4.52亿,宁德时代净卖出3.35亿,比亚迪净卖出3.16亿。



 

▲业内人士:光伏始于去年末的降价潮近期已渐平稳 产业链进入利润再分配阶段

芜湖市湾沚区一季度重点项目2月22日集中开工暨协鑫集成20GW高效TOPCon光伏电池片制造(一期10GW)开工仪式顺利举行。这是协鑫集成在N型电池及组件垂直一体化方向全面发力的一大项目。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一体化布局趋势持续加深,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头部厂商继续加码一体化产能,补齐产能弱项。从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看,尽管光伏行业普遍预喜,但去年四季度已出现明显分化。业内人士认为,始于去年末的降价潮近期已渐平稳,产业链进入利润再分配阶段。硅料降价让渡的利润将主要在下游电池、终端等环节重新分配,而一体化布局的厂商最为受益。 

▲2023年能源投资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继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多地发布2023年重大项目建设清单,一批重点能源项目榜上有名。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方面,新能源项目受到地方青睐。专家表示,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持下,2023年能源投资有望保持合理增长,继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同时,能源投资更加注重统筹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新能源建设快马加鞭,新型电力系统有望加快构建。 (中证报)

▲11家理财子1月规模续降8300亿

截至1月末,据记者多渠道汇总的数据显示,“工农中建交”5家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等11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管理规模约为16.32万亿元,单月缩减规模近8300亿元。从货架品类看,主要配债的固收类产品缩水幅度继续扩大,11家理财公司1月份该类产品减少近8000亿元,上述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固收产品成缩水“主力军”,单月减少逾7400亿元。



 

▲权益固收“双管齐下”公募ESG主题产品发行升温

今年以来,随着基金发行逐渐回暖,ESG主题产品成为基金新发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权益投资到固收投资,越来越多基金公司正在加入ESG投资的行列。公募基金也开始重新发掘ESG的内涵和外延,力求从中探索出一条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还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计划推出ESG或者ESG相关基金。在他们看来,ESG已经脱离最初新能源和环保的狭窄范围,正向着数字科技、绿色消费、工业基建等更大范围拓展,越来越多基金公司也逐渐认可应用ESG理念能够为投资有效降低风险和提升质量。 (上证报)

▲布局中国市场 外商独资公募产品“上新”提速

自2020年8月份首家外商独资公募获批设立,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海外资管巨头通过新设或股权变更两种方式“跑步”布局中国公募市场。目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7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分别为施罗德、上投摩根、贝莱德、富达、泰达宏利、路博迈、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对于中外公募基金产品同台竞技的局面,北京地区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本土基金无论是在投研实力、产品多样化、渠道积累,还是人才沉淀上都已十分成熟,中外公募产品同台竞技孰优孰劣,最终还是取决谁能更好地实现差异化发展”。 (证券日报)

▲上交所:截至2月22日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值合计616.29亿元

据上交所消息,截至2023年2月22日,上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值合计616.29亿元,2023年2月22日成交额合计为24927.5万元。

▲中基协:将进一步提高ABS备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程度 加强备案监测工作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下一步,基金业协会将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坚守主责主业,进一步提高ABS备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程度,加强备案监测工作,持续提升自律管理的质效,同时,进一步调动委员会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加强对于ABS产品创新和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方面的专题研究,助力完善ABS和REITs市场体系。



公募基金星选30专栏


▲国联证券拟收购中融基金 收购比例由100%降至75.5%

国联证券2月22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与中融信托、上海融晟签署的相关协议,公司收购中融基金的股权比例75.5%。记者注意到,国联证券最初拟收购中融基金计划实现100%股权持有,但由于上海融晟持有中融基金49%股权中有24.5%股权处于质押状态,未能按照约定时限解除质押,因此拟收购股权比例降至75.5%。经初步计算,国联证券拟收购该部分股权价格约为22.23亿元。根据公告,收购相关协议需待收购中融基金事宜获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后方可生效。(记者 林坚)


 

▲大家人寿保险投资设立健康养老私募公司 注册资本50亿

大家(深圳)健康养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天津远见康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11亿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该公司由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