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189期早报|5.11】银行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迎来约束
【第1189期早报|5.11】银行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迎来约束
2023-05-11
214
0


 

板块方面,汽车整车、复合集流体、一体化压铸、充电桩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证券、港口、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李云泽同志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

5月10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0日下午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决定:李云泽同志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

公开履历资料显示,李云泽出生于1970年9月,现年52周岁,山东烟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他曾有多年的国有大行工作经验,在建设银行工作23年,在工商银行工作2年。


▲银行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迎来约束

5月10日电,近日,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对于通知存款利率,国有大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1个百分点,其他银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22年9月,银行业对主要期限存款挂牌利率一轮调整以来的又一次调整,不过市场对此有所预期。“吸存揽储竞争激烈,高息协定、通知存款较为普遍,但管理仍缺位。后续有必要将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纳入利率自律管理机制,将此等类活期产品比照活期存款自律上限进行管理。”此前,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就曾发文表示。


▲美国4月CPI低于预期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5月10日电,美国4月CPI同比上升4.9%低于市场预期,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0.46%,纳指涨0.88%,标普500指数涨0.65%。理想汽车涨逾6%,第一季度营收187.9亿元,同比增长96%。爱彼迎跌超13%,其一季度虽扭亏为盈,但二季度展望逊于预期。法拉第未来涨逾10%,获得1亿美元无抵押可转换债券融资承诺。


▲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明年某个时候可能会降息

5月10日电,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表示,欧洲央行必须接近终端利率,如果这在6月或7月完成,通胀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利率应该在2024年某个时候开始下降。


 

▲重要指数表现:昨天,大盘全天震荡分化,沪指继续调整跌超1%,创业板指再创年内新低后触底反弹。盘面上,赛道股集体反弹,新能源车产业链领涨,通合科技、凯龙高科、中通客车、伯特利、亚星客车等近20只个股涨停。复合集流体概念股大涨,东威科技20CM涨停,英联股份、宝明科技涨停。AI概念股走势分化,中国高科、视觉中国、中国出版涨停,久远银海、返利科技跌停。下跌方面,大金融、中字头个股集体调整,中国银河、秦港股份跌停,中信银行跌超7%。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9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020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17亿。


▲行业指数表现:昨天,板块方面,汽车整车、复合集流体、一体化压铸、充电桩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证券、港口、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估值变动:昨天,截至收盘,沪指跌1.15%,深成指涨0.14%,创业板指涨0.73%。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55.7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8.0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65亿元。


 

▲多地银保监局局长赴京开会

5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多位银保监局局长了解到,上午他们纷纷从各地赶赴北京,将参加下午举行的相关会议。10日中午,记者在银保监会南门看到,较多人士陆续在银保监会门前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合影。 


▲卫健委等14部门:加强医保基金规范管理及使用 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

5月10日电,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强医保基金规范管理及使用。聚焦重点科室、重点领域、重点监控药品和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药品耗材,规范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持续开展打击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欺诈骗保行为。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根据司法机关以及行政部门认定的医药商业贿赂、垄断等案件事实,评定医药企业失信等级,采取信用风险警示、限制挂网等不同程度的处置约束措施,发挥医药集中采购市场的引导约束作用。


▲欧盟据悉下周批准微软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交易

5月10日电,知情人士称,欧盟将于下周批准微软以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交易。最有可能的日期是5月15日。按计划,欧盟将于5月22日之前做出最终的决定。三周前,英国反垄断机构刚刚宣布阻止这笔交易,主要担心会对未来的云游戏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李想:理想汽车争取今年6月实现单月交付3万辆 目前没有降价考虑

.5月10日电,在理想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量将继续爬坡,要争取在今年6月份实现单月交付3万辆的目标。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进行发布,发布后就会开启进店试驾并逐步开启交付,会保持与L9、L8、L7车型相同的发布、交付节奏。他还提到,目前理想没有降价的考虑,因为在车型长期规划时,已经把每一个车型定在了所在车型、级别、尺寸所对应的价格区间里最有竞争力的价位上,理想在定价方面十分慎重。


▲阿里巴巴据悉取消首席技术官职位 拆分技术团队

5月10日电,据悉,作为阿里巴巴组织变革的一部分,该集团已取消首席技术官(CTO)一职。知情人士称,原阿里CTO吴泽明的头衔已改为爱橙技术CEO,继续向集团CEO张勇汇报。报道称,经调整,阿里原先CTO线中的业务中台、供应链中台等核心团队并入天猫和淘宝等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其余大部分团队则被纳入爱橙技术。这一调整意味着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和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现在需要向爱橙申请或购买技术服务。


 

基金数据

▲淡马锡增持约2840万港元赣锋锂业H股

5月10日电,据港交所披露文件,淡马锡(GIC Private Limited)披露于5月5日增持赣锋锂业H股(01772.HK)52.06万股,每股平均价格为54.5454港元,共涉资约2840万港元。



基金要闻

▲社保基金会拟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

5月10日电,社保基金会理事长刘伟会见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一行。刘伟介绍了社保基金会投资管理情况。他表示,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社保基金会将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充分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助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短板弱项,重点支持科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宁德时代成立私募基金合伙企业

5月10日电,据天眼查显示,厦门溥泉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000万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厦门红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经营范围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企业由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厦门红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赖学仕共同出资。


公募星选30专栏

▲中国移动与中汽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0日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通信信息化、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产业研究及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升级,助力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成都银行:一季度单季净息差已基本接近底部水平

5月10日,成都银行副行长李婉容在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从过去三年(2020-2022年)数据来看,该行净息差维持基本稳定,保持2.1%上下。从本轮行业性的降息影响来看,该行息差变化的整体趋势与行业趋同,由于自身业务结构的特点,该行一季度单季净息差已基本上接近底部水平。


 

保险数据

▲中国人寿:前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3573亿元 同比增4%

5月10日电,中国人寿公告,2023年1至4月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573亿元,同比增长4%。


▲中国平安去年日均赔付7.7亿元,这三大重疾病最危险

5月9日,中国平安发布2022年度保险理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了解,这是平安成立35年来首次发布集团年度理赔报告。2022年,中国平安旗下4家保险公司赔付总件数超2亿件,平均每天赔付超60万件;其中,平安人寿赔付410万件、平安产险赔付1.9亿件、平安养老险赔付1599万件,平安健康险赔付245万件。赔付总金额超2800亿元,相当于每天赔付7.7亿元。


保险要闻

▲一季度88家险企偿付能力环比下滑 27家为中高风险机构

伴随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各家保险公司资本充足度与风险承担情况如何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5月9日,共有171家险企在保险业协会网站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包括74家寿险公司、83家财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

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来看,一季度末14家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全部达标,74家寿险公司、83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2.61%、322.64%,远高于100%的达标线。具体来看,48家险企一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88家环比下滑。

从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来看,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2022年度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末,风险小的A类公司49家;风险较小的B类公司104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即中风险公司)16家;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即高风险公司)11家。

业内人士表示,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需要随时追踪,“冰川”之下看不见的潜在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对一家保险公司而言,在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后仍难以把控的剩余风险,才是真正可能引发偿付能力问题、出现资不抵债现象的根源所在。


▲为提高偿付能力、扩大规模 复星联合健康险引入两大新股东

近期,复星医药(SH600196,股价31.52元,市值839.59亿元)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顺德科创集团(以下简称顺德科创)以2.56元/股的价格共计出资49776.64万元参与认购复星联合健康险合计19444万股新增发行股份(对应新增注册资本19444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复星医药和顺德科创将分别持有复星联合健康险14%股权,并列成为第三大股东。目前,复星联合健康险官网还未对增资方案进行披露。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