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猜得没错,题目中所说的“拯救者”就是指特斯拉Model 3。
9月的第一天,特斯拉宣布,Model 3 焕新版正式开启预售。本次焕新版共推出后驱版和长续航全驱版两款车型,预售价格分别为25.59万元和29.59万元。作为对比,现款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的价格为23.19万元。
新车更贵的底气来自哪里?在特斯拉看来,焕新版是一次对Model 3 外观、性能、座舱和安全性的全面升级。
外观方面,新车将配备全新光翼大灯、全新一体式尾灯和全新设计的轮毂,并且新增星空灰、烈焰红车漆。除了车长增加了2.6cm外,其他尺寸几乎没变。
性能方面,新车CLTC续航里程将升至713km(预估),风阻系数降至0.22Cd,并且搭载重新调教的悬架系统和新一代车身稳定系统。此外,新车峰值功率达到331kW,峰值扭矩则为559N·m。
座舱方面,新车后排搭载了一块8英寸控制屏,可以控制空调、座椅加热、音乐和视频等,并可与15.7英寸中控屏进行联动。此外,该车取消了转向灯拨杆和怀挡设计,转向灯集成在多功能方向盘上,而挂档则将转移至中控屏。该车还增加了前排座椅通风,新增多色氛围灯,并对座椅和静谧性进行升级。
安全方面,新车将新增的远端安全气囊和盲区提醒灯。此外,车辆还搭载了全新设计的车门铰链、门锁与锁扣,大幅提升侧面碰撞的安全性。
2017年7月28日,首批30辆特斯拉Model3正式交付消费者。在市场摸爬滚打6年后,这款将特斯拉从破产边缘“拯救”出来的车型终于迎来“焕新”。
01 “鸽王”出道
如今,特斯拉为大家所熟知的或许是全球市值最高车企,是全球最大纯电汽车制造商,是智能驾驶领军者。而这家公司的灵魂人物埃隆·马斯克身上标签则是“硅谷钢铁侠”、世界首富、“火星人”等等。
然而,也就是短短的五年前,如今声名显赫的特斯拉和马斯克所面对的则是漫天质疑声。
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在2004年就被眼光独特的马斯克收入囊中。2008年,基于路特斯Elise跑车底盘打造的Roadster开启交付,让特斯拉名噪一时。
之后,2010年登陆美股市场,2012年推出Model S,2014年登陆中国市场……特斯拉的一切似乎走得还算顺利。
但从Model X开始,特斯拉进入了地狱模式。这款原计划于2014年初上市的新车被特斯拉以先完成Model S的2万辆年交付量为由拖到年底,年底又宣布推迟到2015年第二季度,第二季度又推迟到第三季度,最终真正的上市时间竟然变成了2016年4月。
就在Model X上市前不到一个月,我们的主角Model 3登场了。
当地时间3月31日晚间,特斯拉正式发布了Model 3这款划时代的产品。 与Model S和Model X不同,这款新车是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产品,首次搭载21700型号动力电池,智能化配置更加强大。更重要的是,这款尺寸更小巧的产品售价不再高高在上,让许多普通人有机会体验新时代的智能。
3.5万美元的起售价,让Model 3引发了行业内外的轰动。这款新车在开启预定的24小时内就收获了超过11.5万辆订单,36小时内的订单总量则达到了25.3万辆。值得一提到是,这样的数据还是在未开启线上预定的情况下取得的。
然而,与Model X相同的是,Model 3也延续了特斯拉的“跳票”传统。新车预计将于2017年中开启交付。为了应对舆论压力,特斯拉在2017年7月底举办了首批30名车主交车仪式,而首批车主均为特斯拉员工。
特斯拉表示,Model 3将于2017年9月实现1500辆的累计产销规模,并计划于年底实现月产2万辆以上。然而,截至2017年9月,该车产能仅200余辆,第四季度也仅交付了1550辆。
连续在两款车型上出现种种“跳票”行为,特斯拉在外界心中的“鸽王”形象算是坐实了。
在特斯拉成立之后十余年里始终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再加上Model 3的产能不停“鸽”,多家头部做空机构纷纷将目光盯上了特斯拉,看衰声也成为了舆论的主流。
02 笑话变神话
作为首款走量车型,Model 3能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特斯拉还有没有未来。彼时,这家世界智能电动汽车领导者不仅面临来自做空机构、舆论等方面的压力,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压力。
2018年,特斯拉迎来真正的“至暗时刻”。据马斯克回忆,在最困难的时候,特斯拉距离破产只有一个月时间。
由于过于高估了全自动产线的能力,特斯拉Model 3在开启交付之初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产能水准和良品率。不断调试、优化产线的同时,特斯拉公司的账户里的资金却仍在哗哗向外流失。
这一在马斯克执念下打造的“无畏战舰”全自动产线差点将特斯拉送进“地狱”。
有外媒称,在特斯拉首次实现周产5000辆的那一周,只有700辆车真正走出了特斯拉工厂,剩下的4300辆车都需要返工和二次检测。最夸张的一次,由于零件输送问题,有100辆走下特斯拉产线的汽车全都只装了一个大灯。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8年2月份,特斯拉多名核心高管相继离职;3月,一位Model X车主在Autopilot自动驾驶下车毁人亡;3月底,特斯拉宣布召回12.3万辆Model S,召回数量占其总销量的82%;4月份,特斯拉宣布停产一周……
2018年3月,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特斯拉的信用评级从B2下调至B3;一个月后,高盛在报告中建议客户抛售特斯拉股票,特斯拉成为被做空最多的美股公司。
彼时,巨大压力下的马斯克也看起来像个“笑话”。
2018年8月,马斯克突然在社交媒体宣布要私有化特斯拉,并且相关资金已经搞定。此计划之后并未成行,且马斯克也被迫辞去特斯拉董事长职位,改任CEO。同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马斯克称自己每周工作时间多在120小时以上,甚至数度哽咽,眼含热泪。
据马斯克透露,他曾在Model 3的“产能地狱”时期计划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商讨让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但是后者甚至没有给他见面的机会。
当然,特斯拉和马斯克并不止寻求收购这一条路,也在尝试自救。
为了重新赶上产能要求,特斯拉自2018年4月起正式放弃全自动产线的执念,多次关闭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3产线进行改造。此外,他们还在车间外的停车场搭建了一个帐篷,并在帐篷里建成总装线来生产汽车。
帐篷的出现,更是让不少做空者加强了对特斯拉的嘲讽模式。但让做空者没想到的是,正是依靠帐篷生产,让特斯拉最终跨越了Model 3的“生产地狱”阶段。2018年6月底,在帐篷总装车间的帮助下,Model 3周产能真正突破5000辆。
2018年10月底发布的第三季度报显示,特斯拉在Model 3的带动下,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净利润达到2.55亿美元。财报发布后,该公司股价在当日美股盘后大涨10%以上,大摩在11月的报告中也表示对其看多。
至此,特斯拉正式走出“产能地狱”,开始进入此前看起来像“神话”般的飞速发展阶段。
03 “火炬”传递
在销量、营收和利润增长速度都在向着超神的方向前进后,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和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国成为特斯拉的下一个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相关部门也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一只强大的鲶鱼来搅动。特斯拉在上海投产的计划迅速谈拢。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宣布开工建设。2019年10月23日,该工厂已经正式落成投产。作为对比,更晚开建到特斯拉柏林工厂用了两倍于此的时间才完成建设。这就是“中国速度”。
随着上海超级工厂的投产,国产Model 3带动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迎来飞速增长。2020年是Model 3国产后的首个完整交付年,特斯拉在中国销量达到了14.8万辆,其中国产Model 3占比达到了94%。更高的销量助力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到66.62亿美元,同比大增123.6%。
不止是中国市场,Model 3在2020年全球市场的销量也达到了44.25万辆,占特斯拉整体销量的88.58%。当年,特斯拉的整体毛利率高达28.8%,汽车业务毛利率也达到了24.1%。
也是在2020年,大批做空机构宣布不再做空特斯拉。当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市值一度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福特、本田、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标致在内的九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总和。
这一系列在2019年时看起来还像“神话”般的业绩和股价表现背后,特斯拉Model 3居功至伟。
在Model 3到处“掠夺”消费者的时候,它的兄弟车型也逐步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2019年3月,特斯拉全新车型Model Y正式发布。特斯拉表示,Model Y标准版售价为3.9万美元,长距版价格约4.7万美元。该车与与Model 3基于同一平台打造,号称可以共用了75%的零件。
2020年3月,Model Y正式开启交付美国用户。而在这之前的两个月,该车在中国的生产项目就已经启动。
2021年1月,特斯拉国产特斯拉Model Y正式开启交付。自Model Y开启交付之后,Model 3就将引领特斯拉销量增长的火炬传递给了这位利润率更高的小兄弟。
接过“火炬”的Model Y也不负众望。仅在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共计交付31.5万辆Model Y,比同期Model 3的交付量高出40%。
调研机构JATO Dynamics统计的数据显示,Model Y在2023年第一季度售出26.72万辆,同比增长约69%,超越丰田RAV4和卡罗拉两款“神车”,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这也是电动汽车首登全球汽车销量榜首。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的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Model Y以20.39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比榜单第二名高出5万辆以上。与此同时,Model 3也以超过9万辆的销量成绩排在榜单第七位。
可以说,在将引领者的大旗交给Model Y之后,Model 3自己仍然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04 结语
不知不觉,作为特斯拉旗下最具传奇色彩的车型,特斯拉Model 3也已然征战六年。
在诞生的最初阶段,Model 3曾是特斯拉成败的关键,将公司从地狱拉出。在茁壮成长的时期,Model 3曾是特斯拉财务业绩和市场抢夺的先锋。在小兄弟Model Y诞生之后,Model 3则逐步交出引领者的火炬,但又以强劲的实力始终跟随在其背后。
当时光走向2023年,一众对手完成了换代升级,特斯拉的体量也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也越来越慢。为了持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特斯拉也让Model 3迎来了“焕新”。
25.59万元的起售价,或许在一些人眼中显得有些高了。但也无需太过担心,任何新车在推出之初都要经历产能切换和爬坡的过程。如果在新车产能爬坡完成后,特斯拉真得感受到价格因素对其发展产生影响,以其成本控制能力和此前的操作逻辑必然会及时调整。
Model 3“焕新”当日,Model S/X最高15万元的降幅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驾”(ID:youjiabaidu),作者:张宇喆,编辑:王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