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变更没多久的老牌公募新华基金,又迎来了总经理变更,公司的原总经理杨金亮因人事调动离任,胡三明接任成为新华基金新任总经理。
随着胡三明就任,公司管理层两个核心职位都迎来了新人,这意味着新华基金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新华基金成立已有20年,是公募市场上的老牌公募。历史上,新华基金股权、管理层变更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使得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落后同期或后来的大部分公募公司。
随着金融街集团国资入主,新华基金股权逐步趋于稳定,并且在不断推动历史遗留包袱的解决。新的总经理到来,管理层迎来新的变化,能给新华基金带来何种改变?
01 管理层变动,新总经理大有来头
春节前夕,1月24日晚间,新华基金发布了两则高管变动公告,一则显示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崔凤廷因人事调动离任,另一则显示公司总经理杨金亮离任,胡三明接任成为新任总经理。
资料显示,杨金亮曾担任华融证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中邮证券首席风险官兼任合规总监等。2023年9月1日,杨金亮成为新华基金的总经理,截至2025年1月23日离任,杨金亮担任新华基金总经理1年多时间。
新任总经理胡三明是新华基金第六任总经理,来自新华基金的控股股东恒泰证券,曾在恒泰证券担任投资总监、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等,具有保险资管、券商等大资管领域从业经验,是一位资管老将。
据媒体报道,胡三明在负责恒泰证券自营交易业务期间,该业务投资业绩表现较好,是恒泰证券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恒泰证券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自营交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6%。
值得注意的是,在总经理变更前的一个月,新华基金的董事长也发生了变更。公司原董事长于春玲因个人原因离任,银国宏接任成为新华基金新任董事长。
资料显示,银国宏同样是一位来自控股股东恒泰证券的老将,曾担任东兴期货董事长、东兴基金董事长等。2023年9月,银国宏被聘任为恒泰证券总裁。
对于恒泰证券总裁银国宏出任新华基金董事长,新华基金曾表示,恒泰证券总裁银国宏兼任新华基金董事长,将在战略紧密协同、资源共享调配、内部沟通顺畅等方面更有助于新华基金的长远发展。
回头来看新华基金的高管变动,新任的董事长以及总经理都是来自控股股东恒泰证券的老将,从这人事安排来看,控股股东给予新华基金很大的支持,也展示控股股东对新华基金发展的信心。
02 股权趋于稳定,逐步解决历史遗留
新华基金成立于2004年12月,距今成立20年时间,是妥妥的一家老牌公募。历史上,新华基金曾涌现出多名市场知名基金经理。比如曾经的“新华四杰”:曹名长、周永胜、王卫东、崔健波。
历史上,新华基金的股权变动频繁,成立之初,新华信托、恒泰证券、杭州永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8%、43.75%、8.25%。新华信托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个时候新华基金属于信托系公募。
2009年,新世纪基金更名事项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公司正式更名为现今的“新华基金”。
2015年,新华基金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恒泰证券出资1.275亿元,从新华信托和杭州永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手中合计购得14.87%的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58.62%,成为新华基金第一大股东,自此新华基金进入券商控股时期。
后期因为控股股东恒泰证券股权的变动,也带来了新华基金实控人的多次变动。
2019年6月,天风证券完成对恒泰证券29.99%股权的收购,成为了新华基金的新实际控制人,新华基金也进入了天风证券旗下。3年后的2022年,天风证券将恒泰证券9.5754%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之前就持有恒泰证券约20.42%股权,完成和天风证券的交易后,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恒泰证券的控股股东。
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是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下称“金融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自此,金融街集团成为了新华基金新的实控人,新华基金也进入了国资怀抱。
2023年7月,新华基金的二股东新华信托因被裁定破产公开拍卖其所持有的新华基金35.31%股权。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联合重庆市江北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公司竞拍拿下了35.31股权,前者拿下了30.31%股权。加之之前持有的,实控人金融街集团持有新华基金股权近50%,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华基金的控股。
随着国资金融街集团成为新华基金实控人,新华基金的股权逐渐趋于稳定,开始逐步向好发展。
不过,由于历史上新华基金的股权变动频繁,管理层也频繁变动,同时,公司内控出现风险,留下了很多历史问题。比如,新华基金专户投资导致公司面临12.09亿的赔偿、多次成为被执行人等。
好在金融街集团成为实控人后,新华基金的两大股东都在支持公司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给公司注资。2024年12月,恒泰证券公告,将以现金出资方式向新华基金注资人民币近4亿元,同时,华融综合投资同意以现金出资方式向新华基金注资近4亿元。
股东的大力支持,是新华基金重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03 公募规模“掉队”,新管理层如何破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末,新华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为557.91亿元,较2024年三季度末增长了36.2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76.98亿元。从新华基金自身来看,2024年末,公司管理规模有较好的增长。
但是放眼公募市场对比,新华基金的公募发展“掉队”了。截至2024年末,新华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处于82位,处在市场中部靠下位置。
此外,与新华基金同一年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有11家,新华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排在同一年成立的12家中的第10位,仅高于中海基金和东吴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12家公募基金中,天弘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已突破万亿,中银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也突破了6000亿。
新华基金的公募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历史上股权变动带来管理层变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是公司人才流失和紧缺。
历史上,新华基金曾出现曹名长、王卫东等知名基金经理,但是随着股权和管理层变动,知名基金经理相继离开。近年来,新华基金也涌现出像栾超等知名基金经理,也引进了蒋茜等知名基金经理。
不过,栾超已在2023年11月离任,随后加盟了华安基金;从东方基金引进的蒋茜也在加盟近1年的时间后,卸任了基金经理和公司副总经理从新华基金离任。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新华基金共计有基金经理13人,而行业平均为23.66人,新华基金人数低于行业平均。作为一家老牌公募,新华基金的发展急需补充投研人才。
如今,新华基金的股东再度派遣了老将成为公司的总经理,不断地给予支持。期待新华基金能在新总经理和董事长带领下,在股东的支持下,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改变人才流失困境,进一步提升发展,焕发新春。
对于新华基金未来规模等经营情况,我们将保持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德林社”(ID:delinshe),作者:基金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