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黄金狂潮正在拼命狂奔。
2025年2月5日,美黄金期货价格已经突破了2906美元/盎司。也就在同一天,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数据称,2024年全球黄金总需求达到创纪录的4974吨,超过上一年的4899吨。
好吧,那些等待低位入手的投资者恐怕真的要失望了。过去的一年,全球金融市场已经见证一场历史性的资产博弈——黄金价格自年初以来已飙升超过30%,突破每盎司2400美元大关,距离2020年8月的历史高点(2075美元)仅用不到四年便刷新纪录。
这场涨势不仅令华尔街措手不及,更引发全球投资者追问:黄金的疯狂上涨是短期避险情绪的爆发,还是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预兆?它能否在可预见的未来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曲线陡峭化的背后又暗藏什么玄机?
01
根据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黄金日均交易量同比激增58%,达到892亿美元,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期货交易规模。这种流动性井喷直接反映在价格上:黄金在4月单月涨幅达11.7%,创1974年石油危机以来最强月度表现。
更惊人的是,本轮上涨几乎无视传统利空因素——美元指数同期上涨2.3%,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在4.5%高位,按照经典"零息债券"定价模型,黄金本应承压下跌至少15%。
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报告或许揭示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央行购金量连续8个季度超过300吨,2023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到1136吨,创55年来新高。中国、波兰、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央行成为主力买家,其持仓目的已从单纯的储备多元化转向"去美元化"战略工具。
与此同时,黄金ETF持仓量却同比下降7%,暗示驱动本轮行情的并非散户追涨,而是主权资金与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性布局。
本能的问题是,黄金为何会大涨?
毫无疑问,地缘政治裂变重塑了资产定价逻辑。俄乌冲突延宕、中东局势升级等地区冲突加剧,全球安全格局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剧烈的重构。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模拟显示,若台海爆发冲突,全球贸易链中断可能导致黄金在6个月内飙升至3500美元。
这种极端风险定价已提前反映在市场——黄金与比特币的相关性从2021年的-0.2跃升至2024年的+0.65,显示投资者正在构建"去主权化"资产组合。
货币体系信任危机也在很多程度上催生“实物货币”回归。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2024年5月再度突破9万亿美元,较2020年疫情前膨胀117%。同时,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份额从2001年的73%降至58%,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新低。
这种“去美元化”浪潮与黄金货币属性的复兴形成共振:国际清算银行(BIS)允许黄金作为合格流动性资产计入LCR(流动性覆盖率),实质上承认了其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准货币地位。
容易忽视的是,人工智能巨大进步引发的通胀结构性质变。可以佐证的是,英伟达H100芯片的算力成本在过去18个月下降90%,但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推高铜、稀土等实物资源需求。
高盛大宗商品研报显示,AI基础设施扩张可能在未来五年额外拉动3.2%的全球通胀率。当技术通缩与资源通胀并存,黄金作为“抗混乱资产”的配置价值被重新发现——其与科技股的相关性从负转正,显示投资者正用它对冲科技革命带来的结构性波动。
02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黄金期货能冲破3000美元大关吗?
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这是必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若新兴市场央行继续以当前速度增持,到2027年其黄金储备占比将从12%升至18%,对应年需求增量达800吨,相当于全球年矿产量的20%。
其次是,美国联邦债务利息支出占GDP比例将在2025年突破3.5%,超过国防开支。摩根士丹利模型显示,债务/GDP比每上升10%,黄金长期均衡价格需上调8%。
再次是,国际能源署(IEA)估算,全球碳中和需累计投资150万亿美元,远超现有主权财富基金规模。黄金作为“终极抵押品”的需求将持续扩张。
当然,悲观的投资者也有说辞。CME黄金期货未平仓合约的空头持仓占比降至9%,接近2020年历史极值,RSI指标连续47天处于超买区间。美联储若重启“扭曲操作(卖出短债买入长债)”,可能压制实际利率而不引发缩表恐慌,从而削弱黄金吸引力。还有数字货币立法加速(如欧盟MiCA框架)可能分流部分避险需求。
《每日资本论》认为,未来影响黄金价格大幅波动存在四大不确定因素。核心因素是,美元信用锚的松动速度。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比例已从2015年的43%降至30%。若沙特等石油出口国在原油交易中全面接受非美元结算,可能触发“石油-美元-黄金”链条的重新定价。
国内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竞争维度也是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人民币已嵌入黄金兑换协议试点,若更多央行将黄金作为CBDC储备资产,可能形成“数字黄金货币”新生态。
此外,欧洲议会正在审议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黄金开采企业披露全产业链碳排放数据,这可能导致供应收缩与生态溢价抬升。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量子AI团队预测,2030年前量子计算机可能破解现有加密算法,黄金作为物理性安全资产的价值将获得指数级提升。
基于此,《每日资本论》认为,黄金博弈核心元素要关注纽约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变化,当其跌破5000亿美元时,流动性外溢可能推动黄金加速上涨。长期投资者则可以,采用“黄金-比特币-铜”三角组合,对冲法币贬值与能源转型风险。
敲黑板!一旦美债收益率突破6%而导致债务危机爆发,黄金或在3个月内冲上3000美元。更大的黑天鹅,是爆发意想不到的全球话语权的直接冲突,黄金期货价格或将快速突破5000美元以上。
总之,当一枚金币同时承载着南非矿工的汗水、瑞士精炼厂的技术壁垒、新加坡金库的安防系统,以及纽约交易员的算法指令,黄金早已超越普通大宗商品的范畴。3000美元或许只是一个数字符号,但其背后折射的是全球经济治理权再分配的史诗级较量——这场黄金狂潮的本质,是一场关于“信任”的终极定价实验——人类是否还能找到比黄金更纯粹的共识载体?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资本论”,作者:白开水的思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