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电影《我,机器人》在全球上映,影片描绘了一个设定在2035年的未来世界,人形机器人高度发达,已经成功融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之中。
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还能与人类和谐共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能力。这部电影在当时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无限遐想,也让“人形机器人”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20年的时光荏苒,回首来看,从2013年波士顿动力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Atlas的亮相,到2025年春晚宇树科技机器人的火爆出圈,科技的发展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将电影中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不仅见证了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社会的无限可能。
然而,站在这一关键节点,市场不禁思考:如何把握时代浪潮,助推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形机器人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跟随万点研究的脚步一起来探寻人形机器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
01 万亿风口催生头部玩家“组团”入局
当下,人形机器人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正站在一个万亿级市场的风口之上,等待着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的那一刻。巨大的商业化机遇之下,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025年2月13日,根据天风国际证券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在X上披露的内容,苹果正在为其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探索人形和非人形机器人。尽管目前这些产品仍处于早期概念验证(POC)阶段,但苹果的入局无疑为这一领域注入了强大的信心。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在技术、设计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强大能力,将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无独有偶,互联网巨头Meta也被多家外媒传出将在其现实实验室部门内建立一个新部门,专注于开发能够协助完成体力任务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Meta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的深厚积累,使其在人机交互和沉浸式体验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未来,Meta的人形机器人有望在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在国内市场,2024年末,深圳官媒曾披露,华为正联合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开展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面向B端和C端的多种场景进行测试。华为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使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与乐聚机器人的合作,华为不仅能够将5.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和数据传输,还能借助盘古大模型为机器人赋予更强大的智能决策能力。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无疑是备受瞩目的资深玩家。凭借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强大的工程能力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项目——Optimus,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产品。
埃隆·马斯克对Optimus寄予厚望,认为Optimus未来将是特斯拉的核心业务之一。
目前,电动车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先天性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电动车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关产业软硬件技术储备。具体来看,从硬件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行星滚柱丝杠技术是确保机器人关节的高精度运动和强大承载能力的关键。特斯拉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积累的精密制造能力,使其能够轻松应对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挑战。
从软件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赋予其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和算法经验,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智算系统与传感器系统的优化,特斯拉能够确保Optimus在复杂环境中快速做出精准决策。
随着这些巨头企业的入局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生态链。作为正在兴起的电动车大国,中国在电动车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在人形机器人相关行业的发展上,也具备了先发优势。
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供应链完善以及市场规模的庞大,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电池技术到智能驾驶系统,从精密制造到软件算法,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硬件制造上,更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中国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全球重要的供应方和创新中心。
02 DeepSeek赋能,国产化加速破局
人工智能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关键“钥匙”。
尽管中国在电动车技术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但在人工智能领域,受制于贸易保护、研发投入不足等综合因素,中国一直处于追赶之中。没有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恐将是“镜花水月”。
2025年春节,中国的科技圈内,比人形机器人更热的话题莫过于DeepSeek。1月27日,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发布了DeepSeek-R1模型,以更创新的算法和架构,表现出更低成本、更优效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轰动全球科技圈。
DeepSeek的成功并非偶然。凭借其创新的数据蒸馏技术和“混合专家”方法,DeepSeek在训练效率和资源利用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当用户提出问题时,DeepSeek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决定是否激活其医疗专家、翻译、律师或物理学家等小型“专家”系统,而不是像传统模型那样同时激活所有专家。这种灵活的机制不仅避免了能源和计算能力的浪费,还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DeepSeek通过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和提高研发效率,让AI成本出现断崖式缩减。据DeepSeek官网显示,其API的定价仅为OpenAI GPT-1运行成本的约三十分之一。这一成本优势不仅大幅降低了AI大模型部署的技术门槛,更为重要的是,DeepSeek将加速商业化进程,极大削弱了AI硬件厂商的话语权,将产业链利润大幅向应用端转移。
DeepSeek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其对整个产业生态的赋能。凭借其开源属性,DeepSeek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加速了AI应用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专家分析认为,机器人最终应用的落地进程和能落地的范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模型的性能强大与否。DeepSeek大模型的迭代进步能够在技术上实实在在地为机器人赋能,如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以及增强其多模态的感知能力,帮助机器人更好地进行环境感知、目标识别等,使其决策和行动更加精准高效。
富国基金指出,中国在“身体”环节的供应链优势将持续凸显,有望成为全球机器人硬件端的主要供应方。国内零部件企业有望在全球龙头的带动下快速实现规模化效应。
与此同时,“大脑”环节期待国产化破局,DeepSeek的开源属性有望在“大脑”层面降低行业门槛。后续若看到具身AI的突破性进展和国产芯片的推出,有望对软件端形成进一步积极催化。
总结而言,DeepSeek是中国从0到1的原始创新汪洋中的一个“孤泳者”,也是凭借着DeepSeek这份勇气与坚持,让中国的AI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探索中看到了创新的重要性,照亮了中国的大模型创业者的前方,也补齐了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短板。
03 风口下的热情高涨与泡沫狂热
股票交易是一场预期的游戏,行情波动往往会超出多数人的预期。
随着各个企业的大力投入,人形机器人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催化了相关板块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受益板块上涨,机器人主题基金业绩居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9日,全市场832只机器人主题基金中,年内收益超过10%的有172只。其中,万得机器人指数已经上涨了24.29%,中信机器人指数上涨了25.18%。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表示,在AI时代,科技主线有望成为全民共识。DeepSeek奇袭让全球算力平权,开启了AI+时代。机器人是AI+万亿空间的产业,从0到1,行业刚刚开始,中国面临再次弯道超车、领先全球的机遇。
市场的热情也伴随着泡沫风险,2月6日,上交所对五洲新春及时任董秘彭耀辉予以通报批评。上交所指出,在机器人等相关概念处于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时期,五洲新春相关信息的发布应该真实、准确、完整,并充分提示风险。
对此,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提出异议,认为公司股价异动后已及时发布公告降低市场影响,公司没有“蹭热点”的主观意图或动机。但上交所审核后认为,公司模糊回复相关产品生产能力,未充分完整揭示丝杠产品对业绩不形成影响、最终客户无法确定、以提供半成品为主等风险,经多次监管督促才逐步明确提示,不影响违规事实的认定。
随着五洲新春热度降温,长盛轴承快速接力。2月19日,长盛轴承“20CM”涨停,总市值逼近300亿大关。这是该股最近一周第二次涨停。Wind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过后,该股已经累计上涨82.6%,2025年内累计暴涨221.83%,创历史新高。
导致长盛轴承股价持续暴涨的原因是,根据长盛轴承2月18日披露,该公司在上海接待了约百名机构投资者调研,而调研内容有两项与机器人有关,分别是丝杠类产品应用领域和的合作情况。关于与宇树科技的合作,该公司称,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订单。合作的产品主要为应用于机器人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该类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的生产销售,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不足1%,即金额不到800万元。
正是这笔不足1000万元订单,点燃了市场疯狂炒作的热情。目前该公司应用于机器人的轴承产品目前还处在送样试验阶段,该业务能为公司未来1~2年收入贡献仍是未知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下,市场先涨为敬。
不确定性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股市投资充满了风险,但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对此,万点研究认为,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的关键便是留一份理智与清醒。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操纵市场行为依靠“编题材、讲故事”欺骗中小投资者买进卖出,违法者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巨大利益、赚得盆满钵满,全身而退后,价格经历暴涨暴跌,往往“一地鸡毛”,中小投资者的股票“砸在手上”甚至血本无归。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机器人炒作不断升温热情之中,中小投资者需要再次重温股神巴菲特的那句经典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04 站在量产与商业化前夜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目前整个行业仍处于探索期,未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虽然参与者不断增加,但是技术同质化、产业标准不统一、应用场景有待开发等客观阻碍依然存在。
对待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2月21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布朋友圈,称近期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优必选科技周剑交流后,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达成共识。当前人形机器人还处在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但行业都期望尽早能实现量产且具备商业价值的L3初阶能力。
何小鹏认为,人形机器人从L2跨越到L3,完成这个跳跃所需要的能力和难度是数十倍的。自动驾驶达到L3阶段就会迎来iPhone4时刻,但人形机器人需要达到L4阶段才能迎来iPhone4时刻,也就是大家想象的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现实。
由此来看,未来整个产业链还将经过重重磨难,产业中的裸泳者们将被淘汰,剩下的只能是做技术和产品的孤泳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万点研究”(ID:Agumanhua),作者:陈陈,编辑:渔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