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本周迎来两只新股的强势表现。
AI云计算公司CRWV
第一只是我们上周5000字长文深度分析过的——英伟达“亲儿子”、AI云计算公司 CoreWeave(CRWV)。该股从上市初期的破发阴影中强势反弹,周二涨近42%,收于52.57美元,市值突破243亿美元。
文章回顾:
美股2025年度最大新股上市,英伟达”亲儿子“ AI云计算公司深度分析 CRWV
CRWV于上周五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自2021年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企业IPO。公司主要业务是向其他科技公司租赁英伟达GPU资源,其最大客户为微软。
此次IPO发行价为40美元,不仅低于原定47至55美元的发行区间,发行规模也从原计划的4900万股缩减至3750万股。这导致上市首日即告破发,盘中一度跌超6%,最终收于发行价附近。紧接着周一,该股继续下挫逾10%,一度跌破发行价。
那么周二为什么有如此靓丽的表现?美股投资网分析如因如下:
首先,是AI产业链的“信心锚”——OpenAI。
周一,OpenAI宣布完成一轮400亿美元融资,最新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显示资本市场对AI龙头的热情并未降温。
这一消息也让市场重新关注CRWV此前与OpenAI签署的119亿美元长期算力合同。该笔订单不仅锁定了未来多年的收入来源,也增强了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在OpenAI明确加码扩展算力的背景下,CRWV作为其关键基础设施合作方,市场预期随之抬升。
其次,是行业侧的正向验证。
周一AI软件公司Progress(PRGS)发布超预期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0%。虽然两家公司没有直接业务往来,但Progress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IT系统,其表现说明在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仍持续加码AI投入。
市场据此判断:AI基础设施支出未见下滑,反而仍有扩张空间。这直接缓解了此前对CoreWeave“高杠杆+需求回落”的担忧。
最后,CoreWeave之所以一开始受到冷遇,问题可能并不在业务逻辑,而在“上市时间点”。
一方面,美联储尚未明确降息节奏,市场资金成本依旧高;另一方面,年初AI概念已经透支了一部分估值情绪,新股进入窗口期本就困难。公司选择压低发行价、缩小发行规模,是对市场情绪的现实反应。从当前走势看,这一保守定价策略为股价反弹留出了空间,也避免了后期回调压力。
数字媒体公司 NMAX
另一只是总部位于佛罗里达的保守派媒体公司Newsmax(NMAX) 于周一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暴涨 735%,周二盘中再次大涨 179%,两天累计涨幅高达 2230%,市值一举膨胀至 299.2亿美元,超越了老牌媒体福克斯。
这波行情也带来了账面上的巨额财富效应。根据公开信息,NMA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Christopher Ruddy 持有公司近三分之一股份,其个人持股市值已达 91亿美元。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他因此跻身美国最富有人士之列,财富超过Bill Ackman和Mark Cuban等知名投资人。
与此同时,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创始人 Thomas Peterffy 所持NMAX股份的市值也逼近 54亿美元。
但回到基本面,这场股价暴涨背后并非由业绩增长或战略转型驱动,而是典型的情绪交易模型所致。美股投资网将其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市场正处于题材真空期,投机资金寻找新突破口。AI与科技板块自年初以来已大幅上涨,估值普遍偏高,边际吸引力减弱。在缺乏新主线的背景下,NMAX这类低发行价、小市值的新股更容易成为短线资金的目标。公司IPO发行价仅为10美元,募资总额7500万美元,流通盘小,易于操纵。这类“小盘+话题性”的组合,为短期暴力拉升提供了理想结构。
其次,NMAX本身具备显著的话题属性和情绪加成。
公司创始人、前《纽约邮报》调查记者Christopher Ruddy)于1998年创立NMAX,最初将其定位为数字新闻平台,主攻在线内容发布和保守派时政评论。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生在2014年,当公司正式推出有线电视新闻频道NMAX TV,全面进军电视媒体领域。
这场转型恰逢两大关键趋势交汇:一方面是传统主流媒体信任度下滑、流媒体消费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右翼政治势力持续活跃、保守派内容消费群体不断扩大。NMAX从一家边缘数字媒体平台,迅速成长为右派舆论的重要集散地,踩中了流量、受众与议题的叠加风口。
在美国电视新闻市场长期由福克斯新闻、CNN、MSNBC三足鼎立的格局下,NMAX的上位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根据尼尔森公司提供的最新收视数据显示,NMAX已能够稳定跻身全美第四大有线新闻频道,其黄金时段与日间平均收视表现双双进入行业前20名。
鲁迪本人也在本周一公开表示,NMAX的目标是“成为能够与福克斯真正竞争的中右翼媒体平台”。他称:“对于一家仅仅成立10年的有线电视公司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
NMAX与特朗普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是其崛起过程中的关键助力。上周,鲁迪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特朗普展示通话界面的摆拍照片,称其“刚刚收到来自特朗普总统办公室的亲自祝贺”。特朗普本人多次接受NMAX的专访,最近的一次就在上周,涵盖选战、移民、司法等多个敏感议题。
与此同时,在特朗普任总统期间,白宫新闻办公室曾多次对主流媒体施加限制,美联社、路透社等资深记者被排除在记者团之外,而NMAX则成为获准贴身采访的“御用媒体”之一。这一政治资源上的倾斜,使得NMAX在保守派选民中的权威性进一步巩固,也直接强化了其品牌在政治光谱中的独特位置。
正因如此,在部分投资者眼中,NMAX早已不是一家普通的媒体公司,而是某种政治认同的象征。持有NMAX股份,不仅意味着押注一个成长中的内容平台,更是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一次“立场表态”或“文化归属”的认同行为。
这也使得NMAX具备了极为少见的“双重定价模型”:一方面由流量与商业前景支撑传统估值,另一方面则受“理念驱动型资金”的加持,形成额外的情绪溢价。在交易层面,这种结构天然适合制造“爆点行情”,但同时也意味着股价对政治事件与舆论风向的高度敏感,波动性远高于同类传统媒体公司。
再者、公司财务基本面并不支持当前估值水平。2023年NMAX营收为1.71亿美元,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自由现金流为负,毛利润波动较大。同时,公司仍面临多项未决诉讼,潜在法律责任风险不容忽视。创始人Ruddy对公司拥有高度控制权,治理结构集中,透明度偏低。在尚未明确盈利路径的情况下,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近300亿美元,意味着其当前市销率超过85倍,远超游戏驿站、AMC院线等meme股高峰时期的估值。
最后,散户投机情绪和“暴富效应”的传播加剧了炒作幅度。
社交媒体的放大作用使得这场行情迅速扩散,交易量激增,典型的“FOMO效应”(错失恐惧)推动更多散户跟风买入,形成“价格推动情绪、情绪进一步推高价格”的正反馈循环。这种交易结构与2020至2021年的meme股狂潮高度相似。
当年游戏驿站和AMC院线等个股在社交平台助推下被散户资金疯狂拉升,短时间内暴涨远超基本面逻辑。而今,NMAX的两日涨幅已大幅超越当年meme股的启动阶段,泡沫化风险亦随之急剧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过去五年,美股市场仅有7只新股在上市首日涨幅超过700%,但这些公司此后平均回撤达94%,部分峰值跌幅甚至接近99%。这意味着,从交易历史看,这类极端行情的回调几乎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投资网”
作者:StockWe.com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