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全球的投资者都在关税风暴中,亲身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人在家中坐,刀从天上来”。
特别是周一A股的这场“信仰跳水”,发生的那叫一个措不及防,当日创2016年熔断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上证指数单日暴跌5.7%,深成指跌超7%,创业板指更是重挫9.3%,超4000只个股飘绿,市值蒸发逾8万亿,相当于每分钟烧掉15.7个“小目标”。
这场由华盛顿点燃的关税野火,可能还在蔓延。
复盘:关税核爆下的A股
4月2日特朗普最先掏出“对等关税”大砍刀时,其实A股的投资者们还挺淡定,在前面已经有充分的预期下,大家自认为做足了准备。
结果周一开盘才发现自己不过是特朗普《关税大逃杀》里的NPC,当天台上的风突然变得喧嚣时,每个散户都在思考哲学三问:关税疯多久?账户能剩否?天台排队否?
风暴的起点是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这位前真人秀明星确实深谙“混乱阶梯”理论,先通过关税制造全球贸易地震,对所有国家设立10%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实施54%的“超级加倍”税率,直接让全球产业链瞬间进入“速冻模式”。
懂王这招是既能讨好铁锈地带选民,又是在为中期选举后对华谈判积攒筹码,还顺带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危机。比如谈下高关税能来填财政黑洞,当下美国国债高达37万亿,单单利息就够买下整个特斯拉帝国,搞乱经济逼鲍威尔降息,而另一方面也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在这个阶段之前的A股,虽然已经开始迎来缩量的震荡下跌,但表现尚处于全球股市的平均线之内,真正引爆情绪的是中国的“沉默突袭”。
不同于欧盟在关税落地后立即启动WTO诉讼程序,中国在前三天淡定如老僧入定,市场都意味中方这是要保持“冷处理”,没想到假期中方突然卯起整了出闪电反制,宣布要对美国商品同等加税34%,并限制稀土出口、制裁16家美国实体,强硬姿态远超预期。
这种“政策狼人杀”叠加清明休市期间,全球市场集体上演的《死神来了》,美股暴跌6.6万亿美元、日韩股市假期暴跌,恐慌情绪如病毒般蔓延,才让A股开市直接上演“恐慌补跌”。
4月7日开盘即上演灾难片,场面恐慌程度好比茅台跌成二锅头,宁德时代变成五号电池。
老股民抹着眼泪:“上次见这场面还是2016年熔断,区别是当年还能假装价值投资,现在只能假装活着。”
但从各国股市表现来看,A股这场黑色周一的暴跌背后,确实存在过度焦虑的可能况。
当前中国对美出口占GDP比重已降至3.2%,远低于越南(28%)、韩国(10.6%)、印度(8.3%)等经济体,结果这些高危国家都只是“优雅滑跪”,跌幅普遍在3%-5%区间,大A却以5.3%跌幅“勇夺”亚洲跌幅冠军,这横看竖看都有点冤屈。
所以能明显看到在黑色周一后,哪怕是特朗普这个突如其来的发言称要再对中国加征50%关税,但A股也仍稳住了,并且保持着一定幅度的震荡上升走势。
板块众生相:果链跌到地板,种业笑出腹肌
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开始,就寻求通过关税等政策遇制中国经济、高科技发展,到第二任期遏制中国发展的策略没有改变,此次加征对等关税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国,未来不排除强迫其他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换取美国对其关税下调。
以目前各国在对等关税的表态来看,最坏的结果就是大概就是中美互抡关税大锤正面硬钢,美国联合部分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来换取美国减免关税,中国也可能对这些国家进行反制,最终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互相进行贸易报复。
这种情景下,则全球贸易形势恐将回到1930年代,贸易额急剧下滑,全球产业链断裂,世界经济进入大萧条。
短期市场不确定性加强,风险偏好面临回落,这个阶段利空最大的,为进出口占比最高的行业,消费电子、汽车等出口占比较高的产业链将成为受影响波及最大的板块:
消费电子:对美出口占比超30%,苹果产业链首当其冲,果链从去中国化秒变“断链”,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代工厂单周跌超15%;
新能源车:对美锂电出口受阻预期下,特斯拉供应链企业宁德时代市值蒸发千亿,因美国拟对电动车加征25%特别关税;
轻工制造:家具、玩具出口商估值腰斩,关税成本吞噬利润;
但外贸进出口受阻,可相应期待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政策工具。
目前提振经济方面政策已经前置,后续财政政策方面专项债、超长期国债有望继续发力,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有望落地。
兴业证券预言:“二季度政策力度能让2008年四万亿都脸红”
红利资产:水电(长江电力创历史新高)、高速(宁沪高速股息率破6%),板块避险价值有望凸显;
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上一轮贸易摩擦阶段有望再度受益;
黄金 :山东黄金日涨18%,完美诠释“盛世古董乱世金”
军工:地缘冲突加剧催化军用装备采购;
稀土永磁:反制筹码价值重估;
农业种植:大豆关税反制催生对国产农产品需求,北大荒周涨23%创历史新高;农产品加征关税后加速产业出清的生猪养殖板块,内需方向的提振政策有望贯穿年内。
特朗普习惯了以势压人,但我们自一百年前就遵守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思想,不见得中方就会受这个气,当下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巨大,维持正常贸易关系,对两国来说都非常重要。
特别是对等关税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美国通胀大幅上升,中期选举共和党可能失去对国会的控制,特朗普有意愿进行关税谈判,是目前市场主流观点,现在就属于博弈的第一个阶段。
近期需紧盯4月15日中美贸易副部级磋商以及欧盟对关税的WTO诉讼进展。
乐观的情景是,绝大多数国家通过扩大对美投资、购买美国产品等方式换取美国调降关税。
且在初期多数国家会被保留 10%的基准关税,甚至一些对美国重要的产品及少数核心盟友可能被豁免关税,中美也能停止关税摩擦升级,进而达成一定的协议。
诚通证券预测,在乐观情景下,美国有效关税率上升约10个百分点至 13%左右。
短期来看,市场似乎已经比较充分price in关税冲突的受益品种,尤其是种子、农产品短期有可能被过度下注。
但中长期来看,若特朗普连任失败(目前民调落后8个百分点),2026年中美或将重启全面贸易谈判,广发证券提醒,关注RCEP深化合作带来的东南亚产业链机遇。
结语
4月7日的暴跌,表面是恐慌情绪的宣泄,实则是资本对不确定性的极端定价。
在此至暗时刻,有可能是某些公司未来十年的黄金坑,正如2018年贸易战砸出的“黄金坑”孕育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十倍股。
中金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写道:“每一次非理性下跌,都是对优质资产的暴力打折。”
当市场在关税风暴中瑟瑟发抖时,真正的猎手已在悄然布局:消费内需的韧性、国产替代的雄心、能源革命的浪潮——这些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犀牛之星”(ID:ipo3ipo3),作者:犀牛之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