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题材全线收红,水泥、有色、第三代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

▲李克强称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不低,不是定数字,而是引导预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四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鉴于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今年设定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不算低。他指出,“以上”是开了个口子,也可能实际上高一点。“但我们不是定数字,而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不然反而会扰乱市场预期。”他说。
▲李克强:中国将缩减外资来华“负面清单” 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表示,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负面清单”,继续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当中不断扩大开放,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
▲双循环是西方“围堵”下的战略收缩?李克强:做大国内市场 也要扩大国际开放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否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战略收缩?李克强表示,中国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构建双循环格局,既是做大国内市场,也要扩大国际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国际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关起门来。中国自身要扩大开放,把内需市场做大,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服务带来巨大机会。
▲李克强: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 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 继续推动“六稳”
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表示,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中美将举行高层战略对话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四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2020年我国宏观税负降至15.2%
国家税务总局周四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宏观税负(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进一步降至15.2%,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个百分点。此外,“十三五”时期,中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五年累计减税2.54万亿元。
▲李克强:在养老托幼方面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
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表示,在托幼方面,政府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服务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帮助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减轻负担,多一些温暖。民生事项很多,需要在发展中持续地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广覆盖基本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保基本的水平,但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一定要扛在肩上。
▲李克强:中美贸易额去年增长8.8% 希望两国能有多领域多层次的沟通对话
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表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都不同,难免会有冲突,有时还会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是有智慧、有能力的,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去进行沟通。我们希望,中美之间能有多领域多层次的沟通对话,即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李克强表示,中美两国有着共同利益,我们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仍然达到了4.1万亿美元,大概增长了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

▲重要指数表现:A股三大指数11日集体走强,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收盘涨幅都超过2%。两市合计成交8040亿元,行业板块全线上扬,有色金属、钢铁行业、水泥建材板块大涨。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7.19亿元。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2.36%,收报3436.83点;深证成指上涨2.23%,收报13866.37点;创业板指上涨2.61%,收报2746.58点。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所属的28个一级行业中,今日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钢铁,涨幅为6.00%、5.16%。
行业资金流向方面,11日有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资金56.50亿元,其次是银行行业,净流入资金为28.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有6个行业,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资金34.42亿元,其次是传媒行业,净流出资金为6.64亿元。
▲估值变动:11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5.9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 80.33%;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5.94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82.79%;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38.42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30.33%。

▲新增预案情况
截至3月11日,新增预案19个,新增预案总募集资金244.31亿元。竞价项目预计新增总募资208.48亿元,占总额的85.33%,定价项目预计新增总募资35.62亿元,占总额的14.67%。行业分布来看,新增预案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医药生物、信息技术等行业。
▲实施项目情况
3月11日,有2个增发项目实施,均为溢价发行。

▲中望软件科创板上市:自主创新铸工软,合作生态闯未来
3月11日,金斧子与达晨财智合作的私募股权基金参与项目——中望软件(688083)登陆科创板,开盘即飙升,最高涨至468元,今日收报409元/股,上涨172%。中望软件是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工业软件供应商,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营CAD/CAM/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与销售业务。
▲小鹏汽车在广州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天眼查App显示,3月9日,广州智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销售等,法定代表人为朱艳华。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小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00%持股。目前,小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对外投资北京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智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公司。
▲京东:截至去年底京东物流运营超过900个仓库
京东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9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米;已经拥有及正在申请的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相关专利和版权超2500项。

▲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促进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技术进一步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在前期基础上,工信部将根据市场、特别是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标准,组织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行业机构、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加强质量监管。与此同时,促进整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技术等进一步融合,健全充电、停车等各项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电动化水平,持续开放合作,有效提升配套产业链水平。
▲今年全球售出的71%智能手机将具有设备端AI
《科创板日报》11日讯,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到2021年,全球超过80%的智能手机将配备虚拟助手,到2025年,这一份额将增长到97%;谷歌助手将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成为排名第一的虚拟助手,其次是苹果的Siri。该机构副总监Ville-Petteri Ukonaho表示,“我们预测,到2021年,全球售出的所有智能手机中有71%将具有设备端AI。设备端AI计算的优势包括更低的延迟,更好的数据隐私性和总体更低的功耗。”
▲中国1-2月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67.3% 三元电池占总产量55.7%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5GWh,同比累计增长467.3%。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2.0GWh,占总产量55.7%,同比累计增长385.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9.5GWh,占总产量44.3%,同比累计增长624.2%。
▲中汽协: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车企占汽车销售总量89.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周四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145.5万辆,同比增长36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585%。据中汽协,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354.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长安、长城和华晨增速更为显著。
▲近3成消费者每月花400元喝新式茶饮,高端新式茶饮店数量猛增
近年来,一些商家将水果、鲜奶、芝士和茶混合在一起,这种新式茶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根据相关数据:90后与00后成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27%的消费者每月在茶饮上的支出超400元。近年来我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和新式茶饮消费者数量大幅上升。其中高端新式茶饮店增速较快,市场规模自2015年的8亿元增至2020年的1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5.8%。(央视财经)
▲中美半导体组织加强对话 半导体直线拉升
3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在官网公布,中、美两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经过多轮讨论磋商,宣布共同成立“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将为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建立一个及时沟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交流有关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加密等技术和贸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受该消息刺激,半导体板块大涨。

基金数据
▲年初以来基金已分红近700亿元 2月份后明显减速
市场震荡期后,基金分红明显降温,但年初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分红额度依然高达682.99亿元,而2020年全年基金分红总金额为1978.82亿元,3月份未过半,分红金额已超去年三分之一。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截至3月11日,693只基金(A/C类份额分开计算)合计分红755次,累计分红总额682.99亿元。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分红26.50亿元,混合型基金分红476.35亿元,债券基金分红126.86亿元,权益类基金依然是分红大户。
▲越跌越买 多只ETF获资金“扫货”
A股市场震荡下跌,多只股票ETF却持续获得资金流入。据统计,春节长假后截至3月8日,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5只宽基ETF合计“吸金”191亿元。此外,芯片、光伏和医药等近期跌幅较深的行业ETF份额也明显增长。(第一财经)
▲中国基金业协会调查:近八成基民具有中长期投资经验
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官网上发布了《2019年度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对于5万多名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调查,透露出诸多细节:六成以上投资者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过半投资者具备金融相关知识,近八成具有中长期投资经验。(证券时报)
基金要闻
▲两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高瓴合伙人黄立明:持续看好和加注科技创新。一年前,高瓴推出了专注于早期创新型公司投资的高瓴创投,致力寻找一切热爱科技、相信创新的创业者,希望成为创业者寻求融资时的First Call,更期待能长期陪跑他们的创业旅程。过去一年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在芯片半导体、生物制药、基础软件、基于中国原生场景的企业级应用等诸多领域,做了大量投资。接下来也会持续看好和加注科技创新的大主题,继续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量子计算、云和大数据、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展开系统性布局,大力支持中国的原发技术创新。
他同时强调,科技创新的长周期性需要长期资本的陪伴。一项原发科技创新到应用落地,可能会以10年甚至数10年计,其间要经历无数的“死亡谷”。而高瓴作为长期资本,在创立之初的基因就决定了是长期投资的坚定支持者。我们相信,长期资本以及长期主义理念占主流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持续繁荣的重要基础。现在永远是重仓中国最好的机会
基石资本张维:促进创业投资,期待私募股权机构上市。最期待的政策,是允许私募股权机构上市。私募机构上市是融资成本高企背景下的最优选择,既有利于形成长期资本,也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十四五”的投资机会,基石资本会布局大科技与大消费、大健康结合的行业。此外,和国家安全相关的主题也是基石重点关注的方向。
▲"顶流"基金经理放大招,三大百亿基金同日宣布:大幅放宽限购!释放明显信号
春节之后市场一波急跌,此前高涨的市场人气有所消减,不过,市场也悄然出现一些乐观信号,部分此前因申购资金大量涌入而限制大额申购的明星基金开始放开大额申购。
3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两份调整基金大额申购的公告。交银施罗德内核驱动混合公告称,基金管理人考虑之前限制大额申购的因素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该基金将于3月12日恢复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及大额定期定额投资。杨浩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混合也同步调整了大额申购限制,3月12日起,将原来单笔金额的上限由10万元上调至100万元。
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所管的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基金也在3月11日调整了包括公司直销柜台、网上直销中心、代销渠道等各渠道大额申购上限,其中网上直销中心、代销渠道的大额申购上限由原来的10万元调整至100万元,直销柜台的大额申购申购上限依旧维持5000万元不变。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当前市场仍在逐步释放情绪的过程中,此处判断市场已经企稳筑底为时尚早,面对大幅波动的市场,投资者应保持一份冷静,在反弹的时候思考中线逻辑,考虑是否应该调仓换股,重仓投资者,应用纪律去克服人性,空仓轻仓投资者静待时间平复躁动。无论手中持有的是不是抱团股,都必须想清楚它的估值位于历史上什么位置,能否匹配业绩,未来业绩是否能继续增长,这些才是支撑一只股票止跌上行的核心因素,股票就是买公司,相信常识和均值回归的力量。
▲穿越基金波动 新基民更应保持理性和冷静
站在当前时点看,“抱团股”大跌、基金亏损等,都在影响部分基民对基金长期投资的信仰。然而,投资收益率的均值回归是市场铁律,高估值赛道连续两年的大涨,国内经济复苏带来的顺周期行情,都在催生市场风格的切换和行情的巨变,也导致了集中持仓优质股的基金净值大幅震荡。A股市场的较大波动,权益类资产收益分布的不均衡,都将考验基金持有人长期投资的理性和坚守。在基金大幅波动中,新基民更应保持理性和冷静。(证券时报网)
▲黎明的曙光!11家公募砸近2亿元自购 知名基金经理自掏腰包
A股市场震荡不止,但嗅觉敏锐的公募机构已看到黎明的曙光,并且还以真金白银进行了及时“春播”。春节后的15个交易日里,公募基金在下跌行情中掀起了一轮自购潮,自购规模接近2亿元,李永兴、周克平等知名基金经理更是自掏腰包参与其中。
针对“是否该赎回基金”的问题,公募基金也发出了“价值投资”之声:股价围绕企业价值上下波动是投资的根本规律,市场大幅波动是对长期投资的磨练,坚守价值才可能赢在长线。应给予专业的基金经理时间和信任,用时间换取投资增值。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一支医疗并购基金诞生:药明康德联手刘晓丹,林向红也出资
近日,上市公司药明康德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参与设立一支医疗产业并购基金,而合作方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并购女王”——刘晓丹。此外,LP大佬林向红也参与出资。
根据药明康德公告,该产业并购基金的目标很明确:拟以大中华地区医疗产业结构性成长机遇为导向,致力于对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后期标的进行产业投资。
投资界获悉,该产业并购基金拟以大中华地区医疗产业结构性成长机遇为导向,致力于对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后期标的进行产业投资。而药明康德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对产业并购基金进行投资。这支医疗并购基金背后,阵容十分豪华。大股东MeadowSpring 是药明康德董事 Edward Hu(胡正国)控制的公司,设立于2020 年3月16日。胡正国加入药明康德已有多年,于2020年开始担任公司全球首席投资官,领导公司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并购及新业务发展事务。
▲兆易创新将WLCSP封装方式引入自家存储器件
电子产品追求“轻、薄、小”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把芯片器件做得更小。在同等工艺制程下,传统的芯片封装方式需要将晶圆先切割再封测,而封装后的体积至少比原芯片大20%;而WLCSP,即晶圆片级芯片规模封装,是先在整片晶圆上进行封测,然后才切割成一个个的IC颗粒,封装后的芯片尺寸与裸芯片几乎一致。更进一步来说,相比传统封装, WLCSP封装除了有效缩减芯片体积和重量外,还能增加芯片的散热性,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现在,兆易创新将WLCSP封装方式引入自家的存储器件。通过采用WLCSP封装方式,在同等容量下,跟其它封装比,兆易创新存储器件的尺寸最小能做到长宽均不足1mm,最薄0.25mm,比芝麻粒还小,约是USON8 (3mmx2mm)封装尺寸大小的1/10。兆易创新WLCSP封装的存储器件不仅尺寸变小了,而且容量选择非常丰富。
▲站在汽车业转型的风口,欧菲光准备了哪些杀招?
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整条智能汽车产业链都将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作为光学光电的龙头企业欧菲光,自2015年设立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领域的事业以来,欧菲智能车联已成为主流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并正在向全球化目标迈进。近年来,欧菲光重点布局毫米波雷达、ADAS、车身域控和车载摄像头等传感器产品和技术,拥有专业的ADAS研发团队,通过融合视觉、超声波和毫米波雷达实现自动泊车、代客泊车、低速自动驾驶及高清环视等功能,为整车厂提供智能驾驶的一站式、系统化解决方案。
欧菲光在去年年底推出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达及第五代车身控制模块。此外,在自动泊车系统方面,在完全覆盖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欧菲光开发了基于毫米波雷达和视觉融合的AVP功能。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发展,欧菲光深度聚焦全栈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除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方面的布局外,在算法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
车载摄像头业务是欧菲光深度聚焦的重点业务,依托在摄像头领域的优势,在传感器(摄像头、雷达)、控制器(高清全景环视系统、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进行布局,目前已研发十多款汽车摄像头产品。据了解,欧菲光在100万像素高清环视摄像头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上,正在开发200万像素高清环视摄像头,完全满足ASIL-B安全标准,预计在明年9月量产。同时,高清周视摄像头和三种不同规格的ADAS前视摄像头也即将量产面世。
随着短距毫米波雷达产品的问世,欧菲光能够提供ADAS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系统软件和算法等,成为了全栈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保险数据
▲深圳银保监局2020年下半年保险投诉情况出炉 这些公司上榜!
深圳银保监局发布关于2020年下半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2020年下半年,深圳银保监局共接收涉及深圳辖区内保险分支机构的保险消费投诉957件。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370件,占投诉总量的38.66%;人身保险公司587件,占投诉总量的61.34%。
财产保险公司投诉量较多的依次为:人保财险90件、平安财险38件、北部湾财险26件、太平洋财险26件、亚太财险26件、天安财险22件、前海财险18件、太平财险18件、国任财险16件、国寿财险13件。财产保险公司投诉量较少的是都邦财险、三井住友、三星财险、永诚财险、中银保险。
人身保险公司投诉量较多的依次为:平安人寿175件、人民健康65件、招商信诺44件、中国人寿40件、华夏人寿35件、阳光人寿29件、太平洋人寿26件、富德生命25件、泰康人寿24件、平安养老17件。人身保险公司投诉量较少的是大家人寿、和谐健康、横琴人寿、汇丰人寿、建信人寿、交银康联、泰康养老、信泰人寿、幸福人寿、中融人寿。
保险动态
▲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惠民保”:明确制度体系、险企理性参与、打通医疗数据壁垒
两会期间,代表们的建言透露着行业热点和亟待突破的困境,给诸多话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讨论的空间,近日,接连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在提案中对惠民保相关议题进行建言,意在推动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也引发行业关于“惠民保”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新一轮讨论。
综合业内呼声与相关建言来看,惠民保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在制度、产品等方面下功夫。首先明确惠民保相关制度体系,从参与主体管理、准入退出机制、政府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规则厘定与规范;同时,打通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医疗卫生系统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医疗数据壁垒,让惠民保产品定价更科学,进一步推动产品的精准定价与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