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电力、次新、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采掘服务、有机硅、超级品牌等板块跌幅居前。

▲杨洁篪、王毅同布林肯、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双方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
▲2月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2月,银行结汇1690亿美元,售汇141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有助于国内外汇市场稳健运行,跨境资金均衡流动。
▲央行: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央行: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即将完成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如期“换班” 蔡昉、王一鸣履新
前几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根据通知,国务院已同意蔡昉、王一鸣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继续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马骏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加大股权融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3月20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国民财富大讲堂》上表示,下一步金融市场改革应围绕扩大直接融资发力,特别是加大股权融资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
3月20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会上,易纲就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发表最新看法。易纲强调,我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林毅夫:2035年以前中国应该还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日前在活动中表示,中国可以继续利用“后来者优势”以及相关政策支撑经济发展,在2035年以前,中国应该还有每年8%的经济增长潜力。考虑到中国接下来要面对的一系列棘手问题,例如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问题,技术“卡脖子”问题,未来15年实现每年5%-6%的经济增长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卢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预期是未来五年人民升值的首要动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日前在活动中表示,双向波动叠加升值趋势将成为“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新形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预期人民升值的首要动力。“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的5年要显著高于美国。这暗含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要升值1.5%左右,这个1.5%要是5年下来就是7%多一点的水平。较高的经济增速是作为一个崛起国家的特点,它会有助于升值。”他说。

▲重要指数表现:上周五,A股三大股指全线回落,跌幅均超1%。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幅达1.69%,报3404.66点,深证成指跌幅达2.56%,报13606.00点,创业板指跌幅达2.81%,报2671.52点。两市量能继续萎缩,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为7721.13亿元。从资金层面看,周五,A股大单资金整体净流出399.5亿元,其中,有1431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入,2677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出。周五,北上资金净卖出金额为40.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金额为23.9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金额为16.34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从行业看,申万一级的28个行业,仅有公用事业、国防军工、钢铁等3个行业呈现资金净净流入态势,分别为13.75亿元、6.49亿元和0.29亿元。其余25个行业均呈现资金净流出态势,其中,化工、电子、电气设备、银行、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均超30亿元。
▲估值变动: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下降至15.78倍,历史分位数下降至70.25%;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下降至15.56倍,历史分位数下降至75.21%;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下降至37.81倍,历史分位数下降至24.38%。

▲新增预案情况
截至3月21日,新增预案27个,新增预案总募集资金407.75亿元。竞价项目预计新增总募资252.567亿元,占总额的61.93%,定价项目预计新增总募资155.19亿元,占总额的38.06%。行业分布来看,新增预案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互联网、食品饮料等行业。

▲开普云:约1371.28万股限售股3月29日解禁 占比约20.43%
开普云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限售股份约1371.28万股将于2021年3月29日解禁并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20.43%。2019年年报显示,开普云的主营业务为智慧门户及网上服务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站运维服务、政务服务平台、融媒体平台,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2.98%、21.23%、21.23%、17.05%、7.65%。
▲极米科技:融资净买入2428.74万元,融资余额2.43亿元
极米科技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1年3月19日融资净买入2428.74万元;融资余额2.43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1.12%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5469.98万元,融资偿还3041.25万元,融资净买入2428.74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1.94万股,融券偿还4.3万股,融券余量59万股,融券余额2.89亿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32亿元。
▲良品铺子:融资净买入25.03万元,融资余额1.2亿元
良品铺子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1年3月19日融资净买入25.03万元;融资余额1.2亿元,较前一日增加0.21%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209.6万元,融资偿还184.57万元,融资净买入25.03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1600股,融券偿还200股,融券余量9.56万股,融券余额470.64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5亿元。
▲公牛集团:融资偿还额15,033,192元,融资净买额6,944,802元
公牛集团2021年3月19日融资融券信息显示,公牛集团融资余额590,344,269元,融券余额677,976元,融资买入额21,977,994元,融资偿还额15,033,192元,融资净买额6,944,802元,融券余量3,900股,融券卖出量3,700股,融券偿还量7,400股,融资融券余额591,022,245元。

▲易会满重磅发声!谈A股波动、注册制、IPO排队现象、美债收益率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演讲。市场波动很正常,我认为,只要没有过度杠杆,就不会出大事,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目前,A股市场杠杆风险总体可控。
▲“牛市旗手”利好!新规出炉券商“吸金”更便利 这些要求都放宽了
证监会前几日消息,为落实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证券法,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证券公司股权监管,提升监管效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股权规定》)以及《关于修改<关于实施《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实施规定》),自2021年4月18日起施行。
▲IPO收紧后企业借壳之风重返?投行:提防监管套利和炒壳养壳风气
有投行人士强调,应通过多个手段提防再度陷入“IPO收紧导致借壳火爆”的循环,比如提速新陈代谢机制,提高保壳、养壳的成本;坚决执行借壳上市等同IPO政策等。
▲国家卫健委: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此外,于学军还强调,未来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证券基金业资管规模逼近60万亿
近日,中基协发布了2020年四季度资产管理业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8.99万亿元,相比于上季度末的56.17万亿元,环比增长5.02%。其中公募基金规模19.89万亿元,相比于2020年三季度的17.80万亿元大增约2万亿,环比增加11.72%,成为资管总规模扩张的核心力量。
▲泰国医药局长表示:将继续采购中国疫苗
泰国政府订购的第二批中国新冠疫苗运抵泰国。泰国卫生部医药局局长威吞·旦伟本在接收现场表示,泰国将再向中国采购疫苗,以遏制泰国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
▲OLED 显示芯片短缺 苹果 iPhone 生产可能面临中断风险
据媒体报道,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对三星 OLED 显示器生产的影响,iPhone 的生产可能面临中断风险。上个月,由于暴风雪来袭,三星被迫关闭了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芯片制造厂。该工厂占全球智能手机和 PC 芯片供应的 5%,它的关闭导致了全球大范围的芯片短缺。该工厂生产用于三星 OLED 显示器的芯片,苹果公司则将其用在 iPhone 手机上。
▲比尔·盖茨回应为何购买大量农田:投资团队做的
3月20日,比尔·盖茨在Reddit上被问到为何购买大量农田,他表示都是投资团队做的,与气候变化无关。在回答个人如何减少碳排放时,盖茨称他现在开电动车,吃人造肉,并减少乘坐飞机出行。

基金数据
▲证券基金业资管规模逼近60万亿 混合型公募净值环比增长21%
据中基协统计,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8.99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19.89万亿元,占比最高为34%;其次是私募基金规模16.96万亿元,占比约29%。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总份额为17.03万亿份,环比增长8.88%,显示出广大基民的投资热情。其中混合基金和货币基金份额增速较快,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基金总份额分别为2.79万亿份和8.09万亿份,分别环比增长13.21%和11.05%;股票基金份额则为1.19万亿份,环比增加4.52%;债券基金增速相对较慢,约有2.47万亿份额,环比增加1.13%。与此同时,QDII基金的份额却出现了萎缩,环比减少4.25%。
▲一地基茅?!去年以来基民疯抢的爆款基金 现在都怎么样了?
2020年,基金发行火爆,前所未有,不抢都经常买不到,经过牛年这一波调整,我们来“复盘”下去年以来热门基金的情况。先看个大概,如果以主动管理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来看,2020年以来成立的基金当中,首发规模在50亿份以上的共计240只(A/B/C分开算),其中多达145只已经跌破1元面值,占比高达60%。单位净值最低的已经跌至0.85元,最高的还有1.67元。
爆款也好、网红也好、顶流也罢,不少基金如今的表现,和当时火爆发行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投资者,还是要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中国基金报)
基金要闻
▲易会满重磅发声!谈投资者购买基金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演讲。谈及投资者购买基金时,他表示:这两年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券商资管发展比较迅速,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比例在快速提升,这是很好的趋势性变化。但资管行业能否适应财富管理的新趋势新要求,需要我们认真评判,尽量解决不平衡,缩小供需质量缺口,不能反复走弯路。
今后重点是要立足中国国情,促进行业端正文化理念、提升专业能力、改善业绩考核、优化业务结构,体现差异化发展路径,真正取得投资者信任,做到自身价值和投资者价值共成长,为投资者结构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最新!高瓴资本张磊重磅发声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高瓴创始人兼CEO张磊表示,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方向上,PE/VC机构大有可为。他认为,当绿色转型成为未来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PE/VC)投资正当其时。同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充分绽放,将成为中国低碳转型的加速器。
张磊表示,高瓴自成立伊始便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视作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阶段的投资周期中,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将其作为必不可少的投资决策标准;同时,通过前瞻性的行业研究,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高瓴不仅在内部开启了碳排查工作,同时向高瓴投资的数百家企业伙伴发出了业内首份“碳中和倡议书”,对企业来说,低碳转型是打破发展惯性、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更是主动作为、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历史机遇。(中国基金报)
▲“碳中和”引领潮流 16家百亿私募共调研了13家公司 高毅资产、千合资本、淡水泉亮相
过去一周,A股震荡调整,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沪指周跌1.4%,深证成指周跌2.09%,创业板指周跌3.09%。当周机构调研热情骤减。据统计,3月15日至3月21日共计67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环比大幅减少62家。
统计显示,被机构调研的这67家公司中,属于主板的有43家,属于创业板的有22家,科创板企业2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化工行业最受机构青睐,共有10家相关公司被调研,包括:青松股份(300132.SZ)、德联集团(002666.SZ)、宝丰能源(600989.SH)、国光股份(002749.SZ) 等。其次为机械设备行业,共有8家公司获调研,包括:汉威科技(300007.SZ)、安车检测(300572.SZ)、拓斯达(300607.SZ)、中亚股份(300512.SZ)等。
从公司来看,有20家公司获10家以上机构调研,其中,中科创达(300496.SZ)、一心堂(002727.SZ)遥遥领先,均获得304家机构的青睐。兆易创新(603986.SH)、长春高新(000661.SZ)、开润股份(300577.SZ)紧随其后,均被100家以上机构调研,分别为261家、148家、119家。
中科创达(300496.SZ)接待的304家调研机构中,有8家是知名百亿私募,包括高毅资产、盘京投资、彤源投资、上海保银投资等。(21世纪经济报道)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失去苹果 欧菲光的新机遇在哪里
因为被苹果公司终止采购关系,欧菲光成了热点。3月21日,据欧菲光发布的消息,该公司创始人蔡荣军在刚刚举办的核心干部大会上回应称,公司不会因特定客户业务停止而倒下,会继续聚焦主业,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被踢出苹果产业链后,欧菲光业绩会受到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雪上加霜的是,欧菲光同时还面临着债务风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汽车市场是欧菲光可以期待的下一个蓝海市场,其光学产品积累的技术和资源也可以用在周边或顺延的产品研发上。
▲珀莱雅宣布与亚什兰展开深度技术合作
此前,珀莱雅(SHA:603605)对外宣布,已于近日与亚什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全新的战略合作协议,从而推动公司旗下各品牌产品科技再升级。
据珀莱雅介绍,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双方将按计划开展多项深度技术合作。首先,亚什兰将会按照珀莱雅的独特需求,度身定做独家专供珀莱雅的成分设计。例如100%天然、符合中国法规的、可以帮助抗氧化、抗初老肌的全新专供成分。其次、在亚什兰新原料上市前,双方进行深度沟通与研究,以更好地获取市场先机。以应对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化妆品功效和安全的需求。最后、亚什兰功效评价技术全球领先,珀莱雅将与亚什兰在功效评价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创新的功效评估方法,并用于验证产品功效。
谈及此次合作的影响,珀莱雅方面表示,将极大地助力珀莱雅“五化战略”之一的国际化战略,促进科研、供应链、设备、原料、人才合作更国际化。
▲爱尔眼科公开“一种近视发生风险评估装置”相关专利
据天眼查APP显示,3月19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一种近视发生风险评估装置”发明专利,申请日期为2020年12月,公开号为CN112530596A。
该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视发生风险评估装置包括获取装置和处理装置,通过获取装置获取近视风险评估对象的视网膜预设区域内多个位置的近视参数的参数数据,处理装置根据该多个位置的参数数据,获得近视风险评估对象的视网膜预设区域的近视参数的代表数据,并根据得到的代表数据以及近视发生风险模型,获得近视风险评估对象的近视风险结果。本发明通过获取视网膜预设区域内的近视参数的参数数据,获得近视参数的代表数据,进而使用近视发生风险模型获得近视风险评估对象的近视风险结果,对于各种视觉状态的对象均适用,适用性强,并且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近视发生风险。
▲恒瑞医药乳腺癌新药被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月19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乳腺癌新药SHR6390片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
SHR6390是恒瑞医药研发的1类新药,是一种口服、高效、选择性的小分子CDK4/6抑制剂,可联合氟维司群用于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全球首个上市的CDK4/6抑制剂为辉瑞研发的palbociclib(商品名Ibrance),2015年2月通过加快审评途径获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上市,用于与来曲唑联合作为初始内分泌疗法治疗HR+/HER2-的晚期乳腺癌,并于2016年2月获批新适应症联用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已在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2018年7月,辉瑞的palbociclib在中国获批,商品名为爱博新,用于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初始内分泌疗法治疗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已被FDA批准上市的CDK4/6抑制剂还有诺华研发的Ribociclib(商品名Kisqali)及礼来研发的Abemaciclib(商品名Verzenio),后者也已在中国上市。
恒瑞医药披露,截至目前,SHR6390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2.36亿元。2020年,该产品的同类产品全球销售额约69.92亿美元。(贝壳财经)

保险数据
▲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首次披露 较国际市场总体偏低
近日,上百家保险公司按要求首次披露了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的综合赔付率数据,该业务的赔付情况也首次展示出来。这次数据的突出特点有两个:一是不同险企的赔付率差异巨大;二是从业务量较大的险企看,赔付率整体较低。
根据今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要求,保险公司需每半年对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赔付率指标进行披露。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共有110家保险公司公告了个人短期健康险的2020年赔付率数据,包括38家财险公司以及72家人身险公司,赔付率差异巨大。其中,2020年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超过100%的有6家,包括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太保安联健康险、安心财险、华海财险、和谐健康险。
另外,对于保险公司首次披露的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的赔付率结果,受访的健康险业务人士认为,总体看,赔付率是偏低的。从赔付率指标分布看,110家公布数据的险企中,赔付率50%-100%的仅26家,65%-100%的仅13家。相对来说,几家健康险业务量较大的公司数据更受业内人士关注,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也普遍较低。比如,泰康在线28%,众安在线36.3%,平安健康再保后综合赔付率为28.4%。仅一家较高,即人保健康,赔付率80.75%,其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同业。
保险动态
▲银保监会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
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完善相关配套制度,3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后的《实施细则》,删除了关于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51%的限制。
为推动实现外资保险公司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新的《实施细则》中,外资保险公司的外方股东增加为三类,即外国保险公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机构。
▲5险企被通报 业内:人保健康屡踩“红线” 中小险企重疾产品申报存不规范
近日,银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发布《关于近期开展产品监管“回头看”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以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开发管理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复星联合健康、国华人寿、德华安顾、人保健康、阳光人寿这五家公司被公开点名,并被责令限期整改。
一位中型寿险公司产品人士表示,“监管不定时会对险企进行窗口指导,通知其产品报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个窗口指导是不公开的,但是若部分公司在窗口指导之后还反复违规,监管便要对其进行公开批评和责令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近期诸多险企重疾险产品申报并不规范,如材料不全、定价不合理、责任不清晰等,主要以中小险企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