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医美、钢铁、草甘膦等板块涨幅居前,采掘服务、环保、新疆等板块跌幅居前。

▲央行:我国金融风险总体是趋向收敛的
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金融风险总体是趋向收敛的。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长期积累形成的,是体制性、机制性、周期性和行为性等因素叠加的一个结果,尤其当前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宏观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比较大,外部冲击引发境内金融市场波动,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振荡的风险。
▲六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到2022年 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年均新增100家以上
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的通知。目标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年均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新增3000家左右,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每年不少于20万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美国威胁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 外交部:香港发展不靠外国“恩赐”和“施舍”
4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向国会提交报告,继续暂停给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请问中方有何回应?华春莹表示,美方发表有关报告罔顾基本事实,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对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无端指责,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表示坚决反对。华春莹强调,香港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源于几代香港市民的打拼,源于背靠祖国的巨大优势,从来不是什么任何外国“恩赐”和“施舍”的。美方取消或威胁取消所谓的“特殊待遇”,阻挡不了香港发展繁荣的方向,也阻挡不了香港继续融入祖国、贡献国家、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大势。
▲标普500史上首次突破4000点 科技、芯片、能源股集体上涨
美东时间周四,在拜登超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计划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标普500指数史上首次突破4000点,美债收益率继续回落,纳指涨近2%,大型科技股、芯片股、黄金股、能源股集体上涨。周四美债收益率继续从近期高位回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四下跌7个基点至1.68%,而上周一度飙升至1.77%,创下14个月高点。
此外,周五美股将因耶稣受难日休市,但3月非农报告仍将按时发布。经济学家预计3月将新增675,000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将从6.2%降至6%。
▲央行官员权威回应:以我为主 货币政策将保持定力!
“无论是去年美联储推出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还是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 在4月1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孙国峰表示,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办好,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同时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变化。
▲银行“救场利器”来了?3月同业存单大爆发 发行超2.5万亿创纪录 股市也来助攻?
在刚刚结束的3月,同业存单市场迎来大爆发。数据显示,3月以来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超2.5万亿元人民币,月度发行规模创历史最高,较去年同期增加50%。不仅是3月单月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三月,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亦有大幅增加。

▲重要指数表现:A股迎来4月开门红,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71%,收报3466.33点;深证成指上涨1.46%,收报13979.69点;创业板指上涨2.06%,收报2815.41点。
▲资金面上,南下资金今日净流入40.48亿港元。港股通(沪)方面,小米集团-W、美团-W净买入居前,分别获净买入8.88亿港元、4.27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腾讯控股、舜宇光学科技净买入居前,分别获净买入26.98亿港元、3.82亿港元。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20.07亿元,今日有1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该行业今日上涨1.75%,全天净流入资金32.74亿元,其次是医药生物行业,日涨幅为1.90%,净流入资金为17.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行业有12个,公用事业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资金20.64亿元,其次是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资金为9.80亿元,净流出资金较多的还有银行、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所属的28个一级行业中,今日上涨的有25个,涨幅居前的行业为钢铁、休闲服务,涨幅为3.54%、3.50%。电子行业今日上涨1.75%。跌幅居前的行业为银行、公用事业、采掘,跌幅为0.31%、0.18%、0.03%。

▲上市公司定增成败的决定权,正由监管机构转交到市场手中。
“定增募资不及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定增发行价格较低,导致即使按照发行数量上限进行募资,也无法募集足额的资金;二是在现有的定增价格下,参与的机构较少,反映出机构现阶段对该价格的不认可。”有专注定增市场的投资人士表示。(上证报)

▲蔚来汽车前3月交付20060辆汽车 同比增长423%
4月1日,蔚来汽车发布数据,今年前三个月交付了20060辆汽车,同比增长423%。其中,3月交付了7257辆汽车,同比增长373%。截至3月31日,ES8、ES6和EC6的累计交付量达到95701。
▲小鹏汽车3月交付5102辆汽车 环比增长130%
小鹏汽车3月交付5102辆汽车,同比增长384%,环比增长130%。第一季度交付13340辆汽车,同比增加487%。

▲助力实现碳中和 国内车企大练“氢”功
近期,氢能汽车概念加速升温,国内车企纷纷练起了“氢”功。继上汽、海马、广汽等车企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之后,长城汽车也于日前发布了氢能战略,拟挑战海外巨头。业内专家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补贴细则预期、零部件国产化、加氢站建设提速等多重利好的推动下,氢能汽车有望迎来春天。
▲国务院批准“两化”联合重组,又一万亿级巨无霸诞生
3月31日晚间,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这标志着“两化“正式开始合并。同日晚间,中化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根据重组方案,将新设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整体划入新公司。新公司将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业务领域。
中化集团称,新公司将做好业务协同和管理提升,集聚创新资源、打通产业链条、提升行业竞争力,尤其在建筑、交通、新一代信息产业等应用领域,突破关键材料瓶颈,提供化工材料综合解决方案等。中化集团还表示,此次联合重组将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促进中国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化集团资产总额达到5643亿元,中国化工的资产总额为8439亿元。由此计算,两家企业合并后,资产总额将超过1.4万亿元。
▲台积电:将在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提高产能
台积表示,预计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以增加产能,支持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制造和研发。台积电正与客户密切合作,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
▲2021年国内锂电铜箔整体供应紧张的现状仍将持续
进入2021年以来,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共享换电、电动工具、基站储能等领域都释放出强劲的锂电池市场需求,锂电池企业普遍订单饱满,上半年满产排产,进而导致上游锂电池原材料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具体到锂电铜箔领域,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带动,锂电铜箔企业多数处于满产状态,生产订单排到二季度甚至三季度,优质产能尤其是6μm及以下的锂电铜箔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走俏。
“公司目前订单饱满,产品供不应求,动力市场占比80%,其中90%的产品是6μm铜箔。”某企业总裁表示,今年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但新增产能释放有限,所以整体供货依然偏紧。
▲阿里巴巴新增MMC事业群:瞄准近场电商 夫妻店数字化
4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戴珊在阿里巴巴内网发布全员公开信,戴珊表示,阿里巴巴在3月1日成立MMC事业群,MMC事业群将继续专注小店数字化升级,让小店拥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去服务周边的消费者。阿里巴巴方面认为,MMC事业群并不同于当下的社区团购模式,它的模式为“近场电商”。
▲社保QFII持股路径曝光,化工电子板块各有所爱
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截至3月31日,已有1144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其中,社保基金出现在200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QFII则出现在15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整体来看,社保基金持有市值较多的公司集中在金融、化工等领域,QFII偏好电子行业,同时减持了银行股。(中证报)
▲拜登高级助手计划于4月12日与企业就芯片短缺问题举行会议
据外媒援引据知情人士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的高级国家安全和经济顾问计划于4月12日与半导体和汽车企业举行会议,讨论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一名政府官员称,白宫也在这个问题上与国会和海外盟友进行接触。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受邀参加会议的公司包括汽车制造商和半导体制造商,以及科技和医疗设备公司,其中包括三星电子、通用汽车和半导体晶圆代工厂格芯。
▲97家券商去年分仓佣金收入增近八成
2020年,受益于公募基金市场爆发,券商分仓佣金收入水涨船高。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0年,97家券商分仓佣金收入总额超过135亿元,同比大涨近80%。就券商分仓佣金收入排名看,中信证券、长江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稳坐前三名,整体呈现“强者恒强”格局。不过,在研究所转型大潮下,不少中小券商异军崛起,在获取基金分仓佣金收入的速度上取得不俗成绩。
▲我国首个光伏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批成立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文,批准河北省建设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正式成立。该基地由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承担单位,是我国光伏领域首个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也是河北省唯一一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基金数据
▲3月基金发行降温 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为前三个月新低
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426只;总发行份额达10688.15亿份,仅用3个月就突破万亿份。其中,新成立股票型基金116只,发行份额达1489.41亿份;混合型基金258只,发行份额达7966.31亿份;债券型基金47只,发行份额达1072.74亿份;此外,还有5只QDII基金,发行份额达159.70亿份。不过,3月基金发行显著降温,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仅2819.95亿份,为前三个月新低。3月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15.33亿份,较1月的40.18亿份和2月的24.72亿份显著下降。
基金要闻
▲寻找预期差 公私募加大调研力度
春节长假后的市场波动为一些公私募基金提供了换仓良机。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A股基本面无须担忧,最重要的是找到存在预期差、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标的。基于此,不少公私募近期加大了调研力度。
Choice数据显示,一季度公私募调研上市公司超过12000次,其中3月份调研次数达5081次。从行业分布来看,顺周期类的基础化工、建材等领域和去年四季度以来跌幅明显的科技板块颇受关注。
比如,以新能源材料研发和生产为主的当升科技一季度接受了70家公私募机构的调研,其中包括睿远基金、广发基金等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公募基金,以及淡水泉、聚鸣投资等百亿级私募。建材公司伟星新材一季度更是吸引了87家公私募机构调研超130次,科技板块中的中科创达和广联达同期则分别吸引了117家、114家公私募机构前去调研。
“去年资金面较为宽裕,‘成长+防御’的股票优势明显。随着经济逐步回暖,‘成长+周期’的股票就有所表现,所以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顺周期板块的建材、化工等行业持续受到关注。”重阳投资总裁王庆表示。
▲二季度怎么走?景林、重阳、世诚最新策略来了
经过第一季度的冲高回落之后,A股迎来二季度“开门红”。
景林资产表示,过去一个多月,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调整。但大部分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市场波动更多来自于外部因素影响带来的估值下降。此前,景林资产对于一些优秀公司估值水平提升过快有一定担忧,但当下反而会对这些公司未来的潜在收益率更有信心。市场的外部压力更多只是短期负面因素,但如果将目光放远一点,时间会站在勤奋努力的优秀企业一边,站在中国一边。
重阳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表示,一季度A股市场整体上表现为先扬后抑,但实际上是市场内部结构性再平衡的综合结果。影响第二季度A股运行的主要因素,首先是上市公司盈利预期,既要考虑中短期经济复苏的周期性影响,也要考虑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成长可持续性。其次是市场流动性,随着经济复苏及通胀预期抬头,流动性必然回归正常,边际变化对于部分高估值股票形成压力;再次是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十四五”阶段总体发展规划,特别是针对“碳达峰”及“碳中和”制定的中长期规划,将对不同产业和公司盈利前景产生深远影响;最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也会对投资者风险偏好产生一定短期影响。
他指出,综合地看,预计A股市场在第二季度将逐步完成对不同公司在新经济环境中的重新评估和定价,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市场的结构性再分化:系统性风险不高,个体性分化不低。
世诚投资认为,在全球需求复苏及外需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局面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政策层面预计不会出现急转弯,国内通胀总体也较为可控。其中,第二季度中国经济较第一季度更值得乐观。此外,外资等外部资金的流入,预计仍会保持较为正常的节奏。整体而言,第二季度的A股市场,将面临比第一季度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B站9.6亿港元战略投资心动公司,将围绕游戏及TapTap展开合作
1日,B站宣布以约9.6亿港元战略投资心动公司,根据协议,B站将以42.38港元/股的价格认购心动公司发行的普通股22660000股,总认购价格约为9.6亿港元。交易完成后,B站将持有心动公司约4.72%股权。心动公司成立于2002年,旗下拥有《仙境传说RO》等多款自研及代理游戏,以及游戏分享社区TapTap。未来,双方将围绕心动旗下游戏及TapTap展开深入合作。截止发稿,心动公司涨超9%。
▲东方雨虹:定增价格45.5元/股 高瓴礼仁获配9.31亿元睿远基金获配3亿元
东方雨虹公告,公司发布定增报告书,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45.50元/股,发行股数为1.7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9.99亿元。本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3家,其中高瓴资本旗下天津礼仁获配9.31亿元,JPMorgan获配10亿元,睿远基金获配3亿元,UBS AG获配4.43亿元。

保险数据
▲银保监会:2020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26688件 同比增长22.82%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26688件,同比增长22.82%。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1993件,同比增长13.86%,占投诉总量的44.94%。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的投诉量位居财产保险公司前3名。平安人寿投诉量高居人身保险公司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