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早报4.15】工信部拟规定: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早报4.15】工信部拟规定: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2021-04-15
1738
3


盘面上,旅游景点、医美、抖音等板块涨幅居前,养殖业、农业、电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商务部:预计全年外贸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谈2021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运行情况表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为外贸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预计全年外贸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不能盲目乐观。


▲央行:积极完善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支付领域反垄断工作

昨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支付结算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下一阶段要积极完善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支付领域反垄断工作,加快推动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加快构建跨境支付体系;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击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支付活动,持续规范支付服务市场秩序,健全网络支付“四方模式”;要坚守为民情怀,着力改善小微企业开户服务,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


▲工信部拟规定: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六部门:严查医疗机构和科室实施"开单提成"等行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六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开展为期1年的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同时印发《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

指出,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合理医疗检查(包括各类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下同)行为,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制度规范,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推进建立医疗检查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美国CPI创下32个月新高 输入型通胀压力下国内流动性时紧时松

近日美国公布数据显示,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6%,创下2018年8月以来最高,3月CPI环比增长0.6%,创下2020年7月以来新高。分析人士指出,输入性通胀对国内货币政策压力依然不可小觑。


▲深圳力争到2025年推进12年免费教育

据报道,针对杨勤等8位深圳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先行先试探索实现免费教育向两头延伸的建议”,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复时透露,将力争到2025年逐步分类推进12年免费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向更长年限延伸,加快构建深圳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IEA将今年石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23万桶/日

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月报称,因美国经济反弹有助于缓解原油供应过剩,上调石油需求的预估。将2021年石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23万桶/日,2021年石油需求料较上年增长570万桶/日;可能需要将近200万桶/日的额外供应,才能满足下半年预期的需求增长,油价或在未来几个月因供应因素而承压。


▲王一鸣:货币政策要避免通胀预期强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撰文指出,宏观政策要坚持稳的基调,保持定力很重要。货币政策既要避免信用收缩,也要避免通胀预期强化。对美联储可能的政策调整要加强观察。美联储曾表态,要看到实际通货膨胀“实质性且持续超过2%目标”才会开启紧缩政策,似乎短期内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要做好预案,做好跨周期平衡,为应对新的不确定性留足空间。


▲重指数表现:昨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涨超2%,个股呈普涨格局,涨幅超9%个股逾80家,整体波动较大。截至收盘,两市合计成交6540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57.31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从行业看,行业板块大部分上涨,旅游酒店和退税商店概念领涨。


▲估值变动: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涨至15.90倍,历史分位数上涨至 68.03%;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涨至14.88倍,历史分位数上涨至49.18%;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涨至 29.25倍,历史分位数上涨至 18.60%。


▲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V伙伴”公布 京东物流入选

近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发布会召开,宣布北京市将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并公布了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会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V伙伴”计划名单公布,京东物流入选。


▲滴滴宣布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首批路测牌照

滴滴自动驾驶宣布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路测牌照,同时,滴滴自动驾驶也首批获得了夜间及复杂天气场景的测试资格,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道路测试,并可在雨雾等特殊天气下开展相关测试。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范围包括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以及大兴国际机场、京台高速、京津高速等6条总长143公里环绕亦庄的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段。


▲中国核建:一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2%

中国核建公告,截至2021年3月,公司新签合同额243.51亿元,同比增长52%;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3.59亿元。


▲报告:未来10年全球车企软件开发成本将增长83%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14日发布《2020年数字化汽车报告》的第三篇《打造软件驱动的汽车企业》。该报告认为,软件已成为现代车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未来10年,随着用户期望提升和新功能涌现,汽车软件开发成本将增长83%。


▲深圳:围绕集成电路、5G、8K、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精准招商

深圳商务局发布《深圳市关于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市发展改革、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等产业主管部门以“链长制”等产业发展政策为基础及牵引,围绕集成电路、5G、8K、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产业研究,紧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空白领域,明确重点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地域分布及招引策略,开展产业精准招商。


▲Gartner:2021年全球在用设备总数将达62亿台

根据信息技术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在用设备(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总数将达到62亿台。2021年在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数量预计将比2020年增加1.25亿台。2022年全球设备装机量将达到64亿台,比2021年增长3.2%。


▲中汽协:11家重点企业汽车4月上旬生产完成48.8万辆,同比下降5.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行业内11家汽车重点企业上报的数据整理显示,2021年4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生产完成48.8万辆,同比下降5.1%。其中,乘用车生产完成39.1万辆,同比下降1.2%;商用车生产完成9.7万辆,同比下降18%。


▲天猫美妆:GMV两年翻一倍,603个品牌年成交超过1亿元

天猫快消事业部总经理激云在2021金妆奖活动现场表示,天猫美妆2年就达成了整体3年业绩翻番的目标。2020年,3000个美妆商家开出天猫店,天猫快消行业多了1亿新消费者,品牌商累积了10亿人次的会员,会员客单价高出平均水平的2-3倍。3个品牌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42个品牌跻身年销售10亿元,还有603个品牌年销售过亿。


▲市场监管总局:百度、京东、美团等发布合规经营承诺书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第一批),包括百度、京东、奇虎360、新浪微博、字节跳动、叮咚买菜、拼多多、小红书等企业。


▲赣锋锂业: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709.38%—6483.96%

赣锋锂业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亿元–5.1亿元,同比增长5709.38%—6483.96%。本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且产品的销售均价同比上涨,导致公司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本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导致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长。


▲华为近三年公开百余项车辆相关专利及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三年已公开百余项车辆相关专利,以及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的商标,专利状态多为“实质审查”,商标状态多为“商标申请中”。其中2020年12月公开的“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车载设备及车辆系统”专利,可利用数字证书提高车辆系统的安全等级;今年3月公开的“自动驾驶车辆的人车交互的方法、自动驾驶系统”专利,目的在于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用户体验度等。


▲微信公众号测试文章评论区“盖楼”,支持用户之间互动

微信公众号文章留言功支持用户之间互相回复留言,用户可以在公众号文章下“盖楼”。目前该功能仅开始小范围测试。在获得这项功能后,公众号作者可主动对单篇文章选择开启或关闭这项功能,未开启则显示“作者已设置其他人不能回复”。功能开启后,用户间的评论内容会自动上墙显示,不需要作者另外精选,回复内容对所有人可见,不过作者可以对不合适的留言进行删除或取消精选。



基金数据

▲年内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近万只 证券类产品占比达77%

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备案热情高涨。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发现,截至目前,年内私募基金备案产品数量为9745只,距离万只关口仅一步之遥,其中证券类产品占比近八成,为77.4%,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49.69%。


基金要闻


▲千亿级量化巨头遭600亿巨额赎回?核心团队动荡?掌门人回应来了

千亿级量化私募明汯投资遭遇600亿元巨额赎回、核心团队存在分歧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对此,记者向明汯投资掌门人裘慧明求证,他表示:“目前公司的赎回总量没那么大,团队也比较稳定,上述消息为谣言。”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格力电器现4亿元大宗交易 北向资金近一个月加仓逾20亿元

昨日格力电器收涨1.27%,报59.92元。盘后数据显示,该股当日出现1笔4.04亿元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与收盘价持平。买方与卖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前日,格力电器也有一笔大宗交易。盘后数据显示,该股当日出现1笔成交金额为3.96亿元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与收盘价持平,买方和卖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值得一提的是,近一个月以来,北向资金不断加仓,净买入格力电器21.9亿元。


▲顺鑫农业:公司暂无计划改名牛栏山 未来将继续发展肉食和白酒产业

顺鑫农业举行2020年度业绩线上说明会。对于养猪板块何时从上市公司剥离,顺鑫农业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安元芝回复,肉食业务作为公司主业之一,目前无此剥离计划,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大力发展肉食和白酒产业,推动房地产业务剥离。对于建议上市公司改名牛栏山的提问,安元芝表示,目前公司暂无此计划,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大力发展肉食和白酒产业。


▲比亚迪关联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安全系统监控服务等

天眼查App显示,4月13日,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安全系统监控服务;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及销售”。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陈刚。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保险数


▲一季度中国信保承保金额1868.1亿美元 同比增长27.6%

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承保金额达18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向企业支付赔款3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服务支持企业近13.3万家,同比增长21.6%。同时,据了解,今年前三个月,中国信保支持出口达1609.3亿美元,增长27.5%;支持海外投资达87.2亿美元;支持国内贸易达1109.9亿元,增长45%。另据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3月,中国信保支持外贸新业态出口15.6亿美元,增长39%。


▲保险公司2020年业绩大比拼 60万代理人离职与持续挖角中国人寿

中国的商业保险业改革起步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历经三十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其中寿险2.85万亿),管理资产总规模23.3万亿元,过去十年(2010年-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0.3%。

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以及中国人保为代表的五大保险公司2020年寿险业务总保费收入1.59万亿,占中国寿险市场56%的市场份额;五大保险公司总市值2.8万亿,但是各大保险公司之间业绩持续分化。从财报来看,2020年,寿险行业最大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改革、竞争与持续挖角中国人寿。


保险动态


▲银保监会发文规范意外险业务:调控费率、引导提升赔付率、建负面清单

近日,银保监会在业内下发《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在推动意外险高质量发展,规范意外险经营行为,保护意外险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征求意见稿》共计7章,包括总则、产品管理与精算要求、审批与备案、销售管理、信息管理与披露、监督管理与附则。从具体内容来看,针对于产品管理和精算,征求意见稿明确,保险公司开发的激活注册式意外险产品的保险期间应不少于7天,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应在激活注册之后。短期意外险产品可以进行费率浮动。


▲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出炉 原中再集团总裁将任职公司副总裁 目标薪酬464万元

4月14日,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最新出炉。数据显示,新华保险2021第一季度保费收入为约人民币633.92亿元,同比增长约8.84%。与此同时,新华保险于日前迎来人事变动。

4月9日,根据新华保险董事会会议通过的决议,拟提名张泓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并同意聘任张泓担任公司副总裁(正职级)、执行委员会委员,其任职资格尚需监管机构核准,并提议张泓先生的税前年度目标薪酬为人民币464万元。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为外贸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预计全年外贸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不能盲目乐观。
    2021-04-16 09:48
  • 獾珠GG
    持仓用户
    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04-15 15:30
  • 137****5302
    持仓用户
    北上资金趁机抄底核心资产,果然是聪明的资金。
    2021-04-15 14:50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