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盘A股冲高回落,11点后股指企稳回升,尾盘小盘股走弱。

▲一季度中国黄金珠宝需求飙升逾两倍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称,2021年一季度来自中国的黄金珠宝需求增长212%,至191.1吨,创2015年以来新高,这主要是因中国经济状况改善,金价下跌,春节、情人节和国际妇女节引发的销售热潮。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2%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2%,拉动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14.4%。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生产加快。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3.9%,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26.6%,特别是电气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用电同比增速超过50%。(新华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29日发布消息说,据了解,2020年,中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对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时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此前回应说,为了提供更多资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发布更多更细的信息,同时大幅增加普查公报数量。为此,人口普查发布前的准备工作也相应有所增加。国家统计局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向社会公布人口普查最终结果。(中新社)
▲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
据《人民日报》消息,经过三次审议,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此,我国促进乡村振兴有法可依了。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包括10章,共74条。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等。
▲管涛:“十四五”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需要关注风险
“十四五”期间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将不可避免步入金融开放的深水区,包括开放短期资本、对外投资和个人投资。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短期资本流动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和超调属性,会给东道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所有货币危机都是从资本流入开始的,没有前期东道国的经济成功,吸引资本的过度流入,造成经济过热、信贷膨胀、资产泡沫和货币错配,就不会有后期经济下行、泡沫破灭时,资本集中流出的冲击。尤其当汇率缺乏弹性时,有可能加剧无风险套利资本流入。一旦形势逆转,套利资本集中流出,又可能形成对外汇储备的挤兑,最终酿成汇率贬值叠加债务违约的国际收支危机。
▲汪文斌:中美存在竞争正常但不应“你死我活”
针对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称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正在为赢得21世纪而彼此竞争,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这是冷战、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在作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希望美方对中国不要有‘酸葡萄’心理,以更平和、理性的心态看待中国发展,表现出大国应有的样子。”他说,中美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是正常的,但这种竞争应该是你追我赶的田径赛,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赛。(新华社)
▲巴菲特股东大会本周来袭 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美东时间5月1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于洛杉矶举行年度股东大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将与副主席查理•芒格一同加入,预计两人将就市场,经济,公司治理等方面分享自己的观点。
投资者在期待什么? 预计在周六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沃伦•巴菲特可能会回答股东问题,在公司的股票回购计划,投资活动,收购环境,关键子公司,继任以及比特币和SPAC狂热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激增140% IEA:各国还需更多行为
当地时间周四,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售速度加快,但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保持这一势头。
IEA能源技术政策部主任Timur Gül在报告中表示,并没有看到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迹象。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下降16%,但电动车却逆势而上,全球销量仍然上升41%,全年销售300万辆。IEA的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跃升140%,达到110万辆,其中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强劲。
目前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欧洲和中国分列前二,这得益于两地政府收紧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并针对电动车进行补贴。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消费者在电动车上的支出约为1200亿美元,政府的补贴支出约为130亿美元,约占据总支出的10%,低于2015年的20%。
IEA能源分析师Jacopo Tattini指出,随着电池价格下降,电动车成本与燃油车持平,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下降。Tattini表示,各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收紧燃料经济性标准,从而逐渐实现彻底禁止燃油车。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宣布计划禁止销售燃油车,英国宣布从2030年起禁止销售新的燃油车。此外,Tattini补充称,各国政府还需要在充电基础设施上继续投入资金。

▲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明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将发射。届时,天和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将组成T型的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预计明年底建造完成,将成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太空母港。(澎湃)
▲载人办主任:空间站建造将分两个阶段实施,航天员已开展训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空间站的建造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实施,预计今明两年全部完成。今年,还要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2022年底,中国的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转入后续的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设计的在轨寿命不小于十年,通过航天员的维修维护和设备载荷的更换还可以延长空间站的在轨时间。空间站建造任务已全面实施,已经选定的4个航天员飞行乘组正按照计划,同步开展相关训练。(央视)
▲交通运输部:正谋划开展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交通运输部持续推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发展和应用,积极构建“新基建”应用场景。目前已分三批、认定了7个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分别在北京、西安、重庆,上海、泰兴、襄阳,亦庄。当前,正在谋划“十四五”期间,组织开展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工作,初步考虑,围绕公路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内运输、港口作业等场景,布局一批试点,探索自动驾驶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路径。(第一财经)
▲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建成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周四宣布,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气田群——东方气田群全面建成。东方气田群是我国南海西部目前产量最大的自营气田群,年产天然气量超57亿方。在智能化气田“一张网”控制下,海上气田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过去三年港交所新股融资额中有61%来自新经济公司
港交所29日表示,港交所上市新规三周年。据统计,过去三年港交所新股融资额中有61%来自新经济公司,香港成为亚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13家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回港作第二上市,总融资额达2,858亿港元。香港交易所代理集团行政总裁戴志坚表示,港交所将在确保市场质素的前提下,继续提升香港市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证券时报)
▲百度将于5月推出无人驾驶车Robotaxi服务
百度在一份声明中称,将于5月2日在北京首钢园启动百度Apollo无人驾驶车服务。该公司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无人驾驶的共享车,如果遇到紧急状况将由5G云代驾。该服务旨在成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访客出行选择的常规部分。公众将能通过Apollo Go应用程序约车,即可体验无人驾驶车的出行服务。百度表示,上车前,乘客需要扫瞄车身二维码以确认身份,并进行健康码扫码登记。(彭博)
▲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加速!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25.5%
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加快复苏步伐。
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5%达到3.46亿台。
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劲增长来源主要是中国和亚太地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一半,同比分别增长30%和28%。
▲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
昨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主持约谈。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实际控制人或代表参加了约谈。(新华社)
▲国家广电总局:坚决支持依法查处 “阴阳合同”、“天价片酬” 等问题
国家广电总局今天表示,已责成北京市广电局对电视剧《倩女幽魂》制作机构涉嫌违反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有关规定启动调查,同时要求北京市广电局、上海市广电局等配合税务部门对有关公司和郑爽签订“阴阳合同”、拆分收入获取“天价片酬”、偷逃税等涉嫌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如有违法违规情况将严肃处理。
国家广电总局表示,将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电视剧行业管理。(广电总局网站)

▲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94.92%
药明康德2021年一季度营收49.50亿元,同比增长55.3%;归母净利润15.00亿元,同比增长394.9%;中国区实验室CRO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8%,同时多个新项目转换到CDMO业务。DDSU业务截至今年Q1,累计完成120个项目的IND申报,获得临床试验批件91个,2个项目处于III期。CDMO管线分子数量增加169个;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反弹强劲。
▲华兰生物: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2.2%,约为2.5亿元
华兰生物于2021年4月30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2亿,同比下降8%,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同比增长2.2%;每股收益为0.14元。
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2.3亿,同比下降12.1%,高于营业收入8%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上升1.7%。期间费用率为22.5%,较上年升高4.6%,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184.5%至2.7亿。
▲宁德时代: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63.4%,约为19.5亿元
宁德时代于2021年4月30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1.7亿,同比增长112.2%;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同比增长163.4%;每股收益为0.85元。
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139.4亿,同比增长106%,低于营业收入112.2%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2.2%。期间费用率为12.5%,较去年下降1.5%,费用控制合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248.5%至109.7亿。
▲三一重工: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46.2%,约为55.4亿元
三一重工于2021年4月30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5.1亿,同比增长92.1%;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同比增长146.2%;每股收益为0.66元。
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233.9亿,同比增长88.6%,低于营业收入93%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1.6%。期间费用率为11.8%,较去年下降1.6%,费用控制合理。经营性现金流由-4.1亿增加至9.6亿,同比上升334.2%。
▲古井贡酒: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8.14亿元,同比增加27.90%
古井贡酒(SZ 000596,收盘价:252.59元)4月29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41.30亿元,同比增长25.86%;净利润约8.14亿元,同比增长27.90%;基本每股收益1.62元,同比增长28.57%。(每日经济新闻)
▲亮眼!周大生: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2.35亿元,同比增加133.85%
周大生(SZ 002867,收盘价:32.24元)4月29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1.57亿元,同比增长70.68%;净利润约2.35亿元,同比增长133.85%;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同比增长135.71%。
2020年年报显示,周大生的主营业务为加盟、互联网(线上)、自营(线下)、供应链服务、小贷金融,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2.99%、19.11%、14.16%、0.92%、0.6%。(每日经济新闻)
▲兰剑智能: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翻近59倍,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兰剑智能于2021年4月29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278.8万,同比增长157.5%;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万,同比增长5870.3%;每股收益为0.13元。期间费用率下降42.5%,费用管控效果显著,营业成本大幅上升161.7%,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441.4%
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3179.9万,同比增长161.7%,高于营业收入157.5%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1%。期间费用率为54%,较去年下降42.5%,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由721万下降至-2461.5万,同比下降441.4%。
▲正海生物: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26.6%,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正海生物于2021年4月29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亿,同比增长127.7%;实现归母净利润4399.3万,同比增长126.6%;每股收益为0.37元。期间费用率下降11.1%,费用管控效果显著,营业成本大幅上升240.5%,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190.1%
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859.3万,同比增长240.5%,高于营业收入127.7%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2.8%。期间费用率为43.7%,较去年下降11.1%,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190.1%至3734.1万。
▲中控技术: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0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中控技术于2021年4月29日披露一季报,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3亿,同比增长146.3%;实现归母净利润3503.3万,上年同期为-3644.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每股收益为0.07元。期间费用率下降28.2%,费用管控效果显著,营业成本大幅上升176.3%,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326.1%
公司2021一季度营业成本4.6亿,同比增长176.3%,高于营业收入146.3%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6.8%。期间费用率为37.9%,较去年下降28.2%,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326.1%至-4.1亿。
▲赚钱先要“亏得起、熬得住!” 葛卫东40亿重仓这家公司 股价腰斩也没卖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很多时候是,要想赚到钱,先要亏得起,更要熬得住。兆易创新披露的定期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葛卫东依然持有2108万股。今年一季度,兆易创新股价一度跌至150元下方,相比去年305元的高点已经腰斩,但葛卫东持股依然不动如山,挺过腰斩行情之后,过去一个多月来,股价已经反弹近三成。根据兆易创新定期报告,2020年营收44.97 亿元,同比增长 40.40%,净利润 8.81 亿元,同比增长 45.11%。今年一季度营收16.04亿元,同比99.13%;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79.43%。
近期在接受调研时,兆易创新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各条产品线的收入同比均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消费电子、物联网、工业互联、汽车电子等应用需求快速增长,以及供应链本土化的趋势,预计第二季度的市场需求依旧良好。(上海证券报)
▲兴业银行一季度获外资增持逾5000万股 营收净利双双两位数增长
4月29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2021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该行营收净利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至556.6亿元;净利润240.8亿元,同比增长13.8%。
从收入结构上看,该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快速增长,一季度全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4.3%,推动非利息收入占比进一步升至33.8%,营收结构更加均衡。
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近8万亿元,较年初微增。其中,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至52.2%。贷款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近0.1个百分点,凸显资本内生增长和轻型化转型成效。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不良“双降”和关注类贷款“双降”,存量及新发生不良均呈现好转态势。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为1.18%、1.27%。与此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升至近250%,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已连续两个季度获北向资金净增持,其中今年一季度净增持规模达5285万股,3月末北向资金合计持股比例升至约3%。(证券时报网)
▲交通银行:一季度净利润219.46亿元 同比增长2.31%
4月29日,交通银行公布2021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截至一季度末,交行资产总额11.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5%。报告期内,交行实现净经营收入684.10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219.46亿元,同比增长2.31%。
资产质量方面,一季度末,交行不良贷款率1.6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一季度计提贷款减值损失138.15亿元,同比增长13.67%。拨备覆盖率143.42%。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90.98%,较上年末下降1.3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贷款投向上,一季度末,交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贷款较上年末新增2022亿元,占集团贷款比重较上年末提升0.53个百分点。境内行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6.4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6.6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5.4%,绿色信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6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交行财富管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且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一季度末,交行境内行个人金融资产(AUM)余额40521.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中高端客户贡献持续提升,私人银行客户、AUM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50%、8.16%,境内行达标沃德客户、AUM分别较上年末增长5.59%、5.26%。
同时,交行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3212万户,同比增长52.77%;买单吧MAU267万户;云端银行服务客户规模较上年末增长7.11%;初步建成开放银行基础设施,打造生活服务、收单支付、信贷服务、账户服务等8大类796个接口输出能力,完善开放银行整体运维体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康泰生物:发行可转债申请获深交所审核通过
康泰生物(SZ 300601,收盘价:166.67元)4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1年4月2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 2021 年第25次审议会议,对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尚需履行中国证监会注册程序,公司将在收到中国证监会作出的予以注册或不予注册的决定文件后另行公告。
2020年年报显示,康泰生物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占营收比例为:99.9%。(每日经济新闻)
▲牧原股份:2020年归母净利润翻3倍,约为274.5亿元
牧原股份于2021年4月30日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2.8亿,同比增长178.3% ,增幅为10年以来最高值;实现归母净利润274.5亿,同比增长349%;每股收益为7.46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5亿,同比增长149.7%;归母净利润69.6亿,同比增长68.5%。
公司2020年营业成本221.3亿,同比增长70.9%,低于营业收入178.3%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24.7%。期间费用率为8.1%,较上年升高1.0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132.1%至231.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