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964期早报|6.9】国资委:打破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
【第964期早报|6.9】国资委:打破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
2022-06-09
0
0


 

盘面上,煤炭、汽车整车、超超临界发电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医药商业、军工、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国资委:打破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推广“科改示范行动”经验、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专题推进会上表示,要强化创新成效与薪酬双对标,将激励资源特别是增量资源,向稀缺、关键岗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要打破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贡献大的科技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可以超过同职级管理人员。对市场化引进的稀缺高端科技人才,可以采用市场化对标方式,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包”。对关键稀缺人才,可以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各种保障性激励,增强吸引力和归属感。(中证网)

 

▲人民银行周宇: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行

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周宇表示,4月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一起出台了被称为“金融23条”的通知,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指导下属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出台具体的落地实施方案,使这些政策真正让外贸企业获益。我们将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行,加大对稳外贸工作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网)

 

▲市场监管总局:2021全年查处各类垄断案件175件,同比增长61.5%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1)》。报告称,2021全年查处各类垄断案件175件,同比增长61.5%,罚没金额235.92亿元。其中,垄断协议案件11件,罚没金额16.73亿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罚没金额218.47亿元;公开处罚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107件,罚款7235万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46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727件,同比增长53%,其中禁止1件、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4件,有力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经济效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德国总理:加大军事投入保护北约东翼,打造“欧洲最强武装部队”

德国总理朔尔茨于6月7日表示,德国将加大军事投入以加强对北约东翼的保护,拨出“特别基金”来实现武装部队的现代化,加强北约的军事实力,并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武装部队和北约最强大的部队之一”。朔尔茨表示,德国决定拨出10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42亿元)的“特别基金”来实现其武装部队的现代化。这将进一步加强北约的军事实力。(澎湃新闻)

 

▲美联储预测模型显示美国经济或处于衰退边缘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模型最新数据表明,美国二季度GDP年化增速可能仅有0.9%,低于6月1日的1.3%。GDPNow实时跟踪经济数据,并用其预测经济走向。预测模型将个人消费支出增幅从之前的4.4%下调至3.7%,将实际私人国内投资总额将从之前的下滑8.3%下调至下滑8.5%。在通胀飙升抑制企业利润前景的情况下,今年有关美国经济衰退的讨论迅速升温。许多华尔街人士仍预计,富有弹性的消费者和依然强劲的就业市场将使美国摆脱衰退。

 

▲深圳新开工109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

深圳市2022年第三批新开工项目7日启动,总投资超千亿元。此次共启动新开工项目109个,总投资约1012.5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约203.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62个,总投资约16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4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7个,总投资约84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9.8亿元。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已累计举办三次新开工项目启动活动,按照“成熟一批、开工一批”的要求,共启动新开工项目554个,总投资约4991.6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约978亿元。这些新开工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积极促进有效投资稳步增长,及时给市场增添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重要指数表现:8日,早盘沪指小幅冲高,随后跳水翻绿,创业板指领跌,宁德时代盘中跌近7%。超超临界发电概念继续走强,华西能源等多股涨停。盐湖提锂、煤炭、油气等资源股冲高回落。港口航运、军工、半导体等板块走弱。午后三大指数集体翻红,创业板指此前一度跌近2%,宁德时代尾盘转涨。煤炭板块持续走高,安源煤业等涨停。汽车整车板块加速上涨,江淮汽车等涨停。旅游酒店板块尾盘走强,金陵饭店涨停。整体看,午后市场情绪大幅回暖,但个股依旧跌多涨少,两市超2900股飘绿。

 

▲行业指数表现:盘面上,煤炭、汽车整车、超超临界发电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医药商业、军工、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估值变动:8日,上证综指加权PE为13.91倍;深证成指加权PE为27.12倍;沪深300指数加权PE为13.28倍。

 

▲60款游戏获得版号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信息显示,此次获得版号的游戏共计60款。包括完美世界的《黑猫奇闻社》、咪咕互娱的《中职篮:全力以赴》、英雄互娱的《极无双2》以及米哈游的《科契尔前线》等重点作品。不过,继今年在第一批版号名单中缺席后,腾讯、网易等行业巨头再度缺席。此次公布的版号中并无腾讯、网易等公司产品。此次公布的游戏均为国产移动游戏。但相对于第一批名单,第二批版号中,共有16款游戏申报类别为“国产移动游戏(试点)”,其余均为“国产移动游戏”。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游戏版号审批中的新变化值得关注。(证券时报·e公司)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再扩容,银行积极布局推广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除了覆盖生活、商业场景之外,在税务、政务、借贷、对公等领域的试点正加速落地。与此同时,银行也通过自身行业的优势,助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广泛落地。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媒介,将不断应用到各个生活、商业、政务场景,近期在税务、政务、借贷、对公等领域的试点落地,显示出试点场景的不断扩大和试点方式的愈加成熟。除了试点城市外,未纳入试点的区域也在将其纳入金融发展下一个五年规划内容的一部分,后续将进一步扩大试点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试点区域内的应用场景全覆盖。另外,数字人民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也是在数字人民币稳步试点过程中的重点。(证券日报)

 

▲农村供水工程提速开建,已落实投资516亿元

6月7日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指导督促各地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等,多渠道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全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开工建设进度,切实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截至5月底,各地农村供水工程已开工6474处,完工2419处,提升了932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经参)

 

▲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国新型储能总功率将达到1.2亿千瓦,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近9000亿元

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理事张建红看来,6月7日《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的出台是对新型储能行业的大利好,有助于解决新型储能行业市场化不足、价格机制没有捋顺、普遍面临经济性不足的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新型储能投资建设和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国新型储能总功率将达到1.2亿千瓦,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近9000亿元。(证券时报)

 

▲超导中库珀对实现原子级精度测量,为探索新量子材料铺平道路

超导是由称为库珀对的特殊连接的电子对引起的。到目前为止,库珀对的出现已被宏观地间接测量,但芬兰阿尔托大学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的一项新技术能以原子精度检测它们的出现。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快报》杂志上。新发现允许研究人员直接探测“非常规超导体”中库珀对的状态。它代表对量子材料的理解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并有助于推动量子技术的开发。(科技日报)

 

▲4680将成圆柱电池终极形态?多家企业发力布局

近日,松下电池和三星SDI接连被报道称,正在为4680电池量产之路做充分的准备。电池行业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680很可能将成圆柱电池终极形态。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电池企业布局这种大圆柱电池。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表示,与特斯拉之前的18650圆柱电池以及2170圆柱电池比较,4680电池的尺寸更大,意味着电池包里的电芯数量会少很多,这样会对BMS(电池管理系统)等电池系统的技术要求就会低很多,理论上将有助于4680电池扩大应用范围。(上海证券报)

 

▲机构:全球半导体市场2023年预计增长5%,达6796亿美元

由主要半导体厂商构成的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6月7日发布数据称,预计2023年半导体市场将比2022年增长5%,达到6796亿美元。虽然增长率放缓,但连续4年超过上年。2022年的全球半导体市场预期为6464亿美元,比上次预测上调450亿美元。2021年的确定值为5558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6%。(界面新闻)

 

基金数据

 

▲前5个月完成备案私募基金达1.3万只,证券类产品占比逾七成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市场不完全统计,完成备案私募基金数量高达1.3万只,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有9533只,占比为73.25%,包括60家百亿元级私募已发行的931只基金,显示私募布局市场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多位私募人士表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多个板块呈现单边下跌趋势,包括多数机构看好的新能源和半导体等板块表现也不如预期,但基于对当前市场估值偏低的考虑,私募布局的热情仍在提升。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长期资产配置的方向不变,预计下半年多个板块将有反弹机会。(证券日报)

 

基金要闻

 

▲高仓位切入反弹,多家私募迅速“回血”

近来A股市场持续反弹。部分在一季度减仓的私募机构自4月起陆续增加股票仓位,近期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私募产品4月底以来的浮盈超过60%。多家受访私募表示,目前已提升至高仓位操作。国富投资建议,在行业配置上可以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受益稳增长政策的相关行业;二是受益疫情防控向好的部分高端制造和消费品行业。(中证报)

 

▲市场迎来解禁潮,基金机构战绩“尴尬”

统计数据显示,6月市场迎来解禁高峰,仅在本周就有67家公司、合计29.33亿股的股份迎来解禁。其中,基金机构参与的定增项目股份解禁,引发各方关注。记者观察发现,涉及基金机构的解禁个股,市场表现不一。本周多家限售股解禁的公司,若按定增价格计算,参与其中的基金机构普遍陷入浮亏境地,略显“尴尬”。关于解禁股对市场的冲击,分析人士表示,在市场整体趋稳的大趋势下,无需过分担忧。(中证报)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比亚迪市值超越大众集团,跻身全球前三

根据全球最新车企市值排行榜显示,比亚迪反超大众集团排名第三,总市值达到1288亿美元,大众集团为1176亿美元。排行榜显示,特斯拉仍是全球市值第一车企,以7288.8亿美元遥遥领先其它车企。丰田集团紧随其后排名第二,总市值为2289.6亿美元,仅为特斯拉市值的30%。排名第三的是比亚迪,总市值为1288.1亿美元,反超大众集团,也是前十排行榜中唯一一家中国车企。(IT之家)

 

保险数据

 

▲保险机构将ESG纳入风险管理体系,险资投向“双碳”产业资金已超万亿

银保监会于6月1日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下称《指引》),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服务兼具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各类经济活动,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资管产品等方式投向碳达峰碳中和和绿色发展相关产业的账面价值超过了1万亿元;单一公司层面,有上市保险公司加强了ESG报告的编制,并相应地提升管理工作,有公司加强ESG投研数据的应用;在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有公司通过债权计划、股权计划组合类产品等方式践行ESG的投资理念,为包括绿色产业在内的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保险动态

 

▲都邦保险增资遇阻,近三成认购额度“滞销”

近日,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都邦保险”)发布公告,披露了此前4亿元增资计划的最新进展。目前,已有9家股东参与此次增资,尚有1.1601亿股的认购额度未由股东认购。

 

▲重归头部险企战略视野,银保渠道崛起

2022年6月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保费在总保费中重回三分天下的地位,规模达到近12000亿元,较刚刚突破万亿规模的2020年同比增长了18.63%,超越2017年创造的高点。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银保渠道是冲规模利器,一度是行业保费的第一大贡献者,更是中国寿险行业规模增长的开端,但因其价值贡献有限,加之监管规范等原因,其占比逐渐下滑,特别是在2017年规范中短期存续产品后,已经突破万亿规模的银保渠道遭遇滑铁卢,保费贡献占比亦不足三成。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