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176期早报|4.19】国家统计局: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
【第1176期早报|4.19】国家统计局: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
2023-04-19
331
0



 

板块方面,CPO、家电、食品、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CRO、半导体、油气、医疗信息化等板块跌幅居前。

 

▲财政部: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 同比增长0.5%

财政部公告,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03亿元,同比下降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4738亿元,同比增长5%。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

▲国家统计局: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实现全年的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从下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如果不考虑基数影响,总的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财政部:1-3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

在财政部一季度财政收支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1-3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主要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住房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财政部正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地方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优质供给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是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二是商品销售增势较好。三是线上线下消费增长加快。四是居民消费倾向有所回升。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增加优质供给,把扩大消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国家统计局:当前中国经济总的来看没有出现通缩 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民航局: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 同比增长68.9%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航空客运需求快速恢复,国内客运规模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同比增长68.9%,旅客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0.0%,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51.0个百分点。分航线结构看,国内航线完成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6.6%,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8.6%;国际航线完成224.2万人次,同比增长717.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2.4%。随着国际客运航班的持续恢复,3月份,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8.1%。

▲国家统计局: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55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591亿元,增长10.5%。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04094亿元,增长6.8%。

▲国家统计局: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 同比增长4.5%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了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他表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2022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7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75亿元,增长5.4%。

▲国资委: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505.6亿元 同比增长9.9%

国资委公告,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22395.2亿元,同比增长5.0%;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505.6亿元,同比增长9.9%。1-2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10923.9亿元,同比增长3.2%。

▲美联储贴现利率会议纪要:三家地方联储寻求美联储将贴现利率提高50个基点

美联储发布2月21日至3月22日贴现利率会议的纪要:明尼阿波利斯联储、圣路易斯联储、克利夫兰联储这三家地方联储支持美联储实施更大幅度的贴现利率加息。



 

▲重要指数表现:4月18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沪指午后拉升,逼近3400点。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23%,报3393.33点;深证成指涨0.04%,报11860.40点;创业板指涨0.14%,报2431.10点。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通信、煤炭、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社会服务、电子、综合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万得光模块、光伏逆变器、6G等板块涨幅居前,炒股软件、先进封装、CRO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4月18日,北向资金净买入22.64亿元。汇川技术、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分别获净买入4.84亿元、4.49亿元、3.56亿元。昆仑万维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39亿元。


 

▲6家逆变器公司去年净利同比增超100% 光伏、储能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在“碳中和”、清洁能源转型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光伏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高速增长。受此影响,作为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逆变器市场快速拓展,多家逆变器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增长强劲。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A股涉及逆变器的企业共11家,有9家去年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6家增速超过100%。

▲微软拟推出人工智能芯片 助力大型语言模型

据The Information消息,据悉,微软准备推出人工智能芯片,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动力。两位直接了解相关项目的人士透露,微软在2019年就开始开发这种内部代号为“雅典娜”(Athena)的芯片。据悉,微软已将芯片提供给一小部分微软与OpenAI员工,他们正测试这项技术。微软希望这种芯片比目前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芯片性能更好。报道指出,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也在开发自家内部芯片。

▲本田副社长:2027年后在中国市场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

本田副社长青山真二今日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表示,至2027年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和纯电产品,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本田将实现在中国市场纯电产品销售占比100%。本田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发布三款纯电产品,其中,2024年初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将分别推出e:NP2和e:NS2,基于本田本田全新纯电专属架构e:N Architecture W开发的e:N SUV序概念车的量产车型也将在2024年上市。

▲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正在筹划 规模300亿元

在第25届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粤财控股董事长金圣宏表示,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在筹划中,规模300亿元,基金期限长达17年,母基金可直接投资公司,子基金包括汽车芯片,半导体材料设备,化合物半导体等主题,并且二期基金在投资退出后可向被投企业让利60%。

▲字节旗下火山引擎发布大模型训练云平台

火山引擎发布自研DPU等系列云产品,并推出新版机器学习平台:支持万卡级大模型训练、微秒级延迟网络,弹性计算可节省70%算力成本。同时,火山引擎宣布与字节跳动国内业务并池,抖音等业务的空闲计算资源可极速调度给火山引擎客户使用。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53.2%、22.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53.2%、22.5%。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1-2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12%。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5%。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亿元,同比下降22.9%。

▲国家统计局: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 同比下降5.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住宅投资19767亿元,下降4.1%。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7.1%。

▲GPT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2023全球元宇宙大会18号在北京举行。大会上,GPT产业联盟正式成立。GPT产业联盟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根据介绍,接下来,GPT产业联盟将努力做到:探索智能涌现产生的机制和工程路径;发现智能时代开启原始创新机会;发明支撑智能商业价值涌现与流转的技术架构,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力量打造成为造福人类、影响世界、影响未来的强大数字力量。

▲上海启动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伙伴计划 2023年产业规模目标超9000亿元

为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伙伴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搭建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务实的投资促进平台,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协同推进方阵。首批纳入“伙伴计划”的成员包括上海医药、复星医药、罗氏、阿斯利康、西门子、勃林格殷格翰、生物梅里埃、赛诺菲、GE、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上海科投股、红杉资本、易方达、汉康资本、通和毓承、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IQVIA艾坤纬、戴德梁行、市医药行业协会、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据悉,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目标超过9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


 

▲中东主权基金A股扫货 外资一季度持仓亮点多

每逢4月财报季,A股便存在明显的“财报效应”——财报、业绩预告密集公布的月份,个股超额收益与盈利的正相关性显著提升。其中,一季报作为全年第一份盈利线索,对于4月个股的超额收益有着较强指示意义。因此,财报透露出的机构动态备受市场关注,而向来有“聪明钱”之称的QFII动向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发稿时,披露一季报的个股中已有21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当前,QFII持有万华化学市值居首,为18.08亿元,较上期增加0.61亿元。洲明科技紧随其后,QFII持仓市值为2.54亿元,较上期增加0.62亿元。康恩贝、中科星图、红旗连锁、江山股份、金盘科技和百克生物的QFII持仓市值也均超过1亿元。 (上证报)

▲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 今年来全部实现正收益

公募个人养老金基金近期利好频出。证监会近日发布最新一期《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以及《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持续扩容,产品数量增至143只,相比首批名单增加14只;销售机构增至44家,增加7家。从业绩来看,截至一季度末,今年以来公募个人养老金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回报甚至能比肩主动权益类基金,而回撤和持有体验更稳定可控。据名录,新入围的14只基金中,5只为目标日期基金、9只为目标风险基金,其中兴证全球、银华等公司旗下的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持续增加,国寿安保、泰达宏利、东方红资产管理、国君资管首次有产品入围。 (上证报)

▲46只权益类基金产品一季报出炉 业绩表现分化权益仓位相差较大

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46只权益类基金产品2023年一季报出炉,各基金一季度权益仓位相差较大。 具体来看,截至一季度末,丘栋荣所管理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股票的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98.68%,持股仓位已接近满仓,该产品于今年年初刚刚成立,建仓节奏较快。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的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93.77%,较去年四季度末略有减仓。而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的权益仓位相对较低,为54.96%,较去年四季度末仓位微降1.2个百分点。



公募基金星选30专栏


▲部分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成绩单出炉 银行业多措并举“扩增量稳存量”

首批可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23家银行多数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业务开展等情况。部分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已突破百万。对银行而言,在个人养老金方面,如何继续扩大增量同时又稳住存量,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增量方面需要银行“全民营销”持续发力,加大奖励力度,吸引符合条件的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留住存量方面,需要持续上架更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投资需求,目前投资者可以投资的产品数量偏少。 (证券日报)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战绩揭晓 共揽保费1.06万亿元同比增4.9%

截至4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全部亮相,五大上市险企期内共取得保费收入10563.16亿元,同比增长4.9%,总体可谓“开门红”。从人身险业务看,上市险企旗下人身险公司业绩呈现出分化态势;从财产险业务看,财险“老三家”保费收入则均实现较快增长。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财险业有望持续稳健发展,而人身险业拐点已至,行业正在加快复苏。 (证券日报)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