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1269期早报|9.5】新机构诞生!国家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第1269期早报|9.5】新机构诞生!国家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2023-09-05
0
0


 

盘面上,顺周期板块全天强势,油气、钢铁、煤炭、有色等板块集体大涨;地产产业链概念股持续活跃;白酒股震荡反弹。下跌方面,次新股陷入调整,康鹏科技、盛邦安全等跌超5%。


 

▲三部门:全力稳定300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务工收入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9月4日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安排,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有关决策部署,聚焦工作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拓展强化工作举措,努力促外出、拓就近、稳岗位、保重点,全力稳定300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下同)务工规模,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告,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以下称第三方防治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执行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发声!

2023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活动板块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

今年以来,证监会开展上市公司财务“洗澡”专项整治,对32家公司立案调查,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发现问题整改率超过95%;强化年报审计监管,235家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现场检查,开展行业文化建设专项治理,针对内部治理、绩效考核、员工管理等相对薄弱领域,加强规范管理,从快从严处理违法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

证监会成立了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加大对重大案件的协调力度,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情报导侦成功查办一批广受关注的大案要案;建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派驻证监会的工作机制,建立涉刑移送案件向检察机关同步抄送机制,2021年至2022年,同步抄送检察机关涉刑移送案件190件。

证监会还加强了大案要案惩治和重点领域执法,2021至2022年,共办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介机构违法、债券虚假陈述等案件1200余起,作出处罚决定700余项,罚没款金额70余亿元,市场禁入160余人次。(中国基金报)

▲央行北京分行:正在研究LPR改革之前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方案 9月25日之前会向社会公布

从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人士获悉,LPR改革之前北京地区存在各个银行的利率下限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情况,一些房贷业务比较集中的银行的利率下限可能高于其他银行,这种不同银行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如何处理,目前仍在研究当中,但9月25日之前会向社会公布。 (21财经)

▲新机构诞生!国家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职责明确

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发改委积极推进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推动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用地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包括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等。(财联社)

▲央视解读: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职责103字 没提一个“管”字

央视新闻发文称,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消息刷屏了。新设机构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也有人抱一丝担忧,民营企业会不会又多了一个管理者?民营经济的头上有没有可能再多出几道“紧箍咒”?通篇读下来,算上标点符号,这103个字里,有了解分析,有统筹协调、沟通交流,有解决问题,但唯独没有提一个“管”字。这说明,我们的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如何发展,认识是深刻的,对于下一步工作如何干,思路是清晰的。相对于严格的管理而言,当下民营经济更需要的是支持鼓励、是政策协调与切实的服务。希望各地各部门能从这个职责的描述中,体会到呵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良苦用心与深意。中国的民营经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突破种种体制机制束缚得以成长的,未来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自由搏击,才能更加发展壮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促进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全国一体化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政策直享、诉求直办、服务直达的服务模式。新培育100家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举办中德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第12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不断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雷蒙多称美将对华出售芯片,但不卖最顶尖芯片,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态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于8月30日结束为期四天的访华之行返回美国。据美媒报道,雷蒙多9月3日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国情咨文”节目中。她声称美国将继续向中国出售芯片,但“不会向中国出售我们最顶尖的芯片”。对于美国的一系列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中方此前多次表态,这种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将影响美国企业的利益。(环球网)


 

▲重要指数表现:4日,大盘全天高开高走,沪指、深成指均涨超1%,北证50指数涨近6%。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近4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昨日成交额884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96亿。截至收盘,沪指涨1.4%,深成指涨1.41%,创业板指涨0.85%。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全线上涨,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

▲估值变动:4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91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67.08%;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2.9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46.50%;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27.69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16.05%。


 

【消费成长】

▲中国服务贸易新发展为外商提供新机遇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北京举行。据悉,今年服贸会参展企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整体国际化率超过20%。

今年以来中国航空服务业、旅游服务业的加速回暖,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缩影。中国对外开放不停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服务贸易发展,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能。(新华社)

▲塞尚乳业董事长回应:价值3000万元的茅台一瓶一瓶盯着加进去的

茅台和瑞幸的联名款咖啡“酱香拿铁”热,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原料商的关注。今日白酒风味厚奶供应商——宁夏塞尚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建国向记者透露,在厚奶生产过程中,茅台酒厂押运来价值3000万元的茅台,并派人盯着一瓶瓶加进原料中,又将瓶子运走。 (第一财经)

【医药成长】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47.51万家

在所有统筹地区开通住院费用、普通门诊费用、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基础上,2023年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9月4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截至2023年8月,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47.51万家,比去年底增长45.33%。

2023年1至8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7216.71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97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45.1%和91.77%,越来越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直接结算的便利。(新华社)

▲美年健康举办医疗健康行业AI创新创业大赛 加快推进AIGC及大模型战略落地

近日,美年健康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AI大数据医疗健康专业赛”正式启动报名。美年健康目前正在通过此次比赛公开寻找AIGC及大模型领域的合作伙伴,展示了其数字化的战略决心。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全国工商联共同指导。自2012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累计吸引参赛企业和团队超过32万家,撬动银行、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本投资参赛企业超过千亿元,在历届参赛主体中已有超过200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专业赛是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着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力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

【国企金融】

▲赋能高质量发展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探路ESG新路径

ESG投资作为一种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因素纳入综合考量的投资策略和方式,已经在全球市场受到广泛应用,并对考察企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而对评估企业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我是股东——走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专项投关活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ESG赋能央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马钢股份、南网储能、中国电研等3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与投资者分享了ESG为公司治理及价值创造带来的新机遇与新动能。(上海证券报)

▲券商服务中小微企业成果斐然

从2021年11月开市至今,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在不到2年的时间便拥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发行融资超440亿元,这背后既离不开监管层的大力支持引导,券商等中介机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同样值得关注。

目前多家券商在积极服务北交所中小微企业融资、做市等业务方面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相关的投入和布局。有券商人士表示,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北交所各项业务,积极拥抱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机遇,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证网)

【能源安全】

▲北交所九成公司半年报盈利 逾八成实施现金分红

截至8月31日,21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已完成2023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北交所九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共计实现营业收入770.25亿元,同比增长4.43%;实现归母净利润57.53亿元,同比下降24.93%。

同时,北交所公司持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上半年,八成以上北交所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41.95亿元;2023年半年报期间,共有19家公司推出权益分派方案,现金分红总额6.29亿元,16家现金分红率超过30%。

总体来看,北交所公司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在资金面上,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共计28.85亿元,同比增长0.32%;六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运营资金相对充裕。在资产面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北交所公司资产总额共计2256.28亿元,同比增长19.96%,整体资产负债率为40.33%,较上年同期下降4.01个百分点,杠杆结构更趋稳健。(证券时报)

▲工信部: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同时考虑目标可实现性,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其他行业】

▲科创板企业二季度业绩回升 上半年研发持续高投入

截至日前,科创板全部557家公司通过半年度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

数据显示,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271.73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2家公司增幅超过50%,二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拉长时间维度看,159家公司自2019年以来营业收入持续正增长,占板块整体数量近三成,成长动能充沛。

总体来看,上半年,科创板公司顶住多重压力,实现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第二季度整体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业绩环比大幅改善。与此同时,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展现“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与韧性。(证券时报)

▲华为Mate60系列“大卖”:备货预期超1500万台 再三向渠道强调不要加价

有消费电子行业分析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华为的预期备货超过1500万台,估计最终1600-1700万台应该没问题。”华为这次备货很足,已经再三跟渠道强调不要加价。昨日A股多家华为相关产业链的个股持续走高。(科创板日报)


 

▲9月券商“金股”偏向科技成长 锂电池龙头获集中推荐

9月首个交易日,最新的券商“金股”名单浮出水面。截至9月1日,已有13家券商公布了9月金股投资组合。从行业配置来看,科技板块受到了更多关注,电子、计算机、汽车等板块的“金股”数量最多。个股方面,宁德时代获得8家券商共同推荐,中信证券、宁波银行等也获券商青睐。(上海证券报)

 

▲监管新规横空出世!头部量化怎么看?融券能否实施T+2?海外市场也忌惮“危险代码”

过去几年,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快速崛起。但作为“新物种”,市场对量化交易的质疑声不断。近日,中国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了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系列举措,这将对量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多家头部量化机构表示,规范量化管理对行业发展而言是利好,将用实际行动严格落实程序化交易制度要求和监管安排。(券商中国)

 

▲公募看量化投资:并非稳赚不赔 加强监管正当其时

近期,被贴上“砸盘元凶”、“助涨杀跌”、“割韭菜”等标签的量化投资站在风口浪尖,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深陷舆论漩涡。针对量化交易引发的问题,日前,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台了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业内人士认为,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有助于规范正在快速发展的量化交易行为,对行业整体发展是利好。(证券时报)

 

▲持仓个股骤增百余只 基金“指数化”主动投资大行其道

公募基金2023年中期报告悉数完成披露,揭示了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最新交易动向。据梳理数据发现,在上半年结构化行情背景下,超过140只基金在仅半年时间里骤增百余只持仓个股,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的身影。在上述一众基金中,更有主动权益基金持股个数超过指数成分股数量,呈现出“广撒网”式投资特点。主动权益投资滑向“指数化”,这一现象引发市场讨论。(中证网)

 


 

▲银保大降温!客户经理:保险销售回归常态 这两类产品接棒“3.5%增额终身寿”

近年来,以“3.5%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储蓄类保险占领银保市场,银保销售高潮迭起。随着产品利率切换,新的保险产品还能否扛起银保大旗?银保还能否迎来第二春?

记者调查显示,券商对银保回暖抱有乐观预期。信达证券在近期研报中预判,“后复利3.5%产品时代”的新周期,产品、渠道和行业格局等方面均有望产生深远影响:个险人力进一步出清,银保有望迎来第二发展曲线;分红险的发展有望助力银保渠道规模和价值贡献进一步提升;分红险的运作机制和投资对险企提出更高要求,行业格局“马太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每经)

▲保险业协会发布《2022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

据悉,近日,保险业协会正式发布《 2022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保险业协会连续第4年组织行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呈现了2022年保险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和突出绩效。

《报告》主体包括7个章节,分别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安康,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全社会共同富裕”“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强公司治理,筑牢金融安全网”“提升服务水平,做有温度的保险”“推动对外开放,营造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及800余个案例,全面、详细地展示了2022年保险业践行社会责任,以保险保障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2年,全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37家,资产总额27.15万亿元,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0万亿元,同比增长4.58%;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1.55万亿元。保险密度为3326元/人,保险深度为3.88%。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