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
泓湖投资:国内经济短期依赖政策与外需,内需恢复缓慢,需警惕贸易冲突及海外经济放缓的传导风险。维持股债商均衡配置观点,在不确定性中保持防御与进攻平衡,侧重政策受益板块及抗周期资产,同时跟踪海外风险演变。
凯丰投资:4月随着资金落地和生产旺季到来,经济数据环比改善可期,但全年财政增量受限或导致后续政策接力不足,需警惕预期与现实的错位。美股关注通胀与降息节奏,A股聚焦政策实效与企业盈利修复,大宗商品或延续供需博弈下的震荡格局。建议均衡配置,关注高景气行业与防御性资产。
股票多头
金斧子资本:进入4月,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全球关税战、贸易战有愈演愈烈趋势,全球经济也隐现被拖入衰退的风险。短期市场涨跌可能难以判断,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寻找业绩稳定、分红比例高、股息率高、均值回归有催化机会且依然成长的行业及个股,超越短期牛熊判断的迷思,寻求稳健的确定性投资机会。当前看好消费、金融等行业中关注内需、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的公司,特别是其中具备客户粘性高、低成本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持续关注电讯、医药等低估值、高分红品种。
华安合鑫:3月全球资本市场呈现明显的风险规避特征。A股万得全A指数微跌0.4%,港股恒生指数小幅上涨0.78%,但主要指数均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市场情绪在月初围绕中美AI产业叙事展开,但随月中关税风险升级,投资者开始担忧美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导致风险偏好显著下降。展望后市,短期市场仍将受政策博弈和情绪波动影响,但中长期看,结构性机会将来自:1)企业真实的全球化能力;2)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演化;3)港股市场制度红利的逐步释放。投资者需在波动中保持定力,聚焦基本面确定性。
静瑞资本: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贸易摩擦升级的“黑天鹅”事件,其深远影响或将重塑未来产业链格局。在高度融合的世界经济中,任何单边行动都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政策初衷与实际结果往往南辕北辙。对中国而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全产业链基础仍是核心优势——关键在于通过稳定的政策环境巩固“确定性高地”,吸引资本长期驻足。对企业价值的评判需回归本质:现金流韧性、产品不可替代性、资本开支效率等指标在动荡期尤为重要。投资者需警惕“伪避险”陷阱,例如周期股伪装的高息股或政策敏感的公用事业股。真正的风险识别需穿透宏观叙事,聚焦生意本质——能否跨越经济周期、是否具备成本传导能力、股东利益是否一致等微观要素。保持对产业链细节的洞察,才是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风险的唯一路径。
泽元投资:结合市场数据可以估计目前包括恒生指数在内的大部分市场可能已达中期顶部,市场即将露出其凶残恶心的本真面目。A股方面需要警惕量化小微盘股泡沫。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大周期触底复苏并重回景气。“病去如抽丝”,目前经济数据仍然低迷,经济复苏之路道阻且长,不宜过度乐观,建议攻守兼备平衡配置。
勤辰资产:关税幅度超市场预期,基准关税为10%,而对逆差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加征的对等关税显著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变化,但出海企业不宜过度悲观。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下,美国寻求中国以外的供给,中国也在拓展美国以外的需求,全球化企业产能出海的趋势不会改变。出海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拓展其他海外市场等方式,降低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短期比较利好国产替代特别是美国产品替代方向,包括仪器仪表,血制品,模拟IC等。
正心谷资本:对于未来市场正心谷保持长期乐观的态度。本月市场整体平稳,但结构性分化明显。前期热门的AI与机器人主题有所降温,财报季披露的业绩对短期股价影响有限——优质公司已提前反映预期,而题材股则仍受博弈情绪主导。十年期国债与存款利率低于2%,权益资产仍是实现超额收益的必选项;市场仍能挖掘低估优质企业,其长期回报确定性较高,短期波动反而是布局良机
毕盛投资:美国“对等关税”及激进政策组合推升全球波动率,短期压制风险偏好,但中长期或加速中国“双循环”战略深化:1)高端制造出海(电动车、光伏)对冲关税冲击;2)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内需(3月家电/有色金属领涨);3)新质生产力培育提速(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13.8%)。需警惕美国政策内卷化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但中国货币财政自主性提供充足缓冲。二季度重点关注中美关税谈判路径及国内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市场或延续“低波动、高轮动”特征,建议利用衍生品工具对冲尾部风险,在产业升级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捕捉结构性超额收益。
聚鸣投资:国际政经格局重构成为核心变量,美国战略转向"交易型外交",以缩减开支、转嫁成本为诉求,引发多边关系动荡与全球供应链调整。这种范式转变在加剧市场波动的同时,亦推动欧洲战略自主性提升,客观上缓释中国面临的西方阵营压力。短期市场或延续高波动,但过度悲观无益——中国制造业梯度升级与消费市场纵深,为应对外部冲击提供了充足战略纵深。二季度关注中美关税博弈进展及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新兴产业的结构性行情仍可期待。当前看好港股科技主线与适度的逆向先进制造主题。
石锋资产:中国制造业升级与政策应变能力已非昔比,资产定价有望随话语权提升重估。短期需警惕贸易链冲击,但中长期仍锚定产业趋势——在AI革命与国产替代浪潮中,低估优质资产终将穿越周期。聚焦现金流强劲、技术护城河深的标的,静待风险溢价回落后的修复机遇。坚定看好AI算力(国产替代急单激增)与应用端(多模态模型、Agent及端侧硬件爆发),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催化产业链。
冲积资产: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在于“关税冲击→滞胀风险→政策对冲”的三角博弈。特朗普对华34%的“对等关税”已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短期压制风险偏好,但中国反制措施与内需政策储备(如设备更新基金、消费券加码)将逐步缓解冲击。全球滞胀预期下,黄金仍是核心避险选择,但需警惕美元流动性危机引发的波动。二季度关注两大拐点:1)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2)美国通胀数据对联储政策的扰动。建议保持“黄金+高股息”防御底仓,逐步增配错杀成长股,静待AI应用与关税利空出清后的双击机会。
望正资产:国内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扩张,但地产销售仍显疲软,二手房“以价换量”特征明显。政策端持续发力,财政赤字率上调至4%,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加码,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强化,旨在打破通缩螺旋。国产AI大模型、机器人等创新驱动资本开支重启,智能驾驶、AI终端等赛道处于爆发前夜;核心科技资产相比海外仍具性价比,盈利增长潜力尚未充分定价。聚焦互联网、电子等低估领域,同时关注人形机器人、AI应用等前沿方向。市场拐点已现,但过程或有波折,需保持信心与耐心。
相聚资本:前期领涨的TMT板块在月末出现超10%的快速回调,虽然年内仍保持约10%的涨幅,但这一急跌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对后入场的投资者造成较大压力。AI和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需要长期投入,短期炒作与实质进展需严格区分。维持对市场过热情绪的谨慎态度,强调商业化落地和真实业绩的重要性。市场可能维持震荡格局,建议投资者:保持定力,聚焦真正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在波动中把握优质资产的配置机会。短期需警惕政策风险,中长期则继续看好科技主线和消费复苏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睿璞投资:全球市场在动荡中分化,中国资产呈现“港股强、A股弱”格局。结构性机会突出:AI应用(机器人、大模型)、高端制造(汽车、机械)及抗通胀资产(黄金)领涨,传统高股息板块阶段性回调反映资金向成长端迁徙。二季度重点关注关税冲击实际影响与国内政策对冲力度,短期波动或加剧,但中国资产低估值+高弹性特质将吸引全球再配置资金。在产业升级与安全主线中挖掘“跌出来的机会”,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极端风险。
景林资产:市场回调为买入中国优质上市公司提供契机。中国具备全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企业全球竞争力增强,且上市公司加大回购,股息回报提升。当前A股、港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可关注政策支持领域及优质低估标的。
高信百诺:展望后市,当前处于政策空窗期,关注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推进,有望为A股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同时海外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或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市场风险偏好存在阶段性压力。预计二季度A股市场会在不确定性的扰动下出现大幅震荡和结构性分化。
商品策略(CTA)
象限资产:商品市场并未出现明显回暖,虽然个别板块上形成短暂趋势行情,但大部分时间仍延续震荡走势,波动率依旧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展望后市,在外需景气度有所下降前提下,目前国内经济数据表现分化,内需依旧偏弱。叠加4月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拖累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二季度经济面临压力或阶段性上升。伴随着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期而至,货币政策也延续“适度宽松”与“适时降准降息”的表述,以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大力提振消费,虽然这些积极政策落地产生的效果可能存在一定滞后性,但是依旧能看到后续商品市场的波动机会。
远澜基金:商品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格局,总体而言市场衰退交易有所强化。本月能源板块受地缘扰动波动加剧,国际油价先涨后跌;农产品板块分化显著,棕榈油、菜油上涨,豆油下跌;主粮(小麦、玉米)价格环比稳定,外盘农产品普遍下跌;化工板块弱势下行,聚酯产业链分化,PX和PTA短期企稳;有色金属走强,钢材价格小幅反弹。
会世资产:3月大宗商品市场延续下跌趋势,但品种间分化显著,行情呈现明显波折。海外市场扰动因素持续升温,美国经济数据疲态显现,市场对衰退担忧加剧。特朗普政府或将4月启动对等关税。国内方面,经济弱复苏格局延续,市场对增量政策期待升温,尤其关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财政与产业刺激能否超预期落地。当前商品市场仍受避险情绪与弱现实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维持低位。短期或延续震荡磨底格局,但若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或海外流动性预期转向,供需结构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契机。
套利策略
上海悬铃:2025年转债市场供应仍将会维持一个紧平衡的状态。从需求方面看,转债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固收投资者由于近期收益率下降等原因,开始逐渐更多关注含权的可转债市场。考虑到目前市场信心好转,转债估值韧性较好,后续更多的资金有望向转债这个市场流动。资金的进入,叠加供应的紧张,对于转债估值将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撑。
泓倍资产:关税贸易战大杀四方,给全球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从股市、债市到商品市场和加密货币市场无一幸免地发生历史性波动。四月初的美国股债双杀导致的保证金追加效应甚至引发传统认为是最终避险工具的黄金价格的大幅下跌。原油价格更是因为投资者担心关税战带来的全球经济萧条和OPEC在不当时机的增产决定引发雪崩式下跌。相比之下,跨境商品套利策略继续表现平稳,在黄金、原油和铜的三大商品的交易中均获得了正收益。
展弘投资:本月由于节前Deepseek的发布带动港股市场科技股与美股市场中概股大涨,节后国内股市科技股板块大涨,带动股市成交量又再次回到1.5万亿以上,从而使股指跨期套利、AH股套利等策略交易机会变多。未来将不断优化现有策略,并继续开发更多种类的套利策略,努力为投资者捕捉全市场的各种错误定价带来的交易机会。
债券策略
复熙资产:2月CPI同比下跌0.7%,前值+0.5%;PPI同比下降2.2%,前值-2.3%。2月份社融增量为2.2万亿,以政府债融资为主,居民贷款意愿较低;M1同比增长0.1%,小幅萎缩,M2同比增长7.0%。本月LPR维持不变。两会开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4%安排,比上年提高1%,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3月国债利率先震荡上行后有所回落,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由月初1.73%上行至月末1.81%。
合晟资产:本月为跨季月,资金价格却环比回落,好于预期。最后一周央行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为去年8月以来首次超额续作,同时价格改为多重招标。随着央行短期货币调控工具进一步丰富,其对于资金面的掌控力度也有所加强。本次MLF超量续作,显示央行稳定金融体系的态度,但转为多价位操作,又避免释放明确的降息信号。央行仍在“控制长端利率”与“支持经济回升”之间权衡,后续政策仍存不确定性。
垂云私募:国内基本面压力增大,预计二季度国内可能将加码宏观政策对冲的力度,债市可能将维持振荡格局,预计1年期国债在1.3%-1.6%之间波动,10年期国债在1.6%-1.9%之间波动。信用债方面,债市环境对信用债投资而言或边际改善,当前时点配置需求相对较大,信用债收益率或以震荡下行为主,关注国内政策、权益市场表现等。
岚湖基金:国内利率中枢下移,汇率波动加剧。从基本面看,科技产业信心提振尚未直接转化为消费投资的经济信号,也尚未转化成实体借贷热情;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将对我国出口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市场对经济修复的愿景也逐渐回归现实,央行此前表态将择机降准降息,本轮关税战升级可能会是降息的触发事件。从汇率看,中美双边均提出关税加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事件以来呈现较大波动,影响汇率因素多空交织,美元由于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再起降息预期;但关税战对中国会带来顺差减少及结汇数量下降,若汇率已超过前期高点的7.37,汇率压力骤增,央行降息时机可能会继续推迟。
守朴资产:美国对等关税超预期落地,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债券市场处于偏利多方向,但仍需要观察资金面、汇率压力和央行对长债利率的调控态度是否有好转。可转债方面由于转债主体以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为主,短期表现可能受到一定压制,中长期而言,即使有各种因素的冲击,但我国在很多行业还是积累了强竞争优势,叠加政策端对权益市场的保护,无需过分悲观,结构性行情依旧值得期待。
盈怀基金:当前长端利率对风险事件的冲击已初步计价到位,不考虑贸易冲突演变为金融危机的情况,纯粹从事件驱动的角度来看,当前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从事件本身出发来看,特朗普贸易战的目的在于达成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定,后续边打边谈是主基调,在利率多头如此拥挤的情况下,一旦美方表达出对谈判的善意,市场风险偏好可能阶段性回暖,进而抑制利率下行空间;二是当前长端利率点位已逼近年初低点,接近央行当时认为利率“过低”的点位,在当前点位继续做多存在被央行“管控”的风险;三是资金利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下行,在当前收益率曲线相对平坦的背景下,稳定的资金价格将抑制整条曲线的下行空间。
可转债策略
纽达投资:可转债市场的存量规模再次降低,优质券稀缺性溢价进一步提升。当前正是逆向布局窗口,政策与资金共振下,可转债资产将成为平衡风险收益的优质工具。在市场极度恐慌之际,转债资产能给予投资者坚守的信心,在动荡中多一份安心。此次恐慌性抛售主要源于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引发的流动性冲击,但中国资产的中长期逻辑并未动摇。尽管关税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难以避免,但国内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充足,足以有效应对。中国通胀显著低于美国,逆周期政策制约少、施展空间大,预期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刺激内需,将推动经济在中长期持续复苏。
盈怀基金:关税风暴的黑天鹅时间导致指数下跌明显,跳出转债的视角,目前所有资产都聚焦于美国的关税政策,这是一个对未来都影响深远的事件,特别是对于这代成长于全球化的时代的投资者来说,这件事标志着投资进入“未知领域”。关税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包括GDP、通胀、企业收入等等,很难定量说清,此外,关税事项本身未来变化同时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包括特朗普的态度等等,也很难能够预料得到,不确定性是非常高的。可转债的估值还是让配置有所克制,盈怀的观点其实是一直延续的,便宜是好资产的前提。尽管道路曲折,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同时作为资管产品,盈怀要做的是在出现恐慌的价格时,确保自己还坐在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