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于5月3日宣布,他将于2025年年底卸任其领导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CEO一职。被称为“奥马哈的先知”的巴菲特总是关注市场有时会忽略的本源价值,并通过长期投资积累了巨额财富。他既是美国繁荣的最大体现者,也曾在美国的危机时刻出手相救。可谓美国资本主义的北极星,堪称无可比拟的投资家。
“无论是20年后还是50年后,我都确信日本和美国会比现在更强大”。这是2023年4月,巴菲特来日接受采访时留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之一。
他将自己出生在美国视为“幸运”。现年94岁的他,通过投资向世人展现了资本主义体系具有让人们变得富裕的力量。
市场的表层价格总是波动不定,有时甚至过度。他曾说:“悲观是朋友,陶醉是敌人。”他认为,只有当市场忽视本源价值时,投资良机才会到来。巴菲特曾在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股价处于低值时集中投资,这些最终都成为了巨大资产。
选择能够持续实现高利润率的优质企业并长期持有,从而实现复利效应,使投资收益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长期的价值投资正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核心。
“不了解的事物就不投资”。他曾在2000年IT热潮中未予跟进,当时被认为“神通不再”,但后来IT泡沫破裂,其独具慧眼再次获得认可。
巴菲特的长期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功,自身投资公司的股价在60年间增长至6万倍。正因为如此,他树立了一个旨在实现健全且可持续发展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范例。他通过自身实践,证明股票投资不仅是短线交易工具,更是成为企业所有者、参与企业长期成长的手段。
企业争相开展能长期提升价值的经营。因此,家庭也能安心持有股票,并获得丰厚回报。这种股票文化的成熟,可以说正是巴菲特的最大功绩。
过去,巴菲特曾多次在美国的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在因国债违规竞标而动荡的所罗门兄弟公司中,他以年薪1美元的身份担任临时董事长,并在美国国会宣誓:“亏损可以理解,但若损害公司声誉,我绝不容忍”。在雷曼危机中,巴菲特也为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巴菲特之所以受到全球投资者的憧憬与亲近,并非因为他在华尔街致富,而是在美国中西部的小城市奥马哈建立起财富。他每年举办1次股东大会,吸引多达4万人参加。投资者、员工、合作伙伴、社区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资本主义的成果。在这里展现出的是一种不属于少数资本家的“全民资本主义”。
曾多次看到,发现巴菲特的人递上1美元纸币,他欣然为之签名。而如今,巴菲特也毫不讳言地批评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方式不当。
如今,巴菲特即将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他选中的持仓资产之一,便是对日本大型商社的投资。
为何选择日本商社?巴菲特对日本商社卓越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者不吝称赞。这是对泡沫破裂后经历“失去的30年”的日本价值的再次投资。作为一位先知,他向日本人发出的讯息绝不应被忽视。
另一方面,巴菲特也正逐步减持苹果股份,增加手头现金。他选择在这一状态下退居二线,恰逢特朗普第二次上台执政。这是否也预示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某种变质?美国真正的实力接下来将受到考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
作者:藤田和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