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聊聊汇顶的四大赛道之物联网②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聊聊汇顶的四大赛道之物联网②
2021-10-02
370
0

汇顶IoT产品,是目前汇顶重点发力的板块。以近场通讯的蓝牙LE、NFC,和远程通讯的NB-IoT为支撑。方向一致,主打低功耗,把LE走到极致。下面逐一分析。

一、蓝牙LE

发展格局★★★

今年蓝牙设备的出货超过50亿部水准,这是全球出货数量最多的品类。为了满足物联网碎片化的应用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的技术特征,有的要高带宽,有的要快传输,有的要低延迟,有的要远距离,有的要低功耗。汇顶选择了低功耗赛道切入,即BLE产品。

蓝牙相比其他任何产品,各项指标是最均衡的,手机、笔电、平板、耳机、家电、汽车等都都是必用产品。通过蓝牙的连接的设备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物联网载体。当然,价格不高,只有靠上量。

竞争环境★★

1.运用在蓝牙手表上的5.2soc产品,技术门槛相对高,基本被外商垄断,比如高通、三星、Nordic、Dialog等国际巨头。国内有海思、恒玄等。汇顶,目前集中在白牌,如维亿魄、魔阳等手表品牌商,也是方案供应商。国产阵营中,似乎恒玄更快一步,上了小米手表color2,不得不说,恒玄科技还是很强的。

总之,国外巨头林立,国内追兵不断。(下图摘自我爱 音频网)

2.运用在tws上的蓝牙5.2soc产品的厂商,第一梯队高通、联发科、恒玄,今年联发科首登苹果beats,恒玄干掉高通登上了三星Galaxy buds 2。第二梯队络达(联发科子公司)、瑞昱、炬芯,以及第三梯队中科蓝讯、杰理等,还有很多很多小厂。

高通、联发科、恒玄技术实力最强。赛道挺拥挤的,其实为汇顶捏一把汗。

未来前景★★★

蓝牙SIG预测,到2024年蓝牙会从当前的50亿增长到62亿,8%的年复合增长率。整体增长率中规中矩,主要靠产品叠加。方向上看,集中在4大运用范围。总体来说,音频传输、数据传输体量大,增速稍缓,位置服务、设备网络体量小,但增速快。

1.音频传输,主力产品为tws耳机,也涉及蓝牙音响,汇顶在打造蓝牙5.2soc产品,是一个系统级的主控产品,今年会看到新品面试。希望品控良好,争取和恒玄掰一掰手腕,确实挺难。

未来重点看LE Audio的推出,这部分按计划在多媒体板块再阐述。

2.数据传输,涉及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主动笔、打印机、鼠标键盘、电子货签、游戏手柄以及医疗产品等,种类繁多,属于稳步拓展赛道。

分项目来看:

手环手环,这个月首次应用在realme手环上,首次从白牌登上品牌机,看未来哪天可以上品牌手表。

蓝牙主动笔,主力是某个不愿公开名字的厂商,用在平板产品的配套,之前也上过字节跳动的某些产品。看智能会议、无纸化办公对于触控笔能否带来一定需求增长。

键盘鼠标,出货还是某个不愿公开名字的厂商,之前还入过蝰蛇。

打印机,某个不愿公开名字的厂商,最新发布的打印机产品,蓝牙来自汇顶,蓝牙商用范围取得突破。对,还是他。

电子货签,在盒马生鲜里有一部分产品,经常可见。

平衡车,用过九号公司的产品上。

其他,遥控器和游戏手柄等厂商不明。

未来,车载蓝牙正在验证中,BT有望发力?

3.位置服务,自从蓝牙5.1推出AOA/AOD技术,让蓝牙的定位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涉及寻物、资产追踪、导航、访问控制等位置服务。这是待开发赛道,也是增长最快的赛道。

汇顶的蓝牙追踪器已经商用,还是那个不愿公开名字的厂商。

4.设备网络,蓝牙mesh相关产品广泛涉及自动化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运用在家居自动化、商业管理以及工业自控等领域,推动蓝牙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总体来说,蓝牙产品种类繁多,需要很长一段产品导入、平台整合的过程。

二、多功能交互传感器

发展格局★★★★

交互芯片指的是入耳检测+触控二合一产品,获得2020爱迪生发明奖。通过将芯片集成,避免耳机开孔,保持完整性。目前大概2年的商用时间,基本实现国产品牌的旗舰机和准旗舰机全覆盖。如下图,整理自近一年多的品牌机。

前几天发布的小米color2,首次实现将距离检测传感用在手表上,主要作用降低闲时功耗,辅助提升健康传感精确度等。

竞争环境★★★

整个tws的交互市场种类挺多,入局者也多,我爱 音频网有一些分析,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

汇顶优势在于入耳和触控实现二合一,市场反应还是很不错,国产品牌机型大部分都覆盖了,在细分行业处于领先。

未来趋势★★★

交换传感主要用于tws,也有希望将距离监测传感,继续拓展到手表手环产品中。

未来,tws是重点。毕竟soc压力挺大的,希望能通过多产品组合,形成比较丰富的产品矩阵,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蓝牙5.2主控+入耳+触控+anc降噪+心率+体温+新一代LE audio。

三、健康芯片

健康芯片是挺有潜力的赛道,也是汇顶IoT相关产品中的营收贡献的主力。

发展格局★★★★

最早一批健康芯片主要基于PPG,读取心率和血氧数据,通过一些算法,实现对于睡眠监测、运动监测、呼吸风险筛查、压力监测、疲劳度监测、生理周期管理、早搏、房颤与心率失常等人体状态监测。

去年,汇顶商用了ECG,实现了心率、血氧和心电三合一,将监测范围扩大到了心电领域。但目前ECG产品还比较昂贵,基本在2-3000元,还有降价空间。

今年,推出了GH6212,新增了体温监测功能,还有GH3220,增加了血压监测功能,底层硬件已具备,还需要配合实际场景不断优化打磨,逐步打开需求增长空间。

竞争环境★★★★

能做健康芯片的大厂小厂不少,汇顶算是国内龙头,海对岸有联发科,最强对手在美国,如德州仪器和美信。

老产品不断有入局者,新产品期待能持续领跑。汇顶在心率血氧成熟后,不断往新领域拓展,能做出ECG心电图的不多,血压更少。

目前,汇顶健康芯片的主力出货,还是那个不便公开名字的厂商,以及荣耀和realme,小天才也有部分型号,品牌渗透率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未来前景★★★★★

从产品形态上看,便携式健康管理是大势所趋,可以摆脱繁重的医疗监测设备,虽然精度上不能媲美医疗仪器,但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监测,这是可穿戴设备的最大优势,通过数据的长度弥补精度的不足。

从使用功能上看,我给健康芯片排个序,血氧<体温<心率≈心电<血压<血糖,心率适用范围最广,产品也最成熟;血氧有一定价值,目前看作用不太大;体温、心电、血压的场景运用仍然十分广泛,特别对于高血压管理、智能体温健康管理和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筛查研究,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至于血糖,等苹果先行研究出一些成果再跟随。跟随战术其实是最经济的。

从受众群体上看,智能穿戴设备往往是年轻人在使用,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功能不断完善,使用人群范围会拓展至中老年人。那些成功人士会逐渐摘下手腕上的劳力士,换上更智慧的智能手表。

这可能是IoT赛道中,趋势最好的一个产品系列。年底,会有3家厂商争先发布血压手表,静待观察。


四、NB-Iot

发展格局★★★

NB是汇顶首次进入工业领域的产品,和BLE很相似,都是走超低功耗路线。蓝牙是近场通讯,NB是远程传输,一近一远。

NB优势突出,由于低功耗的特性,具备十年以上的超长待机时间,10公里以上的远距离覆盖,海量设备连接的便利性,最重要的是成本不高。

中国在主推NB,目前在国内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国外主要是德国 挪威 西班牙等国家。从NB基站侧到终端产品侧的推广还有空间。

竞争环境★★★

国内的海思、中兴,国外巨头高通英特尔、Nordic,还有国内业界评价非常高的芯翼。NB门槛高,竞争也激烈,汇顶进入时点偏晚,但产品还是有差异性的优势。

1.采用openCPU,这在NB产品中是创新,只有海思等少数品牌用过。不用外接mcu,用户少了购置成本,便于自主化的系统开发。芯片搭载了双核处理器,一个DSP,一个ARM,NB的soc中就集成了后者的Cortex-M4F内核,台积电代工。

2.性价比优势。产能紧张的环境下,台积电的产能,哪怕加价都不一定能拿到,汇顶NB芯片交由台积电代工,双方关系其实一直很铁。从市场上看,汇顶一个带cpu的nb产品,比nxp的cortexm3还便宜,相当于买cpu还送个NB。性价比足够高,销量预期不俗。

3.自带安全算法,又是一次组合创新,把安全技术植入NB产品里,将自己成熟的技术在不同产品中拓展。

4.通信性能优异,几项核心指标优于海思boudica200,具体数据就不说了。

未来前景★★★★

新产品的有效数据不多。大概使用范围包含了智慧水表、智能气表、智能电网、智能烟感、智能停车、智慧工业、智能照明智能家居、资产跟踪、宠物跟踪、智慧农业、家电、医疗、监控、自动售货、报警、共享单车、电子支付、可穿戴设备、户外运动、健康/环境检测等。百度一下,可以了解更多用途。

海思是NB第一龙头,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ARM架构停更了,随着时间推移,这块蛋糕,汇顶能抢到吗?

NB问题在于起量比较慢,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五、NFC

nfc同为近场通讯,汇顶投入研发也有很多年时间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最近国家主推数字货币概念。

前几天,小米civi新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数字货币的NFC手机。nfc有望抓住这个机会,改变一下当前移动支付的格局。

留给下一篇的安全板块再分析。

打个总结

1.汇顶的IoT主打低功耗,所以别和高功耗的WiFi、UWB相比。各有各自优势,各有各的适用范围,谁也替代不了谁。

2.说说IoT数据,据汇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健康传感器同比增长超15倍,BLE蓝牙产品近5倍增长,多功能交互传感器同比增长超10倍。

增长速度很快,但算一算账,还是任重道远。

3.自己预估了一下全年。数据是根据4月底张董事长的投资交流访谈,以及半年报的一些数据,结合近期一些市场信息做的预估。

健康芯片最可观,上半年大概1000多万出货量、1亿多的营收,全年预计出货量3-5000万、收入3-4个亿。张总4月份预测全年最高可达上亿出货量,目前看似乎没有那么多,除非后面几个月爆发,希望小。

低功耗蓝牙全年大约在1000万左右出货量,8000万到1亿多点营收水平。

多功能交互传感器全年在3-5000万出货量,2亿左右的收入。

今年待发布的蓝牙5.2soc和规模量产的NB大概就几十或百把万的出货量,先暂时忽略。

4.综合一下,预估全年IoT营收在6-7亿左右(偏保守估计)。对比去年,去年加上vas,“其他芯片”板块也就5.4亿。

今年主要受制于产能影响,不然数据会更好。

5.即使IoT快速增长,至少今年,至少今年,IoT的最主要作用,还是弥补指纹营收的下滑,可能还打不住。

6.IoT品类繁杂,产品覆盖范围太广,不像手机,大客户就几家,找准top6,最多top10。IoT可能要面对10多个细分行业,每个行业的top10,客户上百家。

7.所以,营销的作用多么重要,所以,为什么两大TI营销高管都来了。把渠道打开,把客户关系建立好,走向全球市场。

8.年前tws的蓝牙5.2soc和NB产品接续上量,今年估计增量不大,争取明年干到10亿+。

9.分析了半天,IoT营收贡献自然无法与50亿营收的指纹相比,只有cis可以打开天花板。除此之外,希望有5个10亿,或者10个5亿级别的产品,丰富自身的产品矩阵。

10.别嫌IoT贡献小,对于目前10亿利润出头的汇顶,一个产品贡献1-2个亿利润,那就是10%+的增长。

下一次聊聊,进展很快、关注度却较低、但备受期待的安全芯片(eSE+NFC),绑定数字货币的新产品



作者:聪明的小陈
来源:雪球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