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元宇宙、养殖业、煤炭、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前列,培育钻石、中船系、贵金属、HIT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李克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制定更多激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11月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说,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制定更多激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月初罕见加量操作 央行500亿元逆回购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昨日,央行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比前一日大幅增加400亿元。一直以来,月初时点的市场流动性总量相对充裕,央行加量操作逆回购的情形并不多见。专家认为,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展现了央行言行一致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姿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操作利率平稳运行。
▲美联储将于11月启动缩债计划 美股三大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续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将于11月启动缩债计划,12月加快缩债步伐。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连续三个交易日续创历史新高,纳指涨1.04%,标普500指数涨0.65%,道指涨0.29%。特斯拉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报1213.79美元,涨3.57%。中概股富途证券和一起教育涨超7%,腾讯ADR涨约4%。
▲国常会:做好肉蛋菜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群众关切和用好政府资金抓实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化解民生堵点痛点,解决好有的地方拖欠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没有办好办实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肉蛋菜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工信部针对美撤销中国电信214牌照事项发布声明:坚决反对
工信部针对美撤销中国电信214牌照事项发布声明称,我们注意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10月26日,以国家安全考虑为由,投票决定吊销中国电信美洲子公司在美国的214牌照,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此次美方在未列出我企业具体违法事实的情况下,仅凭主观揣测和怀疑就吊销其214牌照,不符合美国市场化国家的形象,也损害了包括美国用户在内的全球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近年来,美方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罔顾事实,频繁制裁中国企业。这是滥用国家力量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严重破坏。我们敦促美方撤回吊销中国电信214牌照的决定,以公正、无歧视的态度对待中国电信企业,停止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错误做法,为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央行行长易纲:探索实现更加精确的数据确权 更合理的数据使用
央行行长易纲在2021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表示,要在充分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加精确的数据确权,更加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当前,个人信息流动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跨界、混业和跨区域的特点,需要各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和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和监管协调,尤其是要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标准制定上通力合作。
▲深圳市金融局何杰:“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即将发布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在“中国企业ESG发展研讨会”上的致辞中表示,“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即将发布,总体目标是在构建金融运行安全区的前提之下,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推进“金融+战略”,着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本中心、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和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同时还将促进和发布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1+N的意见和政策。 (证券时报)

▲重要指数表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20%,报3498.54点;深证成指跌0.07%,报14367.78点;创业板指跌0.37%,报3327.09点。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收盘多数上涨。其中,农林牧渔板块爆发,收涨2.50%;采掘、休闲服务、房地产板块涨幅均居前;电气设备、国防军工、食品饮料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截至收盘,饲料、煤炭开采、猪产业概念板块涨幅居前;锂电电解液、磷化工、超硬材料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11月3日,北向资金净买入7.31亿元,为连续5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3.44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伊利股份、中天科技、中国中免分别获净买入6.38亿元、5.92亿元、5.18亿元。隆基股份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16.08亿元。白酒股遭抛售,贵州茅台、五粮液分别遭净卖出4.55亿元、1.30亿元。迈瑞医疗、士兰微分别遭净卖出3.68亿元、3.52亿元。
截至11月2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8439.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5.1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6957.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5.07亿元;融券余额为1482.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04亿元。

▲我国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记者获悉,虚拟现实(VR)产业全球投融资进入新一轮热潮,今年以来相关设备出货量保持迅猛增长态势。目前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初步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下一步,从部委到地方将加速培育虚拟现实优势产业集群。工信部将编制《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面向工业制造、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挖潜创新应用,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地方也正在酝酿升级版政策,加快政策保障、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向虚拟现实产业聚集。 (经参)
▲稀土价格站上历史高位 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积极应对
近日,稀土价格站上历史高位引发市场关注。10月份以来,稀土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其中氧化镨钕价格由10月初的59.8万元/吨,最高涨至10月28日的73.5万元/吨,涨幅达22.91%。有分析人士表示,稀土价格未来或将继续维持高位。专家表示,上游产业对稀土“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还需进一步优化,而产业链下游的公司也要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技改创新发展,以新的动能推进稀土全产业链的优化,助力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3.5%
文化和旅游部周三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26.89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9.1%,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8.5%。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4.4%。人均每次旅游消费879.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
▲原材料等成本上行 多家食品上市公司提价“解压”
继海欣食品、恒顺醋业之后,又有A股食品公司宣布提价。11月3日,天味食品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10月中旬公司已对两款产品进行提价,其他产品正在进行全面梳理。对此,多家机构表示看好。认为提价举措提振食品企业业绩,此轮产品价格调整有望帮助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缓解成本压力,提升渠道积极性,增厚利润空间。
▲经济日报:引导直播电商守住底线
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一种全新电商形态,不仅激发出更大消费潜力,还产生了诸多社会效益。但是,在直播电商时代,也出现了主播虚假宣传、直播数据造假、产品质量不达标等现象,无形中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不利于直播电商长期可持续发展。下一步要加大力度规范直播电商发展。相关部门要明晰主体责任,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同时,综合考虑网络直播的应用领域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管理和有针对性的治理。
▲物业公司并购潮起 行业集中度料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物业公司并购案例增多。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今年以来物业管理行业发生并购交易63宗,并购方涉及33家物业企业。专家表示,物业行业并购热潮将持续,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乘联会:初步估算今年10月市场零售总体同比下降12%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第四周的市场零售达到日均9.4万辆,同比下降15%,表现相对偏弱。相对今年9月的第4周下降8%。初步估算今年10月总体同比下降12%,零售走势较平淡的。10月疫情反复带来一定的消费干扰,目前影响不大。消费政策转型降低家庭成本,有利于车市恢复。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持续回升,使得低智能化的车型,尤其是合资老款车型得以进一步回升销量。
▲破发影响向前端延伸 新股弃购增多
新股接连破发的影响开始向市场前端延伸。破发频现后首只启动网上发行的创业板新股强瑞技术被中签者弃购,涉及金额超过1518万元,主承销商包销比例达2.76%。这一弃购金额、包销比例为近年来新股发行市场罕见。
▲寒武纪发布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
寒武纪发布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基于思元370的两款加速卡MLU370-S4和MLU370-X4。思元370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AI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集成了390亿个晶体管,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思元370也是国内第一颗支持LPDDR5内存的云端AI芯片。(《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MSCI中国A50ETF上市在即 基金发行市场或将反弹
易方达、汇添富、华夏基金、南方基金11月3日发布公告,旗下首批4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将于11月8日同日上市。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从10月18日正式获批到产品上市,仅仅用时3周。与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的火热发售不同,10月公募基金发行整体遇冷。以基金成立日为基准,今年10月成立的新基金共有97只,发行份额1203.17亿份,双双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值。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占比时隔半年后再次降至60%以下,爆款产品减少。
▲基金投资组合业务告别“野蛮生长 投顾“牌照”稀缺价值凸显
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上海证监局于11月3日正式向辖区内各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下发了《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业内人士认为,《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此前“野蛮生长”的基金投资组合业务将迎来规范化、细则化监管,而这将在引导长期理性投资、规范基金投资组合销售、培育公募基金行业良性发展生态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ETF赛道盛况空前 基金公司“寸土必争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27只ETF成立,这一数量远远高于2019年、2020年全年。基金公司关于ETF的竞争已经进入“红海”,分化愈发明显。在这一赛道上,各家基金公司“寸土必争”导致的结果是,在部分ETF发行火爆的同时,也存在新发ETF规模偏小不能成立,一些存续的ETF流动性差甚至清盘的现象。
▲重仓股的魔幻变迁:公募抢占经济转型升级新赛道
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有变。基金三季报显示,连续8个季度稳坐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头号重仓股的贵州茅台,已让位于宁德时代。拉长时间来看,公募基金投资脉络的变化,即从金融、地产过渡到消费,进而朝着更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能源领域迈进。业内人士认为,“投资江湖”折射的中国经济产业变迁,反映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协同,即投资和产业之间的互相成就。

▲合众人寿连续3季度风险评级为C、偿付能力不达标,偏爱地产投资风险敞口扩大
近期,保险公司密集披露2021年第3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人寿”)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至此,合众人寿已经连续3个季度风险评级为C级,偿付能力不达标。究其原因,为操作风险较大。
业内人士直言,这意味着合众人寿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需严格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若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将对业务经营、分支机构的开设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更需关注的是,合众人寿投资端的风险隐患。据债券评级报告,合众人寿不动产投资与涉及地产的信托计划规模较大,2021年以来逾期规模有所增加。截至6月末,合众人寿不良投资的资产投资规模为22.3亿元,减值计提规模4.64亿元,另有2笔利息逾期的信托计划本息合计37.75亿元,风险敞口较大。
此外,近两年,合众人寿与股东方“合众系”公司之间,有数笔资金类关联交易,资金用途包括为股东提供融资、用于项目建设运营、偿还金融机构借款及商场酒店修缮升级、收购酒店等,金额逾50亿元。由于涉及关联交易的敏感性,险资运用的审慎稳健、基于机会成本下的效益性,也面临着审视。(来源:蓝鲸保险)
▲保险业10月罚单量价激增 虚构业务成“重灾区”
罚单数量大幅增长、罚款金额同比增加近一倍,在刚刚过去的这个10月,保险业遭遇了监管的重罚。细数处罚原因,虚构业务屡屡被提及,暗度陈仓的套费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虚构代理人数量、虚构商业油用牡丹中介业务,还有将直销团体车险业务挂在代理人名下等情况。
10月,银保监系统对保险业开出的罚单涉及82家次,其中两张罚单只针对个人开出,未披露所在公司。保险业10月合计被罚金额达1554.1万元,在总罚单数和罚金方面,10月罚单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罚单数量同比增长64%,罚金同比增长89.55%。
银保监会机关10月未发布罚单,银保监局、银保监分局共发布的82张罚单中,涉及财险公司55家次,占罚单总量的近七成;寿险公司21家次,占罚单数量的近三成;另外有4家保险中介被罚。
从处罚缘由来看,编制虚假资料仍是处罚“重灾区”,共有23张罚单因此开出,占罚单总数量近三成,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财务数据不真实、欺骗投保人等乱象也是监管的重点。
除此之外,有15张罚单因虚构业务开出,罚单数量占比达到两成。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保险公司虚构代理人及专业中介代理业务套取费用等行为较为常见。(来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