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第826期早报|11.10】两部委促原料药产业发展:创新升级、绿色低碳成关键词
【第826期早报|11.10】两部委促原料药产业发展:创新升级、绿色低碳成关键词
2021-11-10
0
0


盘面上,农业种植、国防军工、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机场航运、云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外资10月加仓人民币债券逾220亿元

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最新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10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5167.4亿元,较9月增加226亿元。在刚刚过去的10月,中国国债正式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使得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市的活跃度显著提升。债券通数据显示,10月份,债券市场交投活跃,日均交易量达27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63%。

▲两部委促原料药产业发展:创新升级、绿色低碳成关键词 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八项主要任务: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升级、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推动重大装备攻关突破、推动关联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

目标到2025年,开发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品种,突破一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先进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供给体系韧性显著增强,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国际竞争合作锻造特色长板。

▲到2025年工业领域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周二消息,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

▲工信部批复组建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批复要求广东省、安徽省、山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协助落实相关建设条件,围绕相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方向,尽快落实用于技术开发、测试验证、中试孵化、成果转化、投融资及人才培养等相关设施,并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

▲国资委禁止央企对集团外企业拆借资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通知指出,各中央企业要客观分析当前经营形势变化和融资成本过高对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改进购销模式,合理控制资金开支规模,减少应收账款等资金占用,努力缓解资金压力。要通过合法融资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禁止通过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渠道融资,不得借入高息资金。对闲置资金运作和理财要依法合规,禁止对集团外企业拆借资金。

▲汇丰中国否认个人存款零利率

据《证券时报》报道,汇丰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社交媒体上传闻称该行在内地的人民币个人存款“零利率”,这一说法完全失实。汇丰中国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业务需求,在符合监管规定的范围内制定人民币存款定价策略,并未出现“零利率”的情况。

▲管清友:全球进入结构性加税周期,新税种开征比预期得快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日前指出,包括中国在内,全球都进入到了一个结构性加税的周期。时间持续多久目前无法确定,但结构性加税是确定的。他表示,全球结构性加税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放缓和贫富差距过大。“全球经济没有亮点,说白了蛋糕做得没那么大了,切蛋糕就得好好分了。”他说。此外,从国内自身来看,中国要启动消费,就得先富带动后富。“中低收入群体没有钱怎么消费,肯定要先富帮后富。”管清友说,“但有人说杀富济贫,那是想多了,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三次分配,都是先要把蛋糕继续做大,然后在分配上更多考虑中低收入群体、脆弱群体的切实利益。”

▲美联储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风险资产价格正在上涨 加剧对崩溃的担忧

美联储发布了一年两次的金融稳定报告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其中美联储指出对通胀上升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已成为市场参与者最关心的问题。

同时,美联储警告称风险资产价格正在上涨,加剧了对崩溃的担忧:“如果投资者风险情绪恶化、遏制新冠疫情的进展令人失望,或者经济复苏停滞,资产价格仍容易大幅下跌。”

美联储半年度的金融稳定报告旨在强调可能破坏金融体系的风险,并指出了之前文件中出现的许多担忧,例如货币市场基金的“结构性脆弱性”。


▲重要指数表现:9日,早盘两市高开低走,三大指数一度集体翻绿,深成指临近午盘勉强翻红,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截至收盘,沪指涨0.24%,报3507.00点,深成指涨0.43%,报14571.93点,创业板指涨0.88%,报3409.94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行业指数表现: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国防军工、农林牧渔、计算机板块涨幅居前;采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板块跌幅居前。

▲估值变动:9日,上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5.13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1.64%;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14.63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1.23%;深证综指PE(TTM,剔除负值)上升至35.47倍,历史分位数上升至41.39%。


▲中环股份90亿定增出炉,多家重量级资本现身捧场

近日,中环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向23名发行对象发行股票数量198,807,157股,实际募资额约90亿元,定增结果显示,该公司此轮定增发行股价为45.27元/股,已达此前预计募资额度“天花板”。

根据最新公布的获配结果,公募、券商、险资及外资是参与本次定增的主要机构。定增发行价基本无折扣,超过底价7.71元/股,机构认可度极高。其中出价最高的是华夏基金,申报价格为49.04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本次申购但未获配的机构中不乏有一些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景林、易方达、南方等头部公募及私募。

中环股份相关公告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宁夏中环,公司将借用银川中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厂房及相关设施,完成工艺设备安装和二次配管配线安装工程。行业人士认为, 扩产正当其时,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全球光伏装机的需求快速释放,带动上游硅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长。

据了解,中环股份专注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及组件;高效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及运营。


▲金斧子与惠每资本合作投资项目——微创医疗机器人成功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00853.HK)旗下子集团,致力于面向微无创手术最前沿发展需求,运用机器人、智能控制、传感与信息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集成,创新性提供能够挽救病人生命或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体化智能手术解决方案。其业务覆盖了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医疗机器人产业化战略布局。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微创医疗机器人在中国持有有118项专利,包括7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及38项外观设计专利。截至同日,在中国及海外有逾280项专利申请待批。


▲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示范站投用

中国石化消息,近日,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PEM)制氢示范站在所属燕山石化启动投用,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国产PEM制氢设备打通了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整套流程。(上证报)

▲广东称将逐步放宽广深汽车上牌指标限制

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广东省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上牌指标限制,释放消费需求。2021-2022年,广州市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8万个;深圳市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条件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

▲校外培训许可证下发仍需时日

据第一财经消息,美东时间11月8日,一则关于“中国将向教培企业发放K9(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性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消息引爆教育中概股。但据教育行业人士表示,关于校外培训许可证的事情尚处在“讨论”进程中,数量、名单、标准等,都尚无定论,“营改非”更是需要一定时间完成,现在对于校外培训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找到一条短期见效的盈利路径维持生存,比如刚刚宣布进军直播行业的新东方。

▲私有化进程或延后 线上招聘界元老“前程无忧”能否迎来“无忧前程”?

前程无忧发布公告称,私有化计划可能出现变化。买方团正在与中国监管机构沟通,近期监管政策变化可能会对公司和私有化交易产生影响,目前无法提供明确的完成时间表。对此,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表示:私有化进程在完成时间上比预期可能延后。

据了解,前程无忧于2021年6月21日宣布与Garnet Faith Limited签订私有化交易的最终协议,买方团将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79.05美元的价格收购已发行流通股,原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合并。截至11月8日美股收盘。前程无忧股价为54.22美元,跌幅为19.24%。

▲高盛表示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

据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报道,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近日表示,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在谈及个别房企风险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该团队成员称,传染风险被高估了,市场正在消化这一风险。报道还称,地产债市场近日初步迎来久违的暖意,与此同时多家房企通过回购美元债等方式应对市场疑虑、传递现金流充裕的信号。

▲荣耀CEO赵明:突破舒适区 在高端手机领域与苹果竞争

“通过100多个工序,每28.5秒就有一部荣耀Magic 3高端旗舰手机下线。”据了解,荣耀Magic 3系列、荣耀50系列两款旗舰手机已开始生产,预计未来两年该产业园年产值将达百亿元级别。

荣耀CEO赵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团队不再看重市场份额的数字,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干。在高端手机领域,荣耀对标行业最强竞争对手苹果,要在产品品质等方面赶超苹果。(中国证券报)

▲当升科技:参设合资公司负责在芬兰建设高镍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当升科技发布公告称,与芬兰矿业集团及其子公司芬兰电池化学品有限公司签订投资意向书,以共同出资的方式在芬兰设立合资公司,公司拟持有合资公司70%股权。该合资公司将负责当升科技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公司欧洲项目拟在芬兰规划建设首期年产10万吨高镍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其中首期第一阶段投资总额约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9亿元)。

▲日本将出台芯片产业补贴,台积电为首家获益企业

据报道,为增加国内供应,日本政府计划最早在12月向议会提交立法修正案,并对新设施的建设补贴制定明确规则。政府将更新目前适用于开发5G无线技术企业的条款,指定半导体为新优先领域,在今年的补充预算中拨出数千亿日圆,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下创建一个补贴基金。近日台积电宣布在日本熊本市投资兴建半导体工厂,预计将成为该框架的第一个受益者。(TechWeb)


基金数据


▲公募基金总规模破24万亿创新高 两年增长超10万亿

转眼间,公募基金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突破了2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尤其是这两年,公募基金更是大跨步发展,不仅累计新增规模超过10万亿元,而且新发基金规模连续第二年突破2万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要闻


▲变相降息?央行放大招:1万亿大利好!最热板块又要火了?

本周一,央行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因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立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本次央行正式推出这一工具,央行有关负责人也在答记者问中谈及了这一新工具的更多细节。央行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基金报)


▲医药板块领跌 医药基金却被疯买?

今年7月初以来,医药板块持续下挫,申万一级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距7月初的高点已回调近20%。最近来看,医药生物板块上周跌幅达1.35%,10月初以来也累计下跌7.21%。

医药行情寒风凛冽,医药主题的基金也未能幸免。Wind数据显示,不少医药基金近几个月来净值大幅回调。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下半年以来最大回撤已达到25.50%,幅度已接近该基金上半年26.15%的回撤。

医药行情令人担忧,而医药基金却卖得热火朝天。支付宝数据显示,近一周周销量TOP榜单中,几只医药基金获得大举申购。虽然医药股跌跌不休,不过从三季报持仓来看,葛兰却仍在大举加仓。针对医药板块的分歧仍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生物医药指数跑输市场。在去年高基数情况下,三季度医药企业业绩分化明显,预计后续分化趋势仍会继续。但医药板块前期调整较为充分,估值溢价率明显回落,三季报之后的估值切换行情,值得期待。

 

▲公募扎堆掘金“国潮” 两大路径抢占先机

“国潮”“国货之光”等主题赛道(下称“国潮投资”)正成为公募投资新方向。有基金经理日前指出,国潮投资隐含着新消费和新“智造”两大投资路径,无论是美妆、护肤、服饰,还是电动车、半导体等赛道,均有望贡献出可观的超额收益。(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康泰生物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上市申请正式获受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信息显示,日前康泰生物子公司北京民海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受理号为CXSS2101046。此前,康泰生物表示,该品种按照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在申请药品注册批件中。(证券时报)

 



保险动态


▲保险中介牌照审批开闸将至?“多合一”准入新规有望成“重启键”

保险中介机构准入标尺不一、高管“带病”上岗等情况将成过去。时隔两年多之久,保险中介准入新规“靴子”终落地。这份将保险代理、经纪、公估统一整合的新规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作保险中介审批有望开闸的信号。不过,也有人士直言,这能否是为恢复保险中介牌照审核铺平道路还是要取决于监管部门。

业内人士此前表示,监管部门在检查存量、整顿秩序、明确规则后,应当让牌照审批正常化。新发放的牌照数目可以参考保险市场总量、专业中介的功能作用、专业中介的平均规模、机构退出等情况来决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621家保险中介机构。包括保险中介集团5家,保险专业代理为1746家,保险经纪有494家,保险公估376家。受国内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有些资本也正急切寻求牌照,而有些中介机构也在找寻出路。

▲银保监会:区域性保险代理、经纪机构注册资本最低2000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中介行政许可及备案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保险公估三个主体准入规定进行了统一整合。其中,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注册资本金要求相同,均为实缴货币资本并按中国银保监会有关规定实施托管,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2000万元;对于保险公估机构,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具备日常经营和风险承担所必需的营运资金,全国性机构营运资金为200万元以上,区域性机构营运资金为100万元以上。

此外,《办法》还对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保险公估申请人的股东提出了要求,包括财务状况良好,具有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的能力,应当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或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出资日上一年末(设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以出资日上一月末为准)净资产应不为负数,出资日上一月末净资产及货币资金均大于出资额等。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獾珠GG
    持仓用户
    促原料药产业发展:创新升级、绿色低碳成关键词 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2021-11-15 11:17
  • 买进有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
    2021-11-14 22:38
  • 然后我又重新把中环股份加入了自选哈哈
    2021-11-11 08:36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