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马斯克最新对话:你可以把特斯拉想象成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
图文转载自:资识
当地时间12月9日,特斯拉跌幅6.1%,收盘价为1003.8美元。
2月23日,特斯拉有过一轮大调整,当日收盘比1月26日创下的收盘价883.09美元低20.9%,并于3月8日触底至563美元,跌幅为36.2%。
第二次则始于5月份,并于5月19日触底至563.46美元,比4月的峰值低26.1%。
但显然,特斯拉的“熊市”都不过是在持续创新高储备能量。11月4日,特斯拉创出新高,摸到1243.49美元。
最近特斯拉利空不断,比如美国证监会对特斯拉展开投诉调查,多家“空头”继续看空特斯拉,以及CEO马斯克频繁减持操作等,股价进入一波调整。
连热爱特斯拉的木头姐最近也在不断减持。
说到底,特斯拉现在的股价确实有点高出天际。目前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妥妥的“火星公司”。
不得不说,马斯克近期持续减持特斯拉股票的操作,着实引发了不少热议。12月2日,马斯克抛售了超过93.4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约10.1亿美元,这已经是其连续第四周抛售,套现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大关。
然而,马斯克对特斯拉持股总数却不降反增。马斯克一边高价减持,另一边低价行权增持。自11月6日以来,马斯克已经行使了购买特斯拉1070万股股票的期权,据文件显示,他目前持有特斯拉约1.7亿股,反而比减持计划前还多了50多万股。
华尔街的分析师却不认为特斯拉股价离谱,最近还在上调特斯拉目标股价。最高的是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Pierre Ferragu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298美元上调至1580美元,为华尔街最高价。以特斯拉最新收盘价计算,距离1580美元的目标价仍有近58%的上升空间。
当地时间12月6日,马斯克在《华尔街日报》(WSJ)年度CEO峰会上接受视频采访时,也详细谈论了未来特斯拉、Cybertruck、Neuralink等重点业务的发展规划,并就“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中美关系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他在此次对话中发表的所有精彩观点:
“我们应该建设更好的机场,更好的高速公路,尤其是在拥挤的城市,我们必须应对极端的交通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双层高速公路和隧道建设的结合。”
“政府应该像裁判一样而不是场上的球员。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去摆脱一些规章制度,即使它们曾经有价值。”
“只有三个头衔对公司来说是有意义的,那就是总裁、秘书和财务主管,所有其他那些头衔基本上都是编造出来的,没有任何意义。”
“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力,资本和设备本质上是用来提取劳动力的。”
“我认为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很低且正大幅下降的出生率。”
“电动皮卡将会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产品,因为它拥有很多新技术。”
“脑机接口有机会让脊髓损伤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我们有机会让不能走路或不能使用胳膊的人再次自然行走。”
“死亡对人类来说很重要,如果我们可以永生的话,那么我们将会面对一个非常僵化非常墨守成规的社会,任何新想法可能都无法成功。”
“未来中国经济规模可能会是美国的两到三倍,我希望中国可以这样思考,作为老大应该如何行事,既然成为最强者了,就像老大那样行事吧,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我们正走向一个有趣且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们都能记住我们同属于人类,让我们努力建立尽可能积极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整场对话非常轻松且酣畅,新鲜观点不断持续输出。
以下是聪明投资者精译的对话全文:
WSJ:你好,伊隆!非常感谢以视频方式见面,你现在在哪?
马斯克:我现在在德克萨斯州一个即将竣工的特斯拉工厂,你可以看到我身后就是工厂内部的样子,未来办公基地将和工厂融为一体。
我们没有象牙塔式的管理和工程团队,未来的管理与团队也将与工厂更近,所以你可以清楚看到工厂这里现在的情况,要确保一切正常。
WSJ:好的,今天我们对话的时间很短,我们只有30分钟的时间,所以我想先谈谈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然后再到未来的世界,最后再来谈谈你的世界。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基础设施计划和政府补贴法案,假设你明天会接到拜登的电话,他说我最近都没怎么提特斯拉,那你想从这个议案中得到什么?你有什么需求?你会怎么回答他?马斯克:坦率说,我不知道特斯拉是否有人在关心这项法案,反正我不关心这个法案到底最终到底会不会执行。老实说,这个法案不能通过更好。因为我们花了那么多钱,联邦预算从根本上说是非常疯狂的,联邦政府目前花了7万亿,收入只有4万亿,也就是说现在有3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如果一家公司出现3万亿的亏损,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增加这项损失,因为这听起来真的很疯狂。你不能每年花掉3万亿不属于你自己的钱,然后期望一切平安无事。我认为这样不好。请允许我再详细说明一下,当你考虑到未来债务时,你会发现赤字其实是超过3万亿的。7万亿只是我们当前的经常性支出,如果加上未来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支出的话,将远超过7万亿。所以我们正处在严重赤字的这样一个状态。有人造成这样……但不能这样继续下去。WSJ:所以你认为我们不需要在基础设施上花任何钱,那我们可以给美国基础设施带来最大的改善是什么?马斯克:我认为我们应该建设更好的机场,更好的高速公路,尤其是在拥挤的城市,我们必须应对极端的交通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双层高速公路和隧道建设的结合。自动驾驶汽车的的出现和使用,可以让我们无需忍受自己开车的痛苦,这绝对会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变革之一。我不太相信飞行汽车,它们就类似于带轮子的直升机,我们不希望满天都是直升机,所以应该是双层高速公路和隧道。郊区可能没有交通问题,但高速公路会遇到,因为目前高速公路规模太小了,没有预料到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使用环境体验。WSJ:回到自动驾驶汽车上,我想多谈谈政府的角色。你在一年前的这个会议上说,你认为政府在创新方面应该放手一搏,而这项法案中,有很多支持电动车的内容,在全国范围上,这可能是在电动车基础设施方面最大的改变了,同时这对特斯拉也有帮助。你认为政府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马斯克:我认为政府应该像裁判一样而不是场上的球员。总的来说,我认为政府应该尽量让路而不是阻碍进步。我认为除了美国,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规章制度每年都在增加。而规章制度是不朽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规则不会自然消亡。偶尔你会看到一些有“日落条款”的法律,但绝大多数的规章制度是永远有效的。因此,如果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出台,那我们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或者说更加困难去做成一件事,而我们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垃圾回收系统来消除规则和规定。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动脉将逐渐硬化,你会发现你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去摆脱这些规章制度,也许它们曾经有价值,但是现在没价值了。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是很少,这是个大问题。WSJ:确实,我相信你对AI以及AI有关的机制有特别深入的见解。你刚说你现在正坐在特斯拉的工厂里,我想知道你是如何分配自己在Space X和特斯拉之间的时间的?马斯克:我花在Space X和特斯拉上的时间基本差不多,如何分配这取决于哪边出现更紧急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在Space X多,有时候在特斯拉上多。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每周工作时间很多,差不多每周70个小时这样。我喜欢对任务进行分类,努力做最有用或最需要我的事情,所以每周都不一样。我想回到刚才那个话题,再多说一些关于基础设施的问题,常有人批评说特斯拉拿补贴,但我想强调的是,购车减免7,500美元税款这项优惠,特斯拉两年前就没有了。现在应该只有通用汽车可以获得那个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我们今年和去年的所有销售额都与这个税收减免无关,因为我们产量很大,不符合条件。我们生产了美国大约三分之二的电动汽车,是其他对手总和的两倍,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不需要这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总的来说,我觉得不应该通过这个法案,这就是我的建议。马斯克:不,我觉得这也没有必要,我反对任何形式的补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WSJ:如果考虑一下这对你竞争对手产生的影响,你的看法会改变吗?马斯克:我的竞争对手可能需要这个补贴吧,但在我看来,我是赞成取消补贴的。因为我当时创立特斯拉的时候,没有任何补贴,油价也超级便宜。我们没有预料过有补贴,7500美元是后来的事,这7500美元的抵税政策不是特斯拉活动出来的,而是通用游说的结果。WSJ:但是这个法案中还是有一些好的地方的,比如有不少钱是投入到研发中去的,你觉得这部分能接受吗?WSJ:哈哈好吧,那我们不聊这个法案了,因为我已经很清楚你的态度了。马斯克: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不控制削减政府开支,那将会有坏事发生。迄今为止,支出都是远远超过收入的,这真的很疯狂。你可以将这个国家的所有亿万富翁清零,通过反亿万富翁的法案,但即使这样也无法解决财政赤字问题。WSJ:那我问你另一个关于亿万富翁的问题。假设我们选你去国会当议员,你现在负责制定税收政策。你打算如何征税?如何向亿万富翁征税?马斯克:首先我必须得说我交了很多税,我的边际税率大约是53%,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很显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税,比如基于资产的税、销售税、遗产税等等,其中我认为遗产税是一种很好的税,如果一个人的资产超过一定水平,比如说远远超过他的消费能力,那实际上他在做的就是资本分配。所以我们并不是在处理个人支出,而是在做资本分配,但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我们不是在让那些展现出非凡资本分配能力的人去做这件事,相反是那些在资本分配方面表现非常差的实体在做,也就是政府。本质上你可以把政府看作是一个有限公司,政府只不过是垄断暴力的最大的公司,而且你没有追索权。所以你还打算交给它多少钱?马斯克:我的意思是政府是一个有限公司,最企业化的公司,同时也是唯一被允许合法使用暴力的公司,所以你为什么要给一个没有竞争对手也不会破产的公司交那么多钱呢?我不是说我认为政府不应该存在,也不是说政府做不好事,或否认有些事必须政府来做。例如向火星发送了探测器的那个科学项目,对全体公民来说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为了一个火星探测器,从每个公民那里收取10美元,这是非常低效的。所以政府最好是去做一些大的科学项目,而不是从每个人身上收点小钱。我不是极端自由主义者,不觉得政府不应该做任何事情,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政府所做的事情,因为政府花钱的效率比一家有竞争力的商业公司要差很多。总裁、秘书、财务总监
只有这三个头衔对公司来说是有意义的
WSJ:好的,我们再从政府切换到你的世界,你是如何玩转特斯拉和Space X的,你一直说你在特斯拉的工作量是很大,所以我认为你会重新拿到主席的职位,这个你有想过吗?马斯克:头衔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只有三个头衔对公司来说是有意义的,那就是总裁、秘书和财务主管。从技术上来看,他们可以是同一个人。所有其他那些头衔基本上都是编造出来的,CEO这个头衔是假的,CFO这个头衔是假的,法务总监这个头衔也是假的,都没有任何意义。WSJ:你有考虑过卸下CEO这个头衔,转成主席或担任首席产品官吗?既然你都说了CEO这个头衔并不重要。马斯克:我已经把我的头衔更改为“Technoking”(电音之王)了。顺便说一下,我这可是在正式SEC文件里提交的,从法律上讲,我是永远的“电音之王”。你听我这么说可能觉得这是一个玩笑,因为这些头衔都没有太大意义。如果你填写创建C类的表格,就知道哪些是法律必须要求的,那就是总裁、秘书和财务主管。我目前还需要一个主管,基本上就是这样了。WSJ:“Teslabot”(特斯拉机器人)是否正在角逐这些头衔?特斯拉机器人将做出重要贡献
人类文明最大挑战是不断下降的出生率
WSJ:说到特斯拉机器人,你说过建造这个机器人对未来人工智能很重要,现在这个项目做的怎么样了,在接下来的的几个月里我们可以期待什么吗?马斯克:通过建立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我认为我们正在建立最先进的实用化人工智能,以便在现实世界人类可以进行导航。你可以把特斯拉想象成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公司或半智能机器人公司,在那里,汽车就是一种装有轮子的机器人。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技术,放入到人型机器人中,让它变得更有用。所以我们需要研发出一些定制的执行器和传感器,或者真实世界AI导航技术,用在这个人型机器人上,我觉得这很有意义。我不知道这什么时候能实现,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WSJ:你说它会解决一些劳动力问题,你有设想过这个机器人具体会做什么吗?马斯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很有可能会成为人类劳动的普遍替代品。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力,资本和设备本质上是用来提取劳动力的。我曾经问一个朋友说,我们应该优化什么东西?他的回答是每名员工的毛利润,如果考虑充分的话,还应该把供应链加进去。最基本的制约因素也是劳动力,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我认为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很低且正大幅下降的出生率。然而很多人,包括那些聪明人,认为世界上人口过剩,人口增长失去了控制。但实际上这完全相反,看看相关数据吧。如果没有更多的新生命诞生,文明就会崩溃。请记住我这句话。马斯克:我在努力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用行动证明我的观点。WSJ:我不会让你预测今晚会有多少新生命的诞生,我想借着特斯拉机器人谈谈未来的话题。我没有像你那样经常使用推特,所以你能告诉我12月9日会发生什么吗?(推特上有人说特斯拉会在12月9日分拆股票)马斯克: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只是推特上的传言吧,据我所知,什么也不会发生,或者发生些我不知道的事情。WSJ:那我问一些关于2022年的事,我们不可能去了解你未来的所有项目,所以我决定采用一个有趣的方法,我随便说一个项目的名字,给你60秒,你要告诉我你在2022年关于这个项目的计划是什么,以及我们可以期待什么。记住,只给你60秒哦!WSJ:第一个是“Cybertruck”(电动皮卡),60秒开始!马斯克:电动皮卡将会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产品,因为它拥有很多新技术,所以这是一辆很难制造的汽车,一定会很棒。我之前说过,我们的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批量生产,我会在明年年初的特斯拉营收电话会议上透露更详细的日程。我希望能早点实现,这个时间点是比较有把握的,会有些非常特别的东西,真的是很特别的很稀少的一个产品。WSJ:好的,差不多60秒了。下一个是“Neuralink”(脑机接口),2022年你将如何推动这个项目?马斯克:目前来看,脑机接口在猴子身上的实验是成功的,我们做了很多测试,确认它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并且脑机接口这个装置可以被很安全地移除。有人可能已经看过我们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演示视频,是一只猴子玩电子游戏“Pong”的视频,依靠大脑上的脑机接口装置,靠意念控制进行,它是完全无线感应的。但基本上看猴子是完全正常的,但却在用意念玩电子游戏,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希望我们明年可以在人类身上做类似实验,实验对象可能会是患有严重脊髓损伤的病人,现在就等FDA的批准了。我必须得说我们设备定的标准要高于FDA的要求,就像特斯拉的安全标准要远高于美国政府要求一样。可能我超过六十秒了,但是我想说这真的很酷,并且我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我认为脑机接口有机会让脊髓损伤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我们有机会让不能走路或不能使用胳膊的人再次自然行走。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不想没理由地抛出希望,但是我越来越相信这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WSJ:好的,最后一个是“Starship”(星舰)。因为2022年星舰有很多计划,对吧?马斯克:是的,星舰是一项非常艰巨的项目,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它的推力和质量是“土星五号”的两倍,这是入轨最重要的两个参数,而且它的目的是快速完全可重复使用。如果成功,必定意义深远。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在2022年实现,我希望可以,这将是轨道载具最为深刻的一次革命,从来没有一个完全可重用的入轨载具是这样的,这是太空技术的圣杯,这是使人类进入太空文明所必需的根本性突破。我在这个项目上花费的精力比其他任何项目都多。它是如此困难,以至于有时我也会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做到。WSJ:你可以总结一下难点是什么吗? 为我们普通人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难。马斯克:好的,其实我早就应该做一次关于星舰的信息更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引力非常强、在太阳系中属于密度最大的星球上,大气层很厚。这一切的结果,对于典型的入轨火箭来说,大约能把总质量的2%送入轨道。如果聪明人再努努力,可能会达到2.5%。但据我所知,目前没有任何火箭能送超过4%的升空质量进入轨道。为了使火箭做到完全可重复使用,你就要让4%的质量或不超过4%吧,能进入轨道,这是从未发生过的,所以这意味着你必须拥有全面的优势、极其有效的引擎和火箭结构。这确实需要规模,因为有规模效率的问题,所以星舰如此巨大。例如火箭的大脑,对大火箭和小火箭来说基本是一样的,因此对于大型火箭,航空电子设备的质量比例基本上可以降为0,和载具质量比可以忽略不计。然后你需要制造出超轻的隔热罩,这需要做大量工作,才能保证一级助推器和上级的星舰都可以重复使用。这很难,有很多超级聪明的人以前尝试这样做过,但都没成功,他们大多数都中途放弃了,但如果能够实现充分和快速的可重用性,我们就可以将进入轨道的成本降低100倍甚至更多。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机、汽车或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重复使用,每次飞行都必须购买一架新飞机,这会使每次飞行变得很昂贵,如果每次开车去某个地方都必须买一辆新车,与加油相比,那将是难以置信的昂贵。所以对于火箭,我们最好是给它加油即可,而不是用完一次就把它扔掉。对于猎鹰9,我设法做到了让助推器和整流罩可重复使用,但上级不行。所以我认为我们已经完成了火箭的大部分可重用,而对于星舰,我们要做到完全可重用。这将是极其深刻的,这将是人类作为单星球物种还是能成为多星球物种之间的差别所在。WSJ:好的,然后我想问你一些关于幽默的问题。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你经常出现在推特上。你主持过SNL,我想知道你在管理上是什么风格?你的同事会说你很有趣吗?你会把这种幽默感带去办公室吗? 这有助于管理你的团队吗?马斯克:我觉得我很有趣,我也觉得我的笑话很好笑,哈哈。我经常讲笑话,我是渴望有趣的,我在办公室也会尽量保持幽默。WSJ:你最近好像在推特上经常拿自己的年龄开玩笑,我想知道你不打算变老吗?你是如何对抗衰老的? 是否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技术?马斯克:我不知道有什么秘密技术可以对抗衰老,我也不知道我们是否应该尝试活得更久。我认为死亡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多数人到死都不会改变主意。如果我们可以永生的话,那么我们将会面对一个非常僵化非常墨守成规的社会,任何新想法可能都无法成功。我想说,如果一个人处在非常重要的职位上时,他必须能做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决定,那么这就要求他需要有足够的意识和认知能力。中国已成为最强者
需要做出心态改变
我们正走向一个有趣且不同的世界
WSJ:最后我很好奇,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你可以分享一些吗?马斯克:我认为我们正处在历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时刻,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中,至少从120-130年前到现在吧,美国一直是最大的经济体,现场应该没有人经历过美国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候吧。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情况是,未来中国经济规模可能会是美国的两到三倍,所以到那时,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我知道中国政府中有很多人是与中国一起长大的,也会感觉到中国常被外力影响。但他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中国已经变成最强的国家了。你已经成为最强者,那么你就可以对很多事情不那么在乎,不用在乎别的国家对你构成什么威胁,所以我想说这是一种重要的心态转变。我希望中国可以这样思考,作为老大应该如何行事,既然成为最强者了,就像老大那样行事吧,我认为这非常重要。但你知道,我们正走向一个有趣且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们都能记住我们同属于人类,让我们努力建立尽可能积极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