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面上,盐湖提锂、数字货币、草甘膦、仪器仪表等板盘面上,中船系、机场航运、新冠检测、盐湖提锂、智能物流等板块涨幅前列,种植业与林业、白酒、元宇宙、乳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国常会:“年终奖”税收优惠政策将延至2023年底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会议决定,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财政部:2022年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
财政部公告,为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助企纾困,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
▲国家发改委: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在今天国新办的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从全国情况看,截至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约18.7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据初步统计,通过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累计发放贷款超过7万亿元。应该说,“信易贷”模式对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信部: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中国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水泥产品单位熟料能耗水平降低3.7%,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研究建立运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手段遏制过剩产能扩张的约束机制。实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探索建立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机制。实施节能审查,严格控制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燃料煤耗量。
▲商务部:明年要提升传统消费能级 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日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明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聚焦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办好消费促进活动,补齐城乡流通短板,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聚焦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加强跨周期调节,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高水平开放平台,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聚焦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生物育种、农业5G应用、动物疫苗等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
12月29日电,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生物育种、农业5G应用、动物疫苗等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进一步提高,生物种业、耕地保育、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绿色投入品等领域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国常会部署做好2022年春运疫情防控工作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2022年春运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我国部分地区疫情点状暴发。明年春运从1月中旬到2月下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科学精准防控,针对人员流动密集,完善和抓实春运疫情防控。一是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引导科学有序出行,防止一刀切。指导企业、高校错峰避峰安排放假和人员返岗返校。二是加强候车候机等场所消毒,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戴口罩等要求,通过增加安检通道等避免人员聚集。加强农村地区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三是加强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保障民生物资供应,完善应对恶劣天气等预案。四是确保春运安全,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与内地通关已到冲线阶段 有信心达成
香港与内地至今仍未落实通关,负责商讨通关的在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12月29日表示,推进工作一直未停,通关已到冲线阶段。他还表示,自己是“谨慎的人”,强调对于通关“乐观兼有信心”。他指出,通关已到冲线阶段,希望市民继续做好防疫工作,特别是接新冠种疫苗,并希望尽快有好消息公布。

▲重要指数表现:昨日,午后大盘维持弱势震荡,上证50指数继续领跌。午后白酒板块持续走低。中药板块权重股出现大跌。市场大盘股和小盘股走势出现明显分化。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超25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昨日成交额997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4亿,成交量再度跌破万亿。
▲行业指数表现:昨日,本周行情中仅医药医疗板块和盐湖提锂板块走出了持续拉升的行情。盐湖提锂板块继前日大涨且上演涨停潮后,昨日逆势冲高。消息面上,部分锂电材料报价再度上涨。中船系个股受消息刺激开盘拉升大涨,同时也带动了军工板块盘中走强。
▲资金面上:昨天,截止收盘,沪指跌0.91%,深成指跌1.24%,创业板指跌1.4%。北向资金昨日全天净流入6.6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86亿,深股通净流入4.76亿。

▲小米集团:昨日回购股票140万股,耗资2598.54万港元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昨日回购140万股股票,耗资2598.54万港元。回购价格在每股18.5港元-18.6港元之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的相关要求,规范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服务,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日发布《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于2022年2月1日正式施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9〕第4号)同时废止。《办法》进一步明确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范围、登记机构及职责,细化登记内容,优化登记和查询操作流程,将更好地引导市场主体规范开展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与查询活动,进一步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瞄准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前沿理论,培育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形成10个以上百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4000亿元。《规划》指出,上海将发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基金引导作用,鼓励专业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相关市场化基金运作,形成面向人工智能行业的多层次资本集群,持续推动创新企业落地发展。探索科创板相关机制创新,支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上市,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发布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昨日发布。《报告》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避免“一刀切”和“碳冲锋”。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控“两高”产业。三是调整能源结构,打造清洁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四是重视节能提高能效,实现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五是积极推动电气化、新型燃料替代、负碳等技术突破和创新。六是加强技术、政策、标准和规则等国际合作。七是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电力体制。
▲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领域支持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发布并实施《开发性金融支持中欧班列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旨在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助力增强中欧班列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在支持重点方面,开发银行将着重支持五个领域,包括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采购升级,支持绿色低碳等新技术与新手段研发,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
▲证监会:中金公司在保荐联想集团申请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未对其科创属性认定履行充分核查程序
证监会昨日披露《关于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王晟、孙雷、赵沛霖、幸科、谢晶欣采取监管谈话监管措施的决定》。决定称,经查发现中金公司在保荐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科创属性认定履行充分核查程序,主要依赖发行人提供的说明性文件得出结论性意见,相关程序及获取证据不足以支持披露内容,未能完整、准确评价发行人科创属性。证监会决定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督管理措施。
▲机构:全球第三季度智能手机AP出货量同比增长3% 营收同比增长17%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表示,全球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AP)出货量同比增长3%,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7%,达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且为连续7个季度保持双位数百分比增长。
▲北京:探索在自贸试验区特定区域率先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
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深化重点领域开放。在特定区域(自贸试验区)取消应用商店的信息服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争取国家增值电信业务进一步开放试点,探索在自贸试验区特定区域率先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增值电信业务;积极争取数字经济、数字贸易领域开放政策在京先行先试。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允许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落户。对外资高端制造类大型龙头企业,符合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可以纳入本市重大外资项目专班,给予协调推进。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权限下放政策,对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进一步优化服务。
▲银行年底遭遇罕见“资产荒”
经调查发现,进入2021年末,部分银行分支机构遭遇罕见的“资产荒”现象。部分地区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导致银行普惠贷款一度面临投放难题,国有大行部分基层网点普惠贷款投放面临不小压力。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适度放宽经营贷标准、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商业银行完成今年普惠贷款任务难度不大。但是商业银行明年一季度“开门红”也将面临不小的压力。再跨周期调整下,如何寻找安全的信贷资产,将继续考验各大银行。
▲工信部: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将陆续发布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表示,工信部已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编制了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安排,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冯猛表示,将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严格控制炼油、磷、氨、电池、烧碱、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适度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速。(21世纪经济报道)
▲国轩高科宜春碳酸锂项目开工
江西省宜丰县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宜丰国轩锂业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宜丰国轩锂业有限公司是宜春国轩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计划建成年产5万吨碳酸锂项目及其配套采选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分为年产5万吨锂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和年750万吨锂矿石采选项目,预计明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
▲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最晚10年
据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接受播客主莱克斯·弗里德曼的采访。当被问及“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何时能将人类送上火星”时,马斯克表示,SpaceX最快5年,最晚10年能将人类送上火星。此前,马斯克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我们不能在五年内登上火星,我会感到惊讶。”
▲中国移动正在谋求消费金融牌照
据知情人士消息,中国移动正在谋求消费金融牌照,拟在自营金融业务方面作出新规划,但具体进度仍需根据集团战略安排进行。如果这一牌照布局计划能够顺利成行,消费金融牌照将成为继第三方支付牌照、保险经纪牌照后,中国移动获得的第三张金融业务牌照,也能成为中国移动金融业务布局的有力补充。 (北京商报)
▲曲美家居:高瓴投资拟2亿元投资子公司
曲美家居公告,公司就全资子公司Qumei RuntoS.àr.l.(简称“Qumei Runto”)股权融资事项与珠海高瓴德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瓴投资”)和银梯咨询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曲美家居战略合作之投资意向书》,高瓴投资和银梯咨询拟以向Qumei Runto增资或受让老股的方式分别投资2亿元人民币和2500万美元。
▲华鑫股份:子公司华鑫证券放弃摩根证券增资权
华鑫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鑫证券的参股子公司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拟增加注册资本6.98亿元,增资价款为10亿元。华鑫证券决定放弃此次增资,同意由Morgan Stanley单方面对摩根证券增资,Morgan Stanley的持股比例将由90%变更为94.06%,华鑫证券的持股比例将由10%变更为5.94%。
▲金山办公入股深圳顺赢私募基金合伙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顺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投资人新增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领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同时出资额增至7.3亿人民币,增幅46%。 该合伙企业成立于2021年5月,经营范围包括受托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基金数据
▲中基协: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已达16.83万亿元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11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1308只,设立规模626.32亿元。截至11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6.83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10月底增加1036.17亿元,增长0.62%。
基金要闻
▲白酒股杀跌茅台市值蒸发超千亿元 市场人士:有三大利空传闻传出
据一些市场人士处消息,白酒杀跌引发的情绪性恐慌可能是主要原因。而白酒自身的确有三大利空传闻:一是,有人建议,在两会期间提案:参照香烟税率,对茅台开征奢侈品消费税;二是,市场传出,消费税改革即将推出,同时还传出,消费税改革会与茅台提价同步进行;三是,招商白酒和鹏华酒两大酒指数基金分红。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亿纬锂能:拟向亿纬动力增资30.17亿元
亿纬锂能公告,公司拟以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51%的股权,全部向子公司亿纬动力进行增资,增资作价30.17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亿纬动力股权比例由97.94%变更为98.43%。

保险数据
▲新能源车保费上涨 特斯拉保费四天涨80%
上海保险交易所27日正式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并上线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而就在上线当天,就有一位特斯拉车主贴出了在某保险公司系统测算的报价,比四天前涨了6000多元钱,涨幅高达80%。多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表示新能源车保费确实存在一定上调。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保单成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维修偏贵,二是出险率相对高。当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普遍超过85%,而此次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可能也导致了部分车型保费的上调。
保险动态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上线 多家险企“开门红”
最近,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上线。当日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等均顺利签出新能源汽车保险保单,成为行业首批使用新条款承保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的公司。业内人士预计,80%的新能源车主基准保费会下降。由于保费会受到交通违法记录、出险次数等因素的影响,车主需以实际保费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