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全球化生物基材料龙头凯赛生物
【水星价值一二级联合研究】全球化生物基材料龙头凯赛生物
2022-04-06
102
0

公司概况: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新材料企业

历史沿革: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 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创始人刘修才先生于 1994 年受时任 人大副委员长钱伟长邀请回国创业,并主导了多项生物化工重大项目的产业化开发。

2000 年公司前身凯赛有限成立,2001 年公司投资建设生物法长链二元酸项目,使之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用生物法取代化工法的材料单体。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关注到聚酰胺单体技术被国 外垄断多年,因此开始攻关这一领域,成功开发出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

2020 年,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并计划出资 40.1 亿元与山西合作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 园区”。

2021 年 6 月,年产 5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 1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的量产产品已经全面覆盖聚酰胺产业链。

2022 年 1 月,公司公告投资建设年 产 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 9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高达 138 亿元。

股权结构:公司创始人刘修才先生及其家庭成员通过境外持股平台 CIB 持有公司 28.32%的股份,此外刘修才先生通过 Medy LLC 实际控制三个员工持股平台。刘修才 先生合计控制公司 30.82%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和公司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山西 省政府通过山西潞安矿业(实际控制人山西省政府)和山西科技创新城(实际控制人山西 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合计持有公司 16.27%的股份。

公司重要的子公司金乡 材料、乌苏材料、凯赛香港分别主要负责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研发及生产销售、生物基聚 酰胺的研发及生产销售、公司产品的境外销售。

主营业务: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材料的企业之一,目前商业 化产品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包括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单体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戊 二胺。

公司能够生产从十碳到十八碳的各种链长二元酸(目前以 DC12、DC13 为主),系 列产品在全球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于 2018 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随着年产 10 万吨的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于 2021 年中期投产,重要储备产品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 酰胺开始销售。公司依托聚酰胺 56 产品,打造自有纺织材料品牌“泰纶”和工程材料品 牌“ECOPENT”。

研发和生产布局: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多年来专注于生物 制造理论技术及产业化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并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研发队伍。

在 分子生物、化学、聚合、材料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目前有三大生产基地,位于山东的金乡生产基地拥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 4.5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中试线年 产能 3000 吨;

位于新疆的乌苏生产基地拥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 3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 5 万吨和生物基聚酰胺年产能 10 万吨;

位于山西的太原生产基地正在建设玉 米深加工、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和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等项目。

营收和利润:2016-2019 年公司营收增长较快,原因包括主要产品生物法长链二元酸 的产能产量增加和公司通过研究下游应用扩大市场规模促进销量逐年提升。

疫情冲击下公 司 2020 年的营收有所下降,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再加上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投产形成销售。

根据公司 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21.98 亿元,同比增长 46.78%;实现 归母净利润 6.04 亿元,同比增长 31.89%。随着生物基聚酰胺产能爬坡,预计公司业绩将 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营收分布:长链二元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合成高性能长链聚酰胺,公司的营收中该 部分占比一直较高,2020 年达到 60.2%。通过协助下游客户进行应用领域拓展研究。

伴随生物基聚酰胺投产销售,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的多元化程度预计将不断提高。公 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获得了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境外营收占比较高。

随着生物法 长链二元酸在国内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公司对下游市场的着力培育,国内客户高端应用市场 在全球的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境内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在 2020 年首次超过境外收入占比,达到 51.3%。境内市场的开拓有利于公司更充分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分散 单一市场风险,保障公司业绩平稳增长。

营收和毛利结构:公司是目前具有代表性及市场影响力的利用生物技术大规模生产长 链二元酸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DC 单体和混合酸是生物法长链 二元酸不同的产品形态,两者合计营收占比和合计毛利润占比均一直保持在 90%以上,2020 年分别为 97.3%和 98.5%。随着生物基聚酰胺投产销售,公司的产品结构将不断优 化。

毛利率和净利率: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 DC 单体和混合酸的毛利率呈逐年上涨 趋势,在 2020 年分别达到 60.6%和 49.8%。

主要原因是从事化学法生产的主要竞争对手 退出市场及环保监管要求日益提高,公司在该产品的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同时生产效率提高部分抵消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2021Q1-Q3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40.2%,相较 2020 全年下降 9.8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按新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将 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费作为合同履约成本从原收入准则的“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 成本”。

以及 2021 年原油价格较高使得原材料成本提升。尽管如此,2021Q1-Q3 公司净 利率相较 2020 全年仍然提高 0.8 个百分点,达到 31.4%。

费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1Q1-Q3 公司销售费率由于收入准则变更原因相 较 2020 全年大幅降低,管理费率在营收恢复后也下降到正常水平,研发费率保持稳定,财务费用率达到-8.0%。

主要原因是 IPO 募资和 2021 年上半年部分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 投入注册资金导致公司现金充裕,利息收入大幅增加。

由于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新增产 能和季节性因素导致存货增加等原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 2016-2018 年波动较 大,相关款项收回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开始稳定增长,2021Q1-Q3 达到 4.33 亿 元,同比增长 64.0%。

行业分析:合成生物学即将掀起万亿级产业革命,合成生物学行业概况:厚积薄发,生物制造进入发展快车道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且具有颠覆性的前沿交叉学科。随着基因组学与系统生物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兴起,合成生物学于 21 世纪初应运而生。

科学家尝试在现代生物学与 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学思想和策略,诞生了学科高度交叉的合成生物学,成为近 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

合成生物学借助生命体高效的代谢系统,通 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生命体以设计合成,使得在生物体内定向、高效组装物质和材料逐步 成为可能。

该技术应用于生物材料、生物燃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全球多项研究报告 和产业政策都将合成生物学未来的发展及其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公司分为基础层和应用层。要以合成生物学手段解决问题,就需要 把合成生物学研究从机理转化为小规模试验,再扩展到成熟的大规模生产。

这个过程中,上中游公司提供生物体设计与自动化平台、DNA 和 RNA 合成、软件等产品服务,属于基 础层公司;

下游公司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医疗健康、工业化学品、生物燃料、食品和饮料、农业、消费品等领域的产品,属于应用层公司。

初创公司融资额翻倍式增长,应用层公司占到 87%。合成生物学在过去二十年中表现 出巨大发展潜力,尽管其理论与技术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但是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和重 视,初创公司融资额屡创新高。

根据 Synbiobeta,2020 年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的融资额 达到 78 亿美元,是 2019 年的 2.5 倍;2021 年前三季度的融资额分别为 47、42、61 亿 美元,合计约为 2020 年的 1.9 倍。

2021 年前三季度应用层公司的融资额达到 130 亿美元,占到总融资额的 87%,原因是经过长期积累和探索,越来越多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层级即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生物制造作为一种革命 性的生产方式,以改造后生物体作为高效细胞微工厂。

进行定向化、高效化、大规模化物 质加工与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工业商品,生产过程绿色、条件温和、原材料取得便利,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根据麦肯锡统计,生物制造可以覆盖约 60%的化学品,同时天然 生物中有 300 万种分子或新材料尚待开发,生物制造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改变世界工 业格局的潜力。

第三波生物材料变革开启,生物制造进入黄金发展期。生物材料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波生物材料变革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来自动植物的生物基材料被人 类开发利用,如木材、纸张、皮革等。

第二波生物材料变革源于 1980 年代的 DNA 重组等 多项生物技术,工业用生物酶是重要产物,这波变革在 2000 年代中期达到顶峰,投资热 点转向以商业生物燃料和生物材料为重点的清洁技术。

然而化石能源的降价和玉米、糖等 可再生原料价格的高波动削弱了这些产品的潜在成本优势,尽管最终这次变革以令人失望 的结果告终,但是也展示了生物技术的巨大潜力。

如今,在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较为 成熟技术的加持下,生物材料迎来第三波变革,可持续性的需求正在改变化学品和材料的 竞争基础,在消费者、监管机构、投资者以及企业自身的推动下,生物制造进入黄金发展 期。

短期来看,预计合成生物学直接产生的市场规模 2020-2025 年 CAGR 约为 22.5%。CB Insights 预计 2020-2025 年由合成生物学直接驱动的全球市场规模在将保持 22.5%的 复合增速。

根据 BCC Research,由合成生物学直接驱动的全球市场规模在 2019 年已经 达到 53.20亿美元,预计到 2024年将达到 188.85亿美元,2019-2024年 CAGR约为 28.8%。

从细分领域看,目前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尽管该机构统计口径偏小)占据主导地位,食 品、农业、消费品和化工领域蕴藏着重要的市场机遇,BCC Research 预计 2019-2024 年 CAGR 分别为 64.6%、64.2%、43.9%和 27.5%。

中长期来看,合成生物学每年带来的经济影响或超万亿美元。根据麦肯锡发布的《生 物革命:创新改变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其通过 400 个应用案例的分析,从 4 个细 分领域计算了合成生物学及相关生命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影响,预计在未来 10-20 年,这些应用可能每年对全球产生 2-4 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我们认为在农业、水产和食 品以及材料、化学品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案例主要是由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再加上其他细 分领域的部分案例,预计 2030-2040 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带来的经济影响或超万亿美元。

医疗健康领域:合成生物学使制药与治疗过程更具经济性

与高效性合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制药的前沿技术之一。生物制药是指从生物来源中制造、提取、或半合成药品,早期主要是直接从动植物中提取,如牛胰岛素。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现代生物制药技术逐渐发展为以生物工程为主导、发酵工程为中心的 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的现代生物体系。

由于改造基因和蛋白质的传统方式已经达到了技 术和经济的瓶颈,合成生物学就成为关键的新工具。

从研发和生产流程看,现代生物制药 基本就是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采用生物制造的方式生产药品,包括免疫球蛋白、细胞因 子、单克隆抗体、DNA 重组产品、疫苗、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

生物药在医药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传统的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属于大分 子,结构复杂,理化性质不稳定,生产运输条件较高,研发和生产的难度、成本都较高。

但是生物药的治疗靶点更为精确,经常能带来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毒副作用。随着技术的 进步,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的难点被逐渐克服,可靠的功效使其在医药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2012-2020 年全球前十大畅销药中生物药始终占据过半席位。根据 Evaluate Pharma,全球药品销售额中生物药的占比保持上升趋势,已经由 2014 年 的 21.1%提高到 2020 年的 29.8%。

对于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份,利用合成生物学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青蒿素 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天然的青蒿 素产量十分稀少,提取工艺复杂且成本极其昂贵,供应量无法满足世界各地患者的需要,化学合成法同样难度大,成本高,没有商业价值。

UCB 化学工程系教授、Amyris 创始人 之一的 Keasling 先后在 2003 年和 2006 年实现了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生产青蒿素。其设计了一条在大肠杆菌或酵母中不存在的合成青蒿酸的途径。

在利用微生物自身已有的代 谢途径的前提下引入外源模块,再将来自大肠杆菌、酵母、青蒿多种基因及其代谢途径组 装与精密调控,最后执行所需功能的途径生产出青蒿酸。

通过上述的研究,利用大肠杆菌 及酵母细胞合成青蒿素前体—青蒿酸的能力提高了 100 万倍,使得每一剂量的药品成本从 10 美元左右下降到了不到 1 美元。

Keasling 被美国发现杂志评选为 2006 年最有影响的科 学家,并获得了 Bill and Melinda Gates 基金资助高达 4000 万美金的研究资金,用于产业 化生产青蒿素。

借助合成生物学可以创造全新的药物或疗法来更好地治疗疾病。利用合成生物学,可 以在 RNA 药物、基因编辑相关应用、细胞免疫疗法、体外检测、微生态疗法、医疗耗材 和制药用酶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例如,利用 mRNA 技术可以快速人工合成疫苗,利用基因 编辑技术可以治疗遗传疾病,设计细胞行为和表型精确调控的免疫细胞治疗肿瘤,开发快 速、灵敏的诊断试剂,改造微生物和合成人工噬菌体来治疗疾病,改造微生物生产医疗耗 材和药物成分等。

随着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成熟,医药领域的更多方面将被涉及,更高 效的生产宿主将成功构建,生物医药生产过程的经济性也将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有望使生 物医药能得到更广泛的生产和应用。

生物制药广阔的前景不断吸引新的参与者,中国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根据《全球生物 经济现状、趋势与融资前景分析》(吴晓燕等),2019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全球生物制药企 业共发生了 494 次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约 708 亿美元。

新冠疫情给生物医药领域带来 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2020 年生物制药领域融资 399 亿美元,较 2019 年 141 亿美元增 长 1.8 倍,2021 年上半年融资 167 亿美元,预计该领域资本进入将继续保持热度。

从地 区分布来看,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美国和中国,2019-2021H1 中国累计融资 267 亿美元,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繁荣发展。

预计 2021-2030 年全球和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 CAGR 分别为 9.3%和 12.9%。根据 Frost&Sullivan(转引自荣昌生物招股说明书),凭借生物药卓越的疗效、生物科技的显著 发展以及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全球和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在 2019 年分别达到 2864 亿美元 和 3120 亿元。

预计在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7680 亿美元和 13026 亿元,2021-2030 年 CAGR 分别为 9.3%和 12.9%。得益于可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群体的增长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 扩大,中国市场增速更快。

医疗健康领域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将受到合成生物学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合成生 物学融合了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将具有治疗功能的人工合成基因回路的工程化细胞植入 生物体内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临床治疗手段的重大变革。

另一方面,与传统治疗方 式(如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相比,合成生物学可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通过影响机体的特定生物学过程而重建生命内稳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更是一种医 学模式和治疗理念的转变。

化工和能源领域:碳中和大背景下,合成生物学帮助人类摆脱石油依赖,低成本+可持续,打破石化领域竞争格局

合成生物学为生物基材料带来全新的增长动力。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工原料、生物 基塑料、生物基纤维、生物基橡胶等。

不过大部分生物基材料是由化学法、酶法或传统发 酵法生产,在产物、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通过基因编辑创造全新的细胞微工厂,合 成生物学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经历亿万年进化的生物系统的制造能力,利用生 物碳源代替不可再生的化石碳源,开创真正可再生、可持续、对环境友好的物质生产模式。

合成生物学为人类摆脱石油依赖提供解决方案。根据中国科学报,理论上 90%的传统 石油化工产品都可以由生物制造获得。

目前,重大化工产品 1,3-丙二醇、生物可降解塑 料聚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等生物基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制造,聚酯材料、橡胶、合成纤维 等传统石化基高聚物单体的生物合成技术不断创新。

根据中国科学报,全球生物基产品占 石化产品的比例已从 2000 年的不到 1%增长到现在的 10%,并以每年高于 20%的速度增 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 OECD 统计,全球有超过 4 万亿美元的产品由化工生产 而来,未来 10 年,预计至少有 20%(约 8000 亿美元)的石化产品可由生物基产品替代。

可持续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做出多种类型的可持 续承诺,其中大部分是化学和材料企业,麦肯锡的调查发现近 50%的领先企业承诺减少“范 围 3”温室气体排放。

包括与原料和原料上游生产相关的排放,同时做出承诺的企业数量 从 2016 年到 2021 年以 34%的 CAGR 增长,比 2006 年到 2015 年的 14%CAGR 显著增 加。

针对“范围 3”做出的承诺正在对化学品和材料下游行业接近 5 万亿美元的收入产生 影响,涉及到的化学品和材料产值约 5000 亿美元,在这种趋势下,生物制造的可持续优 势不仅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对整个产业链更加重要。

生物制造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化工。长链二元酸是是一类用途极其广泛 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针对长久以来化学合成长链二元酸技术的不足。

凯赛生物以石油中 的副产物正烷烃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显著降低了成本和污染,是世界上首个使用生物法产品取代石油化学法产品的商业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生物法生 产的丙烯酰胺、脂肪酸、己二酸、聚 β-羟基丁酸脂等产品已经达到一定工业规模,随着合 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造产品将取代化工产品。

塑料领域生物基产品凭借可降解优势迎来快速发展。传统的石油基塑料如 PE、PP 基 本不能自然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焚烧、填满等处理方式会严重破坏环境。

相比之下,生物基的 PLA、PHA 等具有生物降解性,不可降解的生物基塑料也可高效回收再利用。

根 据 European Bioplastics,2020 年全球生物基塑料产能达 211.1 万吨,占全球塑料总产能 不到 1%,替代空间非常广阔。

根据 MarketsandMarkets,全球生物基塑料及聚合物市场 规模 2020 年为 105 亿美元,2025 年有望增长至 279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1.7%。

传统化工巨头积极布局,新锐公司成果不断。生物基产品来势汹汹,使得传统行业的 企业备感危机,纷纷以并购、注资等方式展开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布局。

如美国的宝洁、杜 邦,日本的住友化学、三井、三菱,韩国的 LG 化学以及德国的巴斯夫等传统化工公司,均已展开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布局。

在生物制造新锐公司中,日本公司 Spiber 和美国公司 Bolt Threads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蜘蛛丝蛋白产品,美国公司 C16 Biosciences 利用微生 物发酵生产棕榈油的替代品。

中国公司蓝晶微生物的生物基 PHA 产业化项目正在建设。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强力政策支持,生物能源再次启航

生物能源第一波热潮受经济危机影响暂停,减排压力下再受重视。能源类的合成生物 学公司在 2000 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波辉煌。

2008 年初 Amyris 计划以甘蔗为原料每年生产 10 亿加仑的生物燃料,每桶价格可低至 60 美元,然而经济危机导致原油价格暴跌。

加之 页岩油开采的商业化落地,使得行业泡沫破裂,Amyris 艰难转型,筹款超过 4 亿美元的 Sapphire Energy 最终被 1 美分收购。

不过对生物能源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且其发展的 最大推动力已经不再是比化石能源廉价,而是比化石能源环保。

国际能源署的一项分析指 出,为了至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2℃之内,生物能源在总 能源需求中的占比需要从 2015 年的 4.5%提高到 2060 年的 17%

但是截至目前,生物能 源的产量远低于达到这个目标所需的速度。除此以外,应用于运输业的生物燃料需要在未 来的 10 年内增加 10 倍。

生物能源推广加速,预计 2025 年生物柴油市场空间超 3000 亿元。各国对于交通运 输领域的生物能源使用都有指标。

欧盟 2009 年制订了可再生能源指令(RED),要求 2020 年成员国交通运输部门中生物燃料占总燃料的比例不低于 10%,整体上生物能源占总能源 的比例不低于 20%。

最新的 2021 年修订版 RED 中,2030 年这两个指标的目标分别提高 到 26%和 40%。生物柴油掺混入化石柴油中制成混合柴油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同时无 需额外改动,有效降低了使用门槛。

根据卓越新能招股说明书披露,北欧国家如瑞典、芬 兰、挪威等 2020 年目标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均达到 20%及以上,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法 国、英国等也在设置更高的要求。

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政策性提升,OECD-FAO 预 计 2025 年全球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到 5122 万吨,按照 6000 元/吨的价格保守计算,市场 空间可达 3073 亿元。

生物能源消费量占比持续提高,但价格仍是制约因素。根据《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1》(BP),全球生物燃料消费量由 2011 年的 117 万桶/天增长到 2020 年的 168 万桶/天。

生物燃料消费量占石油燃料(汽油+柴油+燃油)消费量的比例由 2011 年的 2.11%提高到 2020 年的 3.14%。

按消费地区,2020 年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生物燃料消 费量占比超过 60%,主要原因是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当地的生物燃料制造产业提供了价格低 廉的原材料。

不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近期国内生物柴油价格约为 10000 元/吨,而中国 柴油批发价格指数仅为 7500 元/吨,短期内价格仍然是制约生物能源快速替代化石能源的 重要因素。

合成生物学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生物燃料的直接转化,有望解决成本问题。生物炼制是 利用农业废弃物、植物基淀粉、木质纤维素等生物基原料生产各种化学品、燃料的过程。

第一代生物炼制主要以植物油、废弃食用油等为原料来合成生物燃料,第二代生物炼制原 料主要为非粮食生物质,包括谷物秸秆、甘蔗渣等。

第三代生物炼制旨在利用微生物细胞 工厂将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微生物是第三代生物炼制的核心,其 中自养微生物是一种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无机氮化物作为氮源,通过细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获得能量的微生物。

目前采用一些经过合成生物学改造的光能 或化能自养微生物,已经可以实现从二氧化碳合成生产燃料和化学品,产业化落地后有望 解决制约生物能源发展的成本问题。

LanzaTech 是生物能源领域最成功的合成生物学公司。美国公司 LanzaTech 利用自 养微生物梭菌将废气(如二氧化碳或甲烷)转化为乙醇,早在 2011 年,LanzaTech 就与 维珍集团达成合作,向其供应由碳废气制成的喷气式飞机燃料。

2018 年,LanzaTech 与 首钢集团合作,在中国河北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废气乙醇工厂,年产能 4.6 万吨。

2021 年,LanzaTech 获得中石化资本的投资,该合作的重点是促进废碳直接生产化学品。随着 LanzaTech 的商业化进展越来越成功,预计会有更多的合成生物学公司加入生物能源 领域,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农业和食品领域:更高效的农业生产和更绿色健康的食品,全方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粮食短缺困境

合成生物学有望改善人类面临的粮食短缺困境。全球人口从 1961 年的 30.7 亿增长到 2018 年的 75.9 亿,在此期间全球人均耕地却减少约一半,原因除人口因素外还包括工业 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问题。

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联合国粮农 组织预计至 2050 年全球粮食产量相比 2010 年需增产 70%才能满足需求,以快速且可持 续的方式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粮食是农业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 快速发展,其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良作物、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力日益凸显。

合成生物学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农业生产力,其比转基因技术更加高级。对于植物作 物,利用合成生物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来增加产量、促进自主固氮来减少化肥使用、重塑代谢通路来改良农产品品质以及高效防治虫害;

对于牲畜,主要是利用合成生物学高 效提供蛋白饲料。合成生物学技术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一部分重叠,前者是建 立在后者基础之上的。

两者主要不同是转基因技术将个别外源基因转移到某生物基因组内,使之能表达有益的蛋白质,而合成生物学则一方面是从头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 工生物体系。

另一方面从对现有生物的重新设计和改造的角度看,其通常是转移一组基因,因而要在更大规模更多层次上涉及到细胞网络,如代谢网络等。因此,合成生物学对农业 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前景预计将超过转基因技术。

微生物肥料是目前合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主要的商业应用场景。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 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

从 2015 年开始,国务院发布《到 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政策控制化肥用量,致力于解决 化肥水土污染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推进微生物肥料的发展。

从传统的菌种筛选到菌种改造 设计、多高效复合菌系制造、肥料菌株功能挖掘等技术的应用,合成生物学实现了肥料菌 株研发的多样性、调控性和精确性。

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 2018 年 10 月,我国已有微生 物肥料企业 2050 家,登记产品 6428 个,产能达到 3000 万吨,而无机化肥产量已经超过 5000 万吨,微生物肥料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以需求为 导向,搭建“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依靠合成生物学选育新菌种、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功能,实现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可持续创新的长远发展。

Pivot Bio 在微生物肥料固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公司 Pivot Bio 自 2010 年在美国加州成立以来,融资总额达到 6 亿美元。

是第一家在商业领域采用微生物 固氮的公司,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启微生物中固氮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农业氮肥 的使用。

实际应用中的数据表明,Pivot Bio 的产品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固氮能力,并在减 少氮肥使用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

2020 年,Pivot Bio 开发的用于玉米种植的生物氮肥 PROVEN 被 Nature 子刊评选为 6 种正在改变世界的合成生物学产品之一。

预计 2026 年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规模将达到 44.7 亿美元。根据 MarketsandMarkets,北美是全球使用微生物肥料最多的地区,其次是欧洲,美国的微生物肥料使用比例高达 60-70%,欧洲许多国家达到 45-60%。

MarketsandMarkets 预计全球微生物肥料市场规模 将在 2021 年达到 22.5 亿美元,并以 11.9%的 CAGR 增长,在 2026 年达到 44.7 亿美元。

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不断进步,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方便程度、生产成本都将持续改 善,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做出贡献。

环保健康的未来食品,正在成为传统畜牧业的重要补充,传统畜牧业存在诸多问题,植物肉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的肉类消费需求增长,传统畜牧业规模扩张导致动物疫情频发、滥用抗生素、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根据联合国 粮农组织的数据。

目前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约为 7.1Gt 二氧化碳当量,占人类活动温 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15%左右。在此背景下人造肉作为畜牧产品的替代品被开发出来,人造 肉分为细胞肉和植物肉。

目前细胞肉由于技术难、成本高等因素无法规模量产,植物肉以 植物蛋白、氨基酸和脂肪为基础,添加经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的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红蛋 白而制成,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相比传统畜牧业,每生产 1 公斤植物肉,为环境 节省了 93%的土地浪费与破坏、99%的生产用水和 90%的温室气体排放,除此之外,根 据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普通肉类中含有的激素等,会导致癌症、心脏病等疾病患病风险大 幅增加。

从营养学角度,植物肉具有零胆固醇、零激素、零反式脂肪酸、零抗生素,富含 人体必需氨基酸等优点,更符合人们对饮食健康的要求。

合成生物学是植物肉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根据彭博商业周刊和中国植物肉品牌星期零 联合发布的《2021 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

目前植物蛋白肉的研究以及专利申请主 要集中于植物蛋白纤维化加工技术、血红蛋白的生产与应用、风味物质的生产与应用三方 面,其中后两者均依靠合成生物学实现。

一方面,采用经改造的微生物生产的血红蛋白,可以赋予植物蛋白类似肉制品的颜色,并且可以弥补植物蛋白铁元素含量不足的问题;

另 一方面,采用经改造的微生物生产多种脂肪、维生素、风味物质,并结合热加工处理方法,使植物蛋白肉的口感接近于真实肉制品。

环保健康生活是大势所趋,预计 2025 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达到 279 亿美元。环保 方面,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如果全世界用植物肉取代 10%的动物肉消费。

人类将节约 1.76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 27 亿棵树的吸收量;将释放 3800 万公顷土地,相当于云南省 的面积;将减少 86 亿立方米用水,相当于渭河一年的总流量。

健康方面,根据《美国心脏 协会》发表的研究,最常吃植物性食物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心力衰竭和 其他疾病的风险降低了 1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降低了 31%到 32%。

环保和健康的 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消费者选择植物肉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计 2025 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达到 279 亿美元,2021-2025 年的 CAGR 为 14.9%。

合成生物学在食品领域还有多方面应用。在乳制品领域,Perfect Day 和 Clara Foods 两家美国公司将目光瞄向牛奶、蛋清和奶酪产品方向,正在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来生产相 关蛋白产品。

在饮品领域,美国公司 Endless West 通过使用天然植物和酵母提取物来替 代传统酒品中含有的味道和香气分子,并将其与谷物酒精混调来生产新型酒品。

相比于传 统酒品,这些新型酒品无需经过漫长的发酵过程便可获得一样的口感和气味。在食品安全、调味剂和添加剂领域,美国公司 Mars 正在与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合作设计和生产一 种能够中和黄曲霉毒素的酶。

爱尔兰公司 Miraculex 和美国公司 Milis Bio 正在开发蛋白质 甜味剂,瑞士公司 Evolva 的主要产品有生物法的香兰素、白藜芦醇、L-阿拉伯糖和甜菊糖 苷等。

中国公司爱普香料在生物法香料方面的主要产品有香兰素和乙偶姻。美国公司 Apeel Sciences 开发一系列植物来源的涂料,可以将食物的新鲜时间延长两到三倍,减少食品的 浪费,促进更可持续的供应链。

当下亮点:深耕聚酰胺产业链,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

亮点一: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全球龙头,专利布局高筑知识产权壁垒

长链二元酸是重要化工中间体,生物合成法具有成本优势。长链二元酸是指碳链上含 有十个及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

不同数 量碳原子的长链二元酸下游用途有一定区别:比如十碳的 DC10(癸二酸)主要用于生产 聚酰胺 610、癸二胺、聚酰胺 1010、润滑油等,还可用于医药行业以及电容器电解液生产;

十二碳的 DC12 可用于制备聚酰胺 612、高级香料、高档润滑油、高档防锈剂、高级粉末 涂料、热熔胶、合成纤维以及其他聚合物。

尽管有着重要和广泛的工业用途,但是长链二 元酸在自然界是不单独存在的,目前只有 3 种来源:植物油裂解、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 法

其中生物合成法可以覆盖主流的长链二元酸,在成功产业化后具有决定性的成本优势。目前 DC10 的全球需求约为 11 万吨,DC11-DC14的全球需求约为 7 万吨。

公司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成功实现了对化学法产品的商业替代。长链二元酸通常是指 碳链上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传统上以化学法生产为主。

公司成立之初,高层领导经过翔实的市场和技术调研,看中长链二元酸产品的广阔用途和巨大市场,开始 全力攻关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产业化难题。

2003 年,公司年产 7000 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 的发酵工厂投产,当时全球长链二元酸市场的主导者杜邦拥有 2 万吨的化学法产能,公司 产品既能满足下游聚合要求的质量标准,又比杜邦的产品便宜了三分之一。

2006 年,公 司产量达到 8000 多吨,远销欧美,杜邦选择将其经营长链二元酸业务的子公司英威达出 售,英威达后续逐步退出了长链二元酸市场。

长链二元酸商业上的成功使之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用生物法取代化学法的材料单体,公司形成种类全面、质量过硬的产品系列,获得国际知名企业认可。

公司能够生产从 十碳到十八碳的各种链长二元酸(目前以 DC12、DC13 为主),主要下游应用是合成高性 能长链聚酰胺,具备开拓多个潜在市场的能力。

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通过不断 研发改进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市场日益增加的新材料需求提供更多可能,如 DC13 的推出使得麝香 T 的生产成本有效降低,扩张市场规模,带动行业发展。

目前公司产品已 经占有全球市场主导地位,除癸二酸以外的长链二元酸全球市场份额达 80%,与杜邦、艾 曼斯、赢创、诺和诺德等主要下游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

疫情之前公司产量和营收稳定增长,预计 2021 年疫情影响有限。2016-2019 年,公 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能由 3.5 万吨增长到 7.5 万吨产量由 2.8 万吨增长到 5.9 万吨,DC 单体和混合酸的合计营收由 8.6 亿元增长到 17.7 亿元,都实现了翻倍。

2020 年,公 司生产和下游需求都受到疫情影响,导致产销量有所下降。2021H1,公司实现营收 10.14 亿元,同比增长 27.83%,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考虑到生物基聚酰胺在 6 月底投产,对上半年的营收影响有限,所以我们判断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产销基本恢复正常。

公司议价能力较高,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疫情之前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的均 价不断提高,原因是随着从事化学法生产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威达退出市场以及环保监管要 求日益提高。

公司在长链二元酸领域的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上游成本的 增加能够有效转移到销售价格中,保证了公司维持较高的毛利率。

2016-2020 年,DC 单 体的毛利率由 34.9%提高到 49.8%,混合酸的毛利率由 50.1%提高到 60.6%,尽管 2020 年的产品需求遭到疫情影响,但是产品的盈利能力仍然十分优秀。

菌种和生产工艺不断优化,重量转化率持续提升。随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菌种和 生产工艺不断优化,成果直接体现为越来越高的重量转化率。

重量转化率是产物的重量相 对原料烷烃重量的比例,理论上生产 DC12 的重量转化率上限为 135.3%(230/170),生 产 DC13 的重量转化率上限为 132.6%(244/184)。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系统 中公司申请的相关专利详情,公司生产 DC12 的重量转化率从 2004 年的 72.21%提升到 2018 年的 100.40%,生产 DC13 的重量转化率从 2004 年的 80.67%提升到 2012 年的 92.30%。

尽管这些数据的实验条件存在差异且不一定是实际生产能达到的水平,但确实反 映了公司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产中不断取得进展。

生产效率提升减少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从多方面提升生产效率:在菌种筛选环 节不断改进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的菌种,提高发酵转化率、产酸水平和节能减耗水 平;

在发酵生产环节通过优化发酵液配方、增大单个发酵体积等方式直接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分离纯化环节公司既拥有一步膜过滤提取工艺使长链二元酸收 率接近 99%,又有溶剂结晶等进一步产品精制技术,同时还有分子蒸馏、色谱分离、从发 酵液一步结晶等多种提取纯化方法。

这些方法可相互取代或组合使用以实现最高效的去杂 过程。因此,生产效率提升部分抵消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2019 年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 酸的主要原材料混合烷烃和单体烷烃采购均价相较 2016 年分别上涨了 29.73%和 17.35%,而公司单位直接材料成本维持在 1.34 万元/吨。

公司在长链二元酸领域的专利布局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 专利检索系统。

截至 2022 年 1 月 24 日,在长链二元酸领域共有国内专利 337 项,公司 及公司子公司申请的专利合计 92 项,占比 27%,远超其他申请人的专利数。

公司早在 2004 年便申请了第一项长链二元酸领域的专利,之后在 2017-2019 年期间密集申请。对于工程 菌的构造和微生物的代谢调控等技术,公司以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核心部分,并辅以专利 保护;

对于生物转化和发酵体系的分离纯化技术,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专利体系,并辅以商 业秘密保护。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巩固和加强了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维权十余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2008 年,前公司员工王志洲未 完成离职手续的情况下即进入山东瀚霖工作,负责山东瀚霖长链二元酸的生产线建设及生 产管理工作。

为维护自身权益,2008 年起公司与山东瀚霖、王志洲及其他侵权者发生了 一系列诉讼案件。

2021 年 12 月 23 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2021)最高法知民终 1305 号】民事终审判决,要求山东归源、莱阳恒基立即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公司经济损失,至此公司已经在长链二元酸知识产权维权进程中取得了针对多家公司侵权行为的多项生 效胜诉判决。

此外,公司还通过在各领域建设高通量研发平台,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研发效 率、减少对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并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

质量优势+品牌和客户优势确保公司对新进入者的竞争力。新日恒力在宁夏建成年产 5 万吨 DC12 项目,已于 2021 年 10 月投产,被视作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

一方面,公司作 为全球长链二元酸市场主导供应商,定义了该产品主要生物指标、质量标准、方法等重要 参数,产品质量优良且性能稳定;

另一方面,公司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杜 邦、艾曼斯、诺和诺德、赢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并配合下游客 户深度研发产品的潜在应用,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

所以我们认为公司对于生物法长链二 元酸领域的新进入者有较强的竞争力,全球龙头地位稳固。

长链二元酸是公司聚酰胺产业链战略的重要基础。公司聚焦聚酰胺产业链,聚酰胺可 由二元酸和二元胺缩聚得到,因此二元酸和二元胺也被称为合成聚酰胺的单体,二元胺主 要有己二胺和戊二胺,二元酸则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己二酸、癸二酸等。

公司依靠自身的 系列长链二元酸产品,可以合成多种高性能长链聚酰胺,如戊二胺与长链二元酸(十六碳 以上)聚合得到的长链聚酰胺产品具有接近聚酰胺 11、聚酰胺 12 的低温柔韧性能,因此 长链二元酸是公司聚酰胺产业链战略的重要基础。

亮点二:关键单体戊二胺取得突破,生物基聚酰胺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全球首次实现生物基戊二胺产业化,为聚酰胺产业创造更多机遇

传统化学法合成戊二胺难以产业化,生物法另辟蹊径。1,5—戊二胺(以下简称戊二 胺)是重要的碳五平台化合物,在农业领域可以提高果实产量,在医学领域可以治疗痢疾,在工业领域可以和二元酸合成新型聚酰胺,用途广泛。

传统化学法合成戊二胺条件苛刻,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产生,局限于实验室研究。因此生物法合成戊二胺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主要有酶催化法和发酵法两种。

其中酶催化法难度较低,原理是先通过微生物发酵生 产赖氨酸脱羧酶,再用酶催化赖氨酸生产戊二胺,而发酵法是微生物直接发酵生产戊二胺,难度较高。总的来说,两种生物法合成方式为戊二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公司年产能 5 万吨的生物基戊二胺生产线已投产,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生物基戊二 胺产业化。早在 2006 年公司就开始生物基戊二胺的立项和实验,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正 确选题并攻克生物基戊二胺技术瓶颈。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系统,截至 2022 年 1 月 24 日,在戊二胺领域共有国内专利 129 项,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申请的专利合计 42 项,占比 33%,在所有申请人中排名第一。

公司的生物基戊二胺产品经下游国际客户验证,已用于汽车表面漆涂料,该应用获得欧洲新材料大奖。

2021 年 6 月底,公司年产能 5 万 吨的生物基戊二胺生产线正式投产,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生物基戊二胺产业化。

目前公 司生产戊二胺主要用于自身聚酰胺系列产品的生产,少量提供给环氧固化剂、异氰酸酯等 下游客户进行应用开发。

国内赖氨酸产业产能过剩,有利于生物基戊二胺降低成本。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2019 年国内赖氨酸产能达到 280 万吨,产量仅为 197 万吨,产能严重过剩。

发展以赖氨酸为原 料生产戊二胺的新技术,有助于利用和消化已有赖氨酸产能,延长产业价值链,上下游联 动,解决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产业危机,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同时,国内赖氨酸的过量 供给有利于降低生物基戊二胺的成本,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数据,戊二胺的生产成本可以控 制在 1.4 万元/吨左右,远远低于己二胺(2.5 万元/吨)。

戊二胺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己二胺,解决己二腈“卡脖子”问题。传统化学法生产缩 聚型聚酰胺过程中,生产单体原料为二元酸和二元胺,全球缩聚型聚酰胺市场生产过程使 用的二元胺以己二胺(己二腈加氢反应得到)为主。

然而 2018 年及之前己二腈的生产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国所需己二腈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制约了我国己二胺及 聚酰胺产业的发展。

2019 年华峰中国年产 5 万吨的己二腈项目顺利产业化,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国内己二腈供应紧张的问题,但距离全面自主的目标远远不够。

戊二胺相较于己二 胺化学结构少一个 CH2,二者均可以生产多种聚酰胺产品,因此戊二胺一定程度上可以替 代己二胺,从而直接摆脱对己二腈的依赖,实现“曲线救国”。

己二腈自主化并不会阻挡戊二胺的发展,戊二胺更大的意义在于开发新型聚酰胺产品。近年己二腈国产化迎来转机,国内企业华峰集团、天辰齐翔、神马股份等在技术上迎来突 破,纷纷投建己二腈项目。

预计 2022 年国内建成己二腈年产能接近 100 万吨,不过上文 我们提到戊二胺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己二胺,两者并非完全替代的竞争关系,因此己二腈 自主化对戊二胺的影响有限,真正决定戊二胺需求的是下游新型聚酰胺的开发程度与需求 状况。

基于戊二胺开发的长链聚酰胺 5X,突破性地引入奇数碳二元胺,分子结构改变带 来氢键的变化,进而改善性能,有望解决双单体聚酰胺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公司凭借生 物基戊二胺独特优势,将打造高性能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平台,并将进一步聚焦其材料 改性、纺织等应用开发领域。

公司生物基戊二胺产业化技术开发世界领先,料将长期引领行业发展。发酵法生产生 物基戊二胺从流程上看更加简单,但是高浓度戊二胺对于生物制造中使用的微生物具有一 定侵害性,造成转化效率较低。

同时微生物代谢途径复杂,副产物繁多,导致后续纯化难、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目前仅酶催化法实现了产业化。

公司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从不同角 度提高菌株对于戊二胺的耐受性,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有效控制戊二胺的合成成本,使得 发酵法产业化成为可能。

公司的酶催化法和发酵法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世界领先,同时公司 还在研究跳过戊二胺,直接生产生物基聚酰胺盐的技术,有望为行业带来突破,我们认为 公司将长期引领生物基戊二胺行业的发展。

聚焦生物基聚酰胺,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聚酰胺是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纺丝和工程塑料领域应用广泛。聚酰胺俗称尼龙,英 文简称 PA,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

聚酰胺可由二元酸 和二元胺缩聚得到,也可由内酰胺开环聚合制得。最初用作制造纤维的原料,后来由于具 有强韧、耐磨、自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点,也成为目前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程 塑料。

PA66 和 PA6 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聚酰胺,根据 IHS Markit 的数据,全球的 PA6 和 PA66 的表观消费量由 2015 年的 490 万吨和 201 万吨增长到 2019 年的 598 万吨和 210 万吨,2020 年受疫情影响均有所下降。

从下游应用领域分布看,PA6 主要用作纺丝,PA66 主要用作工程塑料。预计 2023 年全球聚酰胺市场规模达 359 亿美元,2026 年全球特种聚酰胺市场规模 达 40 亿美元。

根据 BCC Research,2018 年全球聚酰胺市场规模达到 276 亿美元,聚酰 胺替代金属实现轻量化,在汽车、电子、家电、消费品等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 2023 年全球聚酰胺市场规模达到 359 亿美元,2019-2023 年的 CAGR 约 5.4%。

除通用型聚酰 胺(PA66 和 PA6)外,特种聚酰胺包含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等,长链聚酰胺主要用 在汽车零件、深海石油管道、粉末涂料等领域,高温聚酰胺主要用作汽车、机械、电子/ 电气工业中耐热制件的工程塑料。

根据 MarketsandMarkets,2021 年全球特种聚酰胺市 场规模达到 28 亿美元,预计未来以 7.4%的 CAGR 增长,于 2026 年达到 40 亿美元。

中国的聚酰胺产业发展受限,亟需找到突破口。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2018 年中国 PA66 的产能占 PA 总产能的比例仅为 10%,远低于全球 23%的水平,主要原因是 PA66 的单体之一己二胺的前体己二腈受制于国外。

作为 PA66 的消费大国,我国对进口产品尤 其是高端产品的依赖较强,自给率不足 2/3,另外我国主要生产的 PA6 存在产能过剩、价 格不稳的问题。因此,中国的聚酰胺产业需要找到一条提升自主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路 径。



作者:慕容衣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蓁蓁
    持仓用户
    深度价值,长期主义
    2022-04-08 17:31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