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特朗普关税战,逼死美国电影?
特朗普关税战,逼死美国电影?
2025-05-08
550
0

川子又出手了,这次是好莱坞。


5月4号,特朗普宣布要对所有在外国制作并且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理由是,在美国以外制作电影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制造过多「讯息和宣传」,需要用关税手段打击电影制造外流,让电影回归美国生产电影。


消息一出,各大好莱坞片商股价应声下跌。派拉蒙跌了2.2%,迪士尼2.4%,网飞3.3%,华纳4.2%。


说实话川子上任也有段时间了,类似的动作咱们看得也不少了。


川子发一条口嗨推特,资本市场就得蒸发十亿百亿美元,真金白银随礼。


每次都看似保护本国产业,实则精准打击股价。


那么问题来了,对本土电影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其实全球各国多多少少都有。


但为什么只有特朗普对美国电影产业的回流政策,这么不被市场待见呢?


这期,我们来聊聊川子是怎么爆锤好莱坞的。


01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对电影产业的扶持,首要条件是,你本土还有电影产业这个东西。


而美国的电影工业,和大部分行业都差不多,早就开始悄悄脱离美国本土了。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美国的人力成本太贵了。


众所周知,一部影视剧的制作成本里面,人力往往是最大头的支出。


尤其是好莱坞引以为傲的重工业特效大片,震撼的视听体验,那全都是靠人力堆出来的。


看片尾演职员表就知道,一部150分钟的大片,可能要花10分钟来放演职员表,光特效团队人数就能达到4位数。


最近一次席卷好莱坞的大罢工,导致整个美国影视行业损失惨重。


这场发生在2023年的罢工,劳方和资方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导致的失业问题。


为什么各大制片方如此激进地推动AI使用?就是因为影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美国的劳动力实在太贵了,尤其是好莱坞所在的加州洛杉矶,那更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结果就是,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大量往外迁移。


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会迁移到那些税收相对比较低,尤其是会给影视制作提供税收抵扣政策的州。比如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像佐治亚,基本就成了漫威后花园,硬是被漫威奶成了全美第三大电影制作中心。


但这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电影制作的工序,则是流向了海外。


根据《全球影视制作激励政策白皮书》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影视制作激励政策,吸引影视制作项目落地本土。


这些激励政策既针对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也包括和影视行业关联度很高的动画、广告和游戏制作。甚至像加拿大政府,把VR电影制作也纳入了激励范畴。


这些国家之所以愿意给影视制作提供政策和资金补助,好处当然不少。一方面促进投资,一方面带动就业,往外延伸可以拉动旅游业,长远来看也能培养影视技术人才。


当然,最直接的还是经济回报。


西班牙在2019年到2022年期间,对影视行业投资回报指数为9,这意味着政府每提供1欧元的激励资金,能带动价值9欧元的回报。同期,冰岛的投资回报指数是6.8,另外国家的投资回报指数,也都不低于4。


好莱坞制片商有降本增效的需求,各国政府有招商引资的任务,两边双向奔赴,大家齐心协力,把美国的电影工业从美国搬到了全球各地。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美国的影视产量已下降了26%,但在美国之外,全球许多国家的影视产业,都靠着好莱坞转移出去的项目,获得了飞速增长。光是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影片产量同比增长率就高达34%。


啥叫一鲸落万物生啊,这就是。


02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好莱坞大片厂当然还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毕竟为了吸引好莱坞这个大金主,全世界都会各出奇招。


一般来说,像是税收抵扣,以及设备租赁补贴,都属于标准配置了。


除此之外,像新西兰、捷克这样的国家,还会直接用现金的形式给制作团队提供奖励。


另外,各个国家都会依据自身的禀赋资源和电影战略,提出差异化的政策激励。


比如英国,会更鼓励中小制作成本的电影,那些成本不超过1500万英镑的项目,可以申请到53%的资助。


再比如新西兰就更热衷大制作,会为大制作提供 20% 的现金补助,于是招来了《阿凡达》这样的大片。


而保加利亚不仅提供25%的返利,还允许剧组前往历史名胜拍摄,因此也能吸引很多对取景地有要求的项目。


除此之外,在影视技术方面有一定底子的国家,像是韩国和阿联酋,就不止是取景和拍摄这么简单了,它们更愿意吸纳后期制作的工序,鼓励外来电影在本土完成特效、剪辑等步骤,甚至直接出片。


有媒体计算过,只要肯把项目挪出美国,就差不多能给好莱坞大片厂节省 20%-40% 的费用。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大制作,选择把项目挪到海外去拍摄制作。


毕竟项目越大,能节约的钱就越多。


在接下来两年即将面世的好莱坞大片中,《碟中谍8》是在英国制作的,新《超人》是在挪威拍摄,《侏罗纪世界4》有英国、泰国背景,《阿凡达3》在新西兰,诺兰的《奥德赛》则是会在希腊和意大利取景。


在这个过程里,所有人都赢麻了,受伤的只有美国本土的影视从业者。


尤其是普通的编剧、后期、灯光、摄像、美术,这些底层的从业者面对的,是过去10年,好莱坞电影制作量暴跌四成,近三年里就业岗位减少了25%。


03

那么特朗普想让美国电影工业回流,是为了照顾这些面临失业的底层影视从业者吗?


当然不是。


要知道,好莱坞从来就是左派的大本营,影视行业对特朗普和他的阵营,那是一万个瞧不上,每年奥斯卡颁奖礼,明里暗里大家都要阴阳一下川子。去年甚至还拍了一部川子的传记片《飞黄腾达》,点名批判川子。


别看好莱坞这几年已经彻底创作无能,烂片一部比一部烂穿地心。但至少在怼川子这件事上,好莱坞可比隔壁硅谷湾区那些互联网大佬有骨气得多。


顺便说一下,好莱坞所在的加州,从来也不是共和党的票仓。


所以川子压根没有动机讨好影视行业。


甚至阴谋论一点说,特朗普给已经在全球建好产业链的好莱坞大片厂们,来一发关税震撼,多少有点恶心人的意味。


还有人揣测,川子这么做是为了针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电影进入美国,挤压好莱坞的电影,这个逻辑也是不成立的。


关税这种政策,从来都讲究一个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拿关税对付其他国家的电影,别的国家也不是没有政策限制你美国的电影。


这就是一场不对称竞争。


要知道,电影,是少数美国还可以获得贸易顺差,也就是净输出的产业了。


很多美国电影观众,几乎可以完全不看外国电影,光看好莱坞的产出就够了。


甚至在美国人傲慢的世界观里,好莱坞就等于电影本身,全球其他地方的电影是不存在的。


但除了美国,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面对好莱坞电影的挤压,即使好莱坞现在电影都是这副尿性了,在全球各国的票房里,也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全世界电影观众对商业片的审美,对工业大片的认知,几乎都是被好莱坞塑造的。


关税战一打,美国会发现,自己完全收不上来多余的关税,因为全世界从美国压根也赚不到多少票房。而全世界各国一旦开始限制好莱坞电影,那对本来已经垂垂老矣的美国电影行业,将会是一次暴击。


好嘛,好莱坞本来是一根筋,这下两头堵了。


况且,电影产业链也不是川子加了关税就能回流的,你能拒绝外国投资人吗?你能不在美国之外的地方取景吗?你能不让外国电影从业者拍好莱坞电影吗?


要知道,如今好莱坞最牛逼,最能扛票房的两个导演,诺兰是英国人,维伦纽瓦是法语区加拿大人,都是国际战士。他们拍的片子,是不是也得加关税。


04

总之,除了恶心好莱坞,打击电影从业者,让美国电影观众买更贵的电影票之外,我想不出特朗普爆锤好莱坞还能有什么可能的动机。


当然,揣摩川子的政策动机,本来就是荒谬的,也许人家就是随手发条推特呢?


就像他此前提出的各种突破天际的关税政策一样,一开始耸人听闻,中间开始退缩,最后虎头蛇尾,自我否定。


就在他发出这条政策的第二天,白宫就宣布这个100%电影关税的政策还没有最终决定,大家稍安勿躁。


但原本就已经半个身子入土的好莱坞,现在恐怕是经不起特朗普这么一惊一乍的了。


关注IC实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C实验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IC实验室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