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7月11日,在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催化、新型城镇化等政策预期下,国内股市、商品两大风险资产表现较好,相关行业/品种,如房地产、钢铁、黑色等表现居前;债市调整,中证全债下跌0.11%。
当前国内股市有两重影响因素,利多因素略胜一筹:
1、利多因素:1)政策预期,近期相关部门表示锚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主要是临近7月底政治局会议,国内政策预期仍在;2)反内卷政策,政策已经带动部分品种反弹,若政策执行力强,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望改善;3)海外,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或对经济有托底,美股表现较好。
2、利空因素:1)国内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6月价格指数中PPI弱于预期;2)关税扰动虽然降低但仍然存在,7月15日232调查截止,8月12日对华关税豁免期结束,特朗普周末宣布从8月1日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征收30%关税,最终落地前仍有变数。
往后看,华泰观察到资金面分歧加大,交易型基金维持高位,不过产业资金连续四周净流出,7月底-8月中旬解禁规模中枢抬升。虽然A股整体顶部信号体系整体压力不大,但从站上60日线个股占比,新增散户开户数、波动率微笑曲线等指标触发信号,短期波动或加剧。中期角度看,下半年ROE有望企稳回升,中国资产的广谱型估值修复仍有望演绎。
华创证券认为,从2024年10月8日上证3674点无需过分纠结或关注,全A等权已突破15年历史新高,微盘/2000/偏股基金指数均已超过10/8高点,已标志牛市事实上的成立。复盘上证15次有效新高前后60个交易日行业特征:新高多轮动,很难出现前期领涨行业新高后继续强势,新高后指数通常延续强势,但大小/价值成长风格无明显规律。
国联民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相当多投资者认为已是牛市,一致预期即使回调也不深,主要政策预期,且当前卖盘压力不大,3500以上的卖盘压力主要是2021年的套牢盘,从公募规模看该2021年增发的规模已经被赎回,3500以上的实际卖盘压力较小。
同时回顾历史,历史上大级别的基本面与市场背离只有2015、2021年,增量资金是核心驱动力,2015年,两融资金从【4千】亿元上升至【2.4万】亿元;2021年,公募持股规模从【3.2万】亿元上升至【6.4万】亿元。本轮市场的期待或在于保险资金与居民存款搬家。
1、保险资金入市
2023年8月,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提及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其中保险资金是重要部分。2025年1月将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从2025年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等,根据行业保险收入测算,预计2025年新增入市资金可达5000亿元;2025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释放增量资金空间为1.66万亿元。
政策利好及资产荒背景下(7月11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35%),权益类占比具有提升空间,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余额中权益类占比提升至20.6%,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经营效应考核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均增加了5年周期指标,相当于拉长考核周期,发挥长期经营和稳健投资功能,符合监管层期待的慢牛行情。
2、居民存款搬家
2022年-2024年,每年国内金融机构居民户新增人民币存款超10万亿,2025年1-5月居民户新增人民币存款8.3万亿。储蓄率长期保持高位,形成稳定的资金池。根据广发证券研究,目前根据开户数量、融资余额来看,上半年存款搬家有迹象但幅度并没有特别大。
公募基金也是居民存款搬家至股市的一个路径,前5个月主动偏股基金发行一般,6月有一个集中放量,历史规律显示每一轮公募基金的方向,都来自于公募基金形成一定赚钱效应后大概半年的时间。在持续的赚钱效应下,国内下半年有希望出现“存款搬家”的钱通过主动型权益基金入市,可能在下半年形成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