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年内债基收益承压,当下还有配置必要吗?|债市佳见
年内债基收益承压,当下还有配置必要吗?| 债市佳见
2025-09-19
1000
0


今年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股强债弱”格局,截至9月16日,中证全债指数今年来收益率仅为0.30%,而同期上证指数在“反内卷”政策刺激、市场预期修复的推动下屡创新高,取得了15.22%的收益。尤其是7月过后,债市在股市压制及“公募费率新规”等信息扰动下显著调整。这一背景下,债券基金普遍面临压力,截至9月16日,今年收益为负的公募债基已超千只。


1、市场调整下公募债基表现如何?


从整体业绩看,今年公募债基收益较2024年明显回落。据同花顺数据,截至9月16日,公募债券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中位数为0.88%、平均数为1.67%,与2024年全年4%以上的收益水平差距显著。不过,不同类型公募债基在调整中表现分化,抗风险能力差异明显。


在今年债市的波折行情下,短债基金的抗跌性更加突出,而中长期债券基金受到的冲击更明显。以万得指数为参考,今年以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为0.94%,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仅0.40%;近两个月,中长期纯债指数更是从高点回落约0.4%,调整幅度显著大于短债基金。而且从月度回报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月度回报中位数自7月起便跌入负区间,尽管面临市场调整,短期纯债型基金同期月度回报始终维持正收益,抗跌优势愈发凸显。


值得关注的是,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含权类债券基金表现较优。据万得数据,今年以来可转债基金指数收益率高达18.17%,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也达5.63%,此类产品凭借对股债资产的组合配置,成功跑赢纯债型基金。


2、市场调整下私募债基表现如何?


私募债基同样面临挑战,低利率环境下,票息收益压缩,传统债券配置标的选择受限。在此环境下,多数私募机构积极调整策略,通过跨境配置或增配含权资产增厚收益。例如,部分稳健型策略捕捉境内外利差机会,配置境外债券优化收益结构;另有进取类策略通过配置可转债、可交债等含权资产,借助权益市场行情提高收益。但从整体来看,今年债券类私募产品的收益水平不及2024年,配置难度较往年明显上升,业绩相对有所分化,但私募债基业绩表现仍普遍优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稳健类产品。


3、债基还有配置的必要吗?


截至最新数据,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3%,前期因调整积累的情绪压力逐步缓解。近期债市关于“央行购债”的讨论热度增加,展望后续,打破债市僵局的关键变量或在于此,常态化央行买债更能为债市提供长期支撑,市场也正在交易该政策预期。


回归到资产配置视角,尽管今年债市行情不及预期,但债券基金的 “压舱石” 作用依然不可替代。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复苏斜率尚未明确,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仍然延续,债市既具备抵御市场波动的安全垫,也有望在政策发力后迎来一定收益修复。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