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金斧子,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位置: 首页 > 私募社区 > 金斧子2025年四季度资产配置报告—国内政策稳健积极、增加风险资产配置
金斧子2025年四季度资产配置报告—国内政策稳健积极、增加风险资产配置
2025-10-10
1000
0


  • 回顾2025年四季度资产配置建议


顾下半年配置报告,我们建议增配红利股票、量化股票、量化CTA。7月反内卷、8月国家发布AI+行动、9月中美贸易谈判回暖等,三季度A股和港股表现超越美股,主观股票中成长风格快速反弹、红利风格略有调整,量化股票业绩良好,不过超额环境因涨幅集中在权重股而多变;量化CTA策略受益于反内卷、股指期货上涨。债市在股债跷跷板、征税新规、公募销售新规等影响下出现调整,不同管理人因转债等参与程度业绩分化。


四季度市场再次将关注点给到国内经济修复,如何布局?我们的观点是国内政策或稳健积极,增加风险资产配置。目前市场上的策略种类较多,金斧子基于年化收益、回撤预期将其分为股票、期货(CTA)、类固收三大类资产,并给出2025年四季度的配置建议,以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长期的投资收益。


一、宏观:国内核心在房产,美国核心在通胀


1、消费:边际效用递减,新措施效果有待观察

2、地产:需要更有力政策,如国家出手收储


当前国内经济的症结仍在消费。三季度在前期以旧换新补贴消耗过快、居民超前消费导致边际效用下降等因素下,社零增速环比趋弱,往前看四季度不仅面临2024年高基数(10-12月社零平均增速3.83%),同时年内以旧换新补贴进度77%,四季度消费承压,需要政策接力。


今年7月以来国家增加新的刺激消费政策,补贴对象更为精准,不过效果有待观察:1)育儿补贴,民生证券经过国内外经验复盘,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补贴力度在当地人均GDP15%以上,经济发达地区补贴力度更大、同时配套机制,或能对生育有所影响;2)消费贷款贴息,从四川省等试点看消费贷贴息或能刺激短期消费,但中长期仍有赖于居民对未来的预期。


2025年以来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表现较好,国金证券认为,股票价值上涨的确存在一定财富效应,能够带来可选类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但上交所2023年数据中,4500+自然人投资者中,持股市值100万+的账户占10.6%,占自然人持股市值的79%,即高净值投资者是股票上涨的主要受益方,但该群体低消费倾向,由此限制了股票财富效应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房地产占国内居民资产的60%左右,目前地产承压是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的拖累项。8月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为-11%、-14%,环比走弱;去库周期维度,全国10城、一线、二线城市去化周期又回升至接近去年高位,居民对地产市场和收入的预期是重要原因。


当前市场对四季度增量政策有一定预期,可能的政策方向:1)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正积极推进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主要是投向新基建和传统基建;2)稳房产,今年国家提及稳股市、稳楼市目标,前者基本达成,当下楼市需求和信心不足、库存居高,若国家能动用中央资产负债表收储降低库存、增强信心,将是重要利好;3)降准降息,美联储9月降息或为国内打开空间,不过当下流动性并不是主要问题,财政政策或是核心。此外,10月20日至23日即将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也是未来投资的重要线索。


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四季度经济或好转。9月美联储在就业下滑、通胀压力两难下选择降息25BP,点阵图虽有分歧,但多数集中在2025年再降两次。通胀压力、经济数据是后续关注重点:1)考虑关税传导时滞、库存消耗殆尽,CPI压力主要在四季度,同时四季度也会存在通胀翘尾因素;2)此次降息是预防式降息,降息后基本面或修复,由此降息的必要性或有所下降。市场更为担心的主要是2026年美联储的独立性,特朗普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9月15日加入美联储并担任理事,市场猜测此次降息25BP的反对票、以及年内预期再降息125BP的投票均出自米兰之手,明年鲍威尔以及多位委员换届,特朗普政府或对美联储的干预加大,由此引发资产波动加大。


二、股票:基本面修复、风格或有所均衡


1、稳股市是政府重要目标,有望成为流动性的重要承载

2、居民超储规模翻倍,伴随通胀好转有望流入股市


2025年三季度中国股票超越美股:A股,创业板上涨50%,代表新兴技术的AI、芯片、通信等涨幅40%,三季度(至9/25)wind全A日均交易额2.1万亿,申万一级行业仅银行下跌9%、其他均不同程度上涨,赚钱效应明显,量化及主观股票均有不错收益;港股,科技、生物等结构性机会明显,南向资金三季度累计流入4200亿港币,在港股资金结构中占比23%。


展望四季度股市仍有机会,风格或有所均衡:


1、季节效应,四季度资金风格多数切换。回顾2010-2024年行情,当年前三季度涨幅靠前的行业四季度涨幅排名靠后。四季度资金以稳为主,金融、稳定风格跑赢wind全A的概率在53%,背后原因或是机构为保证当前业绩排名,核心诉求从追求超额收益转向锁定既有盈利。


尤其是若经济乐观预期发酵,四季度是顺周期风格的配置窗口,如2015-2017年(供给侧改革+棚改货币化)、2020年(海外需求回暖)。四季度大概率有稳增长政策,或指向基建、房地产、消费等方向,出口方面中美经贸谈判预期向好,两国最高领导人将于11月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会晤,出口端也将有所支撑。


2、资金面,主要在于居民超储与外资。回顾2015年以来居民存款/wind全A市值与上证指数走势呈负相关,至8月居民存款是wind全A市值的1.37倍,与此前2021年股市高点对应的1.1倍仍有一定差距;外资,去年924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占比开始企稳回升,今年Q2该比例为2.9%(2021年4.1%),三季度外资看好中国声音增多,8月外资持有港股比例在66%(2022年79%),未来伴随国内经济修复、人民币升值等,外资持续加码中国权益资产。


关于股票资产,我们建议增配量化股票、红利策略,平配主观股票:


1)主观股票,2019、2020、2021年,主动股基分别跑赢被动股基14.5%、33.5%、7.7%,一般牛市初期主动权益因仓位较低无法跑赢指数,但牛市后期以主线机会为主,优秀的价值成长管理人或有优势。


2)量化股票,今年以来量化私募业绩优异,主要是流动性牛市适合其创造超额,8月以来虽然成交额还在高位,但涨幅主要集中在少数权重股,超额环境开始多变。往后看,牛市氛围下指增仍是重要工具,风格需要向中盘、大盘平衡。


3)红利策略,四季度资金以稳为主,该类股票多数具有分红特点,美联储降息、大宗商品或有所表现,国内稳增长、顺周期板块或迎来重估等,适合作为权益资产的底仓。


三、债券:或有波动机会


1、把握政府债供给和公募赎回新规带来的波动性机会

2、转债或存结构性机会,REITs调整后性价比提升


2025年三季度债市出现调整,至9/2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4%上行至1.88%,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突破2%,同期中证全债下跌1.14%(今年以来-0.01%),主要是风险偏好提升、股债跷跷板,期间还有8月债券征税新规、9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扰动。


四季度债市或存在波动性机会,若政府债冲击、公募销售新规引发调整,资金可做布局:


1)数据显示10月是发债高峰,四季度预期增量政策,核心变量在于2026年的置换隐债专项债额度是否会在2025年提前下达并发行,若额度前置有会供给冲击;


2)央行重启买债也是3季度市场博弈的重要因素,央行对国债买卖的定位更多是提供一个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不宜过度信号化,当前10年期国债水平在1.88%,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央行重启买债的紧迫性下降;


3)公募基金销售新规反馈意见逐渐收尾,市场共识是正式稿大概率年内落地,内容仅微调,核心要求难有根本性变化。机构对正式稿落地前后的市场反应有一定担忧,预期新规对基金规模影响为1-2万亿,债市调整幅度或可参考去年“924赎回潮”。


今年私募管理人业绩差异较大,背后主要是产品定位以及对应的投资品种、配置比例,如含权类资产如转债。四季度,私募管理人业绩差异或继续,利率债、信用债存在波动机会,收益正负手或在于转债和REITs等机会。


三季度(至9/26),可转债ETF上涨7.05%(今年以来上涨14.73%),今年转债主要是正股、估值双击,往后看转债仍有机会:


1)转债与股市的相关性较高,四季度股市机会大于风险,需要股指的走势,若股指震荡上行、转债大概率滞涨,但存在结构性机会,若股指加速上行、转债也有望上行;


2)供求改善,今年以来转债发行370亿元,好于去年同期,预案上8月均有明显增多;


3)未来增量资金,当前市场资金充裕,多数投资者对股市逻辑和向上趋势有期待,被动配置资金或是未来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


三季度(至9/26),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下跌3.71%(今年以来上涨9.97%),当前全市场P/FFO为22.7倍,处于分位数处于74%。至9月中旬,中证红利股息率(TTM)在4.4%,中证全收益指数成分券中产权类REIT、经营权类REIT平均现金分派率分别为3.99%、9.39%,对于红利股票类存在一定优势。


四、商品:宏观因子向好,量化CTA存配置机会


1、反内卷引发7月商品行情,美联储降息黄金上涨

2、中美经济有望修复,商品波动率有望提升


三季度(至9/26),南华商品指数上涨4.62%,其中黑色和贵金属表现相对较好。从趋势上看,7月反内卷政策,多数商品均有趋势性上涨,其中以内卷严重的多晶硅、碳酸锂表现最好,而后市场从预期走向现实;8月中旬,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贵金属表现抢眼。股指和国债期货也是参与品种,三季度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趋势较为明显,或是不同管理人业绩分化的原因所在。


重点品种四季度展望:


1、黄金:三季度(至9/26)COMEX黄金上涨14.3%,2023年以来上涨107%,是最近3年表现最好的商品品种。短期黄金已经消化美联储降息预期,或以调整为主,中期角度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担忧、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或使其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


2、原油:三季度(至9/26)布油上涨2.45%,期间经历上涨(7月)、震荡(8-9月),主要是美国经济数据转弱、供给端因素影响。展望四季度,降息后美国经济数据有望好转,核心在于供给端,9月初欧佩克+组织决定10月起进一步增产13.7万桶/日(较8月和9月55.5万桶/日减少),但北半球四季度是需求淡季,预计四季度国内外原油仍是震荡格局。


3、铜:三季度(至9/26)LME铜上涨3.4%,7月较为波动,8-9月趋势上涨。当下铜的核心是供给制约,9月24日单日上涨3.46%,主要是全球第二大铜矿发生矿难、被迫停产,2026年铜金产量较此前预期下降35%,预期到2027年才能恢复。叠加美联储降息、中国四季度增量政策,铜存在一定机会。


4、煤炭:三季度(至9/26)煤炭指数上涨7.35%,7月初因为反内卷上涨,而后震荡。展望四季度,煤炭或震荡走强:1)供给端,近期北方港库存处于阶段性低位,一方面7月以来张唐铁路发运持续偏低,另一方面到港价格持续倒挂导致港口贸易商轮库困难,往后看大秦线10月7日集中检修、国家反内卷以及超产核查和安全限制等,供给端偏紧;2)需求端,金九银十钢材消耗逐步增加,并且国庆节后冬储需求也将启动,需求端有所支撑。


5、黑色:三季度(至9/26)南华黑色指数上涨8.0%,7月快速上涨而后震荡,主要是国内房地产、基建等需求端制约。主要品种铁矿石表现较好(10.7%),往后看供应端支撑仍在,年内铁矿供应短暂下降,关键在于需求端,终端成材需求年中环比略有走弱(家电、出口接单等脉冲强度有所下滑),钢厂利润收窄、成材累库等制约铁矿价格。


四季度量化CTA存在配置机会。首先历史经验,紫金天风将中国与美国市场的普林格周期进行比对,量化CTA策略在中美先行指标共振上行阶段表现最好,并且月胜率最高、持有体验相对较好。其次策略环境,当前美联储降息背景与2024年类似,去年降息之后国内各商品指数5交易日波动率有提升,国内四季度增量政策、以及行业反内卷,多个因素下商品市场波动率有望提升。地缘政治、全球贸易摩擦等因素也是扰动因素,同时中美均需要关注政策与现实之间的预期差带来的波动,建议配置回撤优秀、善于捕捉行情的管理人。


尚未登录,请 后再评论
发表
  • 当前帖子暂无评论
私募大咖 换一批
水星价值投资观察
+ 关注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关注
正心谷创新资本
+ 关注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公司
+ 关注
金斧子官方账号
+ 关注

免费申请专业理财师

一对一快速解答疑问

立即咨询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