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21日,受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AI泡沫讨论愈演愈烈,全球股票市场多数都下跌,A股难以独善其身,三大指数不同程度下跌,风格上价值较成长调整的幅度有限。申万一级行业均下跌,银行、食品饮料下跌较小,电力设备、综合、基础化工下跌较多。当前全球资产的核心在于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周五晚上美联储多名官员发声鸽派,周五晚上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分别上涨0.98%、0.88%、1.08%,11月26日美国即将公布10月通胀数据和三季度GDP,如此调整后的A股和港股能否布局?
1、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有所提升
伴随美联储官员发声鸽派,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由30%提升至60%+,市场的风险偏好略有提升。当前多家卖方从不同角度分析,认为12月降息概率较大。国金证券认为,9月非农数据呈现劳动力“供需双弱”,如此美联储更关注失业率变化,9月失业率为4.44%(前值为4.32%),已经几乎达到联储在9月SEP中预期的年末4.5%水平,同时还需要关注美国的永久失业人数正在快速增加,而全职就业率正在大幅收窄,这两者都是与经济疲软关联最为密切的方面。此外,随着特朗普关税豁免范围的扩大,关税通胀本身的上行压力也在缓解。
中信建投对2018年12月鲍威尔“加息失误”复盘,认为当前经济、美联储、美股都更需要12月降息:1)经济,2018年处于周期筑顶置快速回落的拐点,事前判断不易,但当前就业趋弱,处于周期寻底阶段;2)美联储,2018年鲍威尔更鹰派,市场有一定预期,并且官员对美股波动造成金融紧缩缺乏共识,近年来美联储对市场更呵护,主要是美股无论是直接资本开支对GDP影响,亦或是通过居民金融账户间接通过消费对GDP影响均较大;3)美股,2018年下行态势明显,12月议息会议前跌幅13%,当前如果及时干预,那么后续进一步干预的必要性下降。
2、A股:短期估值有所消化,择机布局
此前上证指数4000点,叠加基本面数据显示仍有待修复,市场对A股的观点普遍是短期震荡,需要“时间换空间”或者“空间换时间”,如今上证指数、创业板指11月14-11月21日下跌4.83%、8.8%,短期估值有所消化。
华创证券,从三方面判断当前是否调整到位:
1)价格角度,按60日均线看,回顾近30年牛市中上证指数跌破MA60线前后的市场表现,整体来看跌破前相较于跌破后指数下跌更为猛烈,跌破前10日至跌破首日的平均跌幅达到-5%,而跌破首日至跌破后10日平均跌幅仅为2%,且在跌破30日内上证指数转向上升趋势并超过跌破首日,由此测算当前指数或已基本调整到位,按宏观流动性因素审视,本轮或仍存回撤空间,重点跟踪美联储降息节奏;
2)成交量角度,本轮牛市成交额从4/2低点的9927亿元上行至8/27高点的31978亿元,参照历史经验按照地缘政治因素/宏观流动性因素测算,本轮成交额或应下行至26%/38%至23576/19963亿元,截至11/21全A成交额19836亿元,故本轮成交额调整或已经到位;
3)高切低角度,本周前期领涨板块跌幅扩大进一步推动行业分化收敛,因此高低切或调整已经到位。
华泰证券,基于关键宏观变量(全国商品房销售面壁、美元指数)对A股“合理”估值水位的指引,上证指数合理前向 PE(TTM)中枢约 13.6x,当前回调已初具空间感,对应9月下旬市场中枢位或有较强支撑,若市场超调则配置机会进一步强化。
此外,关于资金供给侧压力,市场情绪具备修复基础:1)融资资金降杠杆的程度可能不弱,尽管融资余额仍在年内高位,但两融市场平均担保比例(反映融资收益状况)已回落至8月初水平、调整幅度高于指数表现,市场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人数也回落至接近 7 月以来低点;2)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据回暖趋势延续;3)以腾落指数、站上20 日均线个股占比衡量的投资者情绪已回落至及接近年内低点(与 4 月初及 1 月上旬水平类似);4)上周解禁高峰已过,后续供给侧压力有所改善。
3、总结
整体来看,此次A股调整属于“空间换时间”,外部宏观扰动引发市场调整,A股估值有所消化。多个维度的数据显示,经过上周调整A股或已调整到位,并且资金供给侧压力有望改善,市场存在修复基础。需要关注的是,当前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仍在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虽然降息概率较此前提升,但周三即将公布通胀数据和GDP数据,仍存一定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缓慢、择机加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