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
泓湖投资:国内产能出清聚焦下游行业,短期压制工业品需求,待产能出清后需消费修复带来价格弹性;内需改善依赖政策推动,需求端政策组合避免“内卷”。美国财政收缩或成通胀拐点,私人部门接力影响名义增速,货币宽松背景下全球贸易体系向均衡调整,后续需紧盯国内外政策变化。
凯丰投资:全球市场博弈焦点在美关税、财政与货币,及国内 “弱需求 + 反内卷”。A股依托政策与基本面韧性,或延续震荡修复,关注科创等低位板块及政策催化;港股待流动性预期改善。债券市场三季度维持宽松,交易需把握节奏。期货市场黑色系关注淡季需求、煤焦供应,原油紧盯 OPEC增产与美供需,依据基本面和政策动态调整策略,防范交易节奏风险。
股票多头
金斧子资本:短期市场涨跌可能难以判断,当前继续看好消费、金融等行业中关注内需、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的公司,特别是其中具备客户粘性高、低成本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持续关注其他低估值、高分红品种。
华安合鑫:宏观层面低利率驱动资金迁徙,股市估值性价比凸显,港股估值纵向合理略低、横向优势显著,且分红回购创新高、盈利回升有望迎戴维斯双击。看好年底前资本市场,港股处政策友好、估值低位、基本面边际转好状态。高股息板块性价比突出,互联网龙头迎AI价值重估,国产汽车实现“全面崛起+出海高增”,建议布局高股息、互联网、国产汽车优质标的。
静瑞资本:秉持从持有资产角度看待股市,聚焦企业生意风险、竞争与现金流持续性,投资选择会更看重资产长期本质,筛选购买力抗通胀、有合适负债端匹配的资产,以更好实现长期资本配置目标,在冷峻产业环境中寻找契合长期投资逻辑的标的。
泽元投资:目前港股、A股虽部分板块有泡沫,但传统行业多处于低估或估值不昂贵状态。美国宽松周期加速,新兴市场或迎来机遇,大宗商品有望受益。传统行业估值优势或凸显,中国信贷脉冲指数爬升,地产及地产链等相关实体经济后续或有积极变化,需重视其对投资的指引,同时做好风险与机会的平衡。
勤辰资产:北美AI相关收入与资本开支市场预期修复,看好港股互联网龙头,因其在国内AI应用落地中更具竞争力,且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小于制造业。美国关税超预期下,国产替代(如仪器仪表、血制品、模拟IC 等)方向值得关注。出口企业结构升级与全球化布局持续,有望抵御外部风险;国产替代相关优质企业或受益于供应链重塑,需紧盯政策、技术迭代及海外市场动态,把握企业价值创造与行业成长红利。
正心谷资本:坚守“挑低估值好生意长期持有”策略,聚焦优质生意,短期利空带来的股价下跌,若不改变长期经营趋势,是较好投资时机。当前大背景是利率降、货币购买力降与可投高收益资产稀缺的矛盾,参考巴菲特、达利欧观点,关注黄金、比特币等非政府发行货币表现。
毕盛投资:总体物价低迷、信贷需求不景气、企业盈利受困的环境下,宏观政策对于提振内需、提振消费的表态维持积极正面,尽管没有超前增量,但是兜底韧性凸显,在总体资本市场偏宽松的环境下行业性的催化频出,包括诸如地缘摩擦下的军工、产业创新和商业化推进人工智能、新消费和创新药等给予市场持续的主题热点。
聚鸣投资:需留意政府重视内需冲击,部分行业或学电解铝走出内卷,藏未来机会。关注结构性机会,紧盯行业内卷改善方向,围绕高股息、避险及有增长潜力资产,结合内需政策与行业变化,挖掘个股价值。
石锋资产:科技聚焦AI算力(如 GPU 等方向)、人形机器人,关注相关产业链机遇。消费盯性价比消费、悦己消费,挖掘结构性爆发品类。中概受电商竞争影响,留意细分行业机会。低利率下,红利类资产与成长类资产均有机会。整体结合政策、行业趋势,在确定性与成长性中平衡,把握经济修复与新兴产业机遇。
冲积资产:A股处于全新状态,两极分化或延续,现有资金环境下行情或持续。港股关注流动性变化及海外长期资本配置机遇。后续投资策略沿产业趋势,加强个股挖掘、深化港股研究,把握产业成长与市场波动中的机遇。
望正资产:7月面临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产业机遇多,优质企业经营向好。关注经营质优低估公司,聚焦互联网等行业;此外高胜率创新方向,除科技赛道,新消费领域也适合自下而上布局,把握行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红利。
相聚资本:对AI要聚焦核心节点,新消费需选有持续运营和业绩兑现力的企业。同时关注互联网、金属等板块。经济有挑战但存变盘点,海外美国经济不确定性、政策窗口期及新兴产业或驱动市场变盘。互联网、金属等有潜力,AI板块调整后或进入布局期,新消费行情分化,优质企业仍有空间。
睿璞投资:警惕“快思考”投资陷阱。关注中国经济韧性及政策红利,“新消费” 中具备长久品牌力、价值被低估的企业有机会;警惕小微盘股泡沫破裂风险,挖掘大公司中被系统性低估的优质标的,并紧盯宏观环境与行业变化。
景林资产:对中国资产持乐观态度,关注结构性“阿尔法”机会。近期经济边际有走弱趋势,期待三季度政策发力;回购成股东收益关键增量,企业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海外资金配置仍低,估值具吸引力,港股流动性修复,中国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高信百诺:7月中报预告、快报陆续发布,业绩对于个股表现的影响显著。此外,随着中东局势的缓和,市场的关注焦点将转向国内政策、中美关税和美联储降息,这或是中期行情的基础,7月政治局会议依然是重要的观察窗口。因此,在多空因素交织背景下7月大盘或维持回暖态势。市场重估的领域将以A股核心资产为主,但与此同时风险偏好改善背景下,主题交易持续活跃预计仍将是下半年A股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结构性机会的把握将成为下半年A股投资致胜的关键。
商品策略(CTA)
均成资产:6月中国农产品市场表现分化,纤维板和鸡蛋涨幅最大,橡胶和合成橡胶的跌幅最明显。贵金属板块价格均有上涨,黄金的沉淀资金有小幅的流出但银资金流入明显。能源方面6月以伊矛盾演化为军事冲突,地缘政治抬升油价短期上涨,月末伴随冲突结束油价重新回落。但中东地区矛盾仍未完全解除,伊核问题仍然尾大不掉。经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内需接力外需,工业生产整体保持较高增速。4月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之后,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呈现出较强的韧性。从动能来看,内需接力外需,对工业生产的拉动较强。政策方面,6月5日商务部及工信部等多部门表示将加强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管理。证监会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协同发力,持续加大对“两重”“两新”的支持。
远澜基金:本月商品市场受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事件影响大幅震荡。6月24日,在双方冲突和局部战争发展到高潮时戛然而止,导致当天原油瞬间跌停,能化板块从上涨变为大幅下跌,这个事件冲击有一定偶然性。CTA跨期套利策略本月仍处于回撤期,将持续优化风险管理和使用大模型技术敏捷应对事件效应。
会世资产:六月大宗商品市场在地缘冲突扰动下呈现冲高回落格局,突发局势一度推动能化板块快速冲高,随着局势缓和又显著回落。当前核心矛盾在于地缘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疲弱基本面的持续拉锯,加剧了品种间分化。展望后市,地缘潜在反复与基本面修复节奏将继续主导市场,高波动、强分化格局或延续,CTA策略的适应性价值持续凸显。
套利策略
上海悬铃:预计后续转债市场规模仍将会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从需求看,市场对转债资产配置热情不减,尤其在低利率环境下,转债“攻守兼备”特性使其成为“固收+”策略重要组成部分。近两个月转债虽然仍旧有个别退市、信用评级下调等事件发生,但并未对整体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市场高流动性以及对“固收+”策略的需求,使转债市场整体维持稳定向好水平。目前的行情对于转债套利类策略较为有利。
泓倍资产:展望下半年,特朗普的关税战和减税法案均进入守关阶段,预计市场形势将逐步改善。
展弘投资:套利策略捕捉商品市场与证券市场中的各类套利机会,不同套利策略间相关性较低,收益来源丰富,风险得到较好分散。本月全市场情绪疲软,热点较少,导致股市和商市的波动率下降,各类套利策略机会较少。紧密关注美国关税政策落地情况对市场的影响,力争把握可能出现的交易机会。
债券策略
复熙资产:5月CPI同比下跌0.1%,前值-0.1%;PPI同比下降3.3%,前值-2.7%。5月份社融增量为2.3万亿,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是同比延续高位的主要支撑;本月M1同比增长2.3%,M2同比增长7.9%,剪刀差收窄。本月LPR维持不变。6月国债利率窄幅震荡,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由月初1.68%下行至月末1.65%。
合晟资产:1)利率债:货币政策当局释放流动性的态度有所强化,但预计依然不会有大水漫灌的局面,短端利率预计维持目前位置概率大,长端利率则以震荡为主而较难有超额收益。2)城投和金融债:城投债尤其高等级城投债收益率预计跟随利率波动,虽然前期信用利差有所收窄,但后续依然有进一步压缩的可能。3)地产和产业债:地产行业基本面预计难以有大起色,依靠自身经营能力偿付存量债券概率低,但政策支持可能令其最终完成公开市场债务兑付。产业债层面则受利率和经济环境双重影响,预计企业信用水平难以提升。4)reits:由于中长期利率维持较低位置令reits价格有一定支撑,不过经济复苏落空可能令其基本面持续走弱趋势持续更长时间,唯有消费类reits存在超预期可能。5)转债:中小市值股票的乐观情绪再度提升。转债品种整体活跃度可能较前期为高,但考虑到其隐含波动率较高,性价比均较为一般。
垂云私募:目前我国外部面临贸易摩擦扰动,内部有宏观政策托底,经济整体韧性,宏观数据指标弹性下降资本市场波动也有所降低。经历5月双降落地后,债市将维持震荡格局,预计1年期国债在1.3%-1.6%之间波动,10年期国债在1.5%-1.8%之间波动。信用债方面跨季后理财规模或继续增长,信用债需求有一定支撑;地方化债背景下,城投债进入存量时代,供给难以放量。信用债供需格局相对友好,信用利差或仍有一定压缩空间,但考虑到其绝对收益偏低,后续控制回撤似乎更难,注意保持配置流动性。
岚湖基金:关于离岸债券,投资者们很关心是不是涨到位了,后面还有没有收益,从静态看,到期收益率确实在下降,但相较于境内债券依旧有绝对优势,目前实际利差依然比目标利差大很多,依然可以期待一定的资本利得。
守朴资产:国债/国债期货,基本面和资金面对债券市场依然有利,债市不具备大调整的基础,密切关注市场边际变化,寻找交易机会;城投债,可以将境内短久期城投债作为底仓配置,可以做TRS的账户积极参与跨境高收益城投债机会;可转债,挖掘结构性机会,寻找基本面相对较强、有业绩支撑及估值驱动的标的。REITs,估值偏贵,重点关注底层资产现金流稳定的标的及新项目。
盈怀基金:1)利率方面,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当前资金利率中枢有所下移,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继续向下趋势没有结束;2)信用方面,境内信用债收益率虽然不高,但考虑机会成本,配置价值仍在。境外资产性价比更为突出;3)可转债方面,整体估值不便宜,但是在“资产荒”的情况下,可转债的估值也很难有压缩。流动性较差的可交换债性价比明显高于转债;4)红利方面,低利率环境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投资主线。红利资产的股息率仍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5)黄金短期转入震荡,但长期的走势未变。
可转债策略
纽达投资:国内环境整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市场预计为5.3%,超过了全年目标,政策更注重结构性发力。当前市场对7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稳增长政策预期偏低,若实际力度超预期,有望成为情绪催化点。叠加下旬外部不确定性消除及政策窗口开启,指数有望延续震荡上行。在债券收益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稳健型资产越来越稀缺,转债既有债底保护,又有股性弹性,投资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很高,配置价值显著;同时转债需求较为刚性,增量资金有望拉动转债进一步上涨。
盈怀基金:可转债整体肯定已经到了很贵的地步,但是也很难下结论说现在到顶了,因为市场在没有巨大变化前总是延续着惯性运行。只不过从中长期视角来看,转债性价比确实不高。盈怀在去年10月份观点是“转债作为一类资产,在当前很便宜的时候去买,看长远点大概率吃不了亏。”现在反过来理解其实就能够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