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5日,A股两融余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上一次突破还是2015年5月大牛市。目前,上证指数在3600点上企稳,7月份权益市场强势上涨,牛市似乎近在眼前,本次两融冲高是否是牛市的最新信号?
从近期两融资金主要流入的行业来看,一部分流入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近期景气度较高的成长性偏强板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与中报业绩亮眼等因素,相关板块近期资金吸引力上涨。此外,非银金融与银行这类偏高股息红利类的稳健板块也是两融比较青睐的,整体上两融配置方向也是成长性资产与红利性资产的杠杆策略。
华安合鑫最新月报分析,当前,资本市场短期聚焦于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过剩领域的政策敏感标的,相关股票已呈现亮眼表现,但反内卷战略的深层逻辑远不止于短期产能调控 ,其核心在于重构产业竞争范式——通过制度创新打破“低水平竞争 - 资源错配 - 增长乏力”的恶性循环,将企业竞争从“零和博弈”转向“质效跃迁”的增量模式。
对投资者而言,需从政策逻辑、行业景气与企业竞争力三个维度动态评估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产能出清彻底、技术壁垒高筑、现金流稳健的龙头企业,规避依赖政策补贴、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低效产能。在选股实践中,产业趋势向上、盈利具备可持续成长性的优质公司将获得更高估值溢价。投资者若能把握此类标的,则有望捕捉超额收益;反之,许多EPS承压的企业在估值被动抬升后,其投资胜率与赔率将显著下降。唯有锚定企业内在价值与安全边际,持续进行跨行业、跨标的的性价比横向比较,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
望正资产认为市场对中国资产较为悲观的估值定价体系得到一定修复。中国核心科技资产估值重估的进程还未完成,AI对收入的拉动才刚刚开始体现,宏观修复后, 盈利也有上调潜力。依旧坚持关注以企业经营质量为纲,自下而上持有一些明显低估的优质公司,主要分布在互联网、电子、汽车等行业。第二是高景气、持续兑现业绩的创新成长方向,产品和商业模式成熟,收入利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包括AI算力、AI应用、智能驾驶、机器人等等。
泽元投资分析,恒生指数对应中美加权利率的股权风险溢价已经达到2021年初市场高点及2022年末市场高点的水平,美股估值在极其荒谬高估的状态下拒绝调整反复反弹向上。综合来看似乎目前恒生指数风险回报不容乐观。截至7月中旬,大宗商品指数对金价比值接近历史低位极值,鉴于金价与全球货币发行量比值仍在低位(金价并不高估),目前大宗商品头寸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奇盛基金非常认同储蓄搬家的资产配置逻辑,但配置型牛市将是渐进式推进的,阶段性过强的一致预期,反而意味着风险。在当下需求偏弱,且政策预期也不强的背景下,反内卷可能是一个长期影响重大,但中短期不断波折的进程。更倾向于将反内卷政策看作一个额外的利好变量,但从行业层面,要分辨其内在基本面的动力方向。理想状态是,行业本身也到了快要转折的区间,自上而下的反内卷政策能加速助推行业向好发展。
远望角投资分析,算力市场需求在指数级增长,算力的技术能力也在指数级增长,需求的增长斜率更高于供给,导致供应链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这种供不应求带来的产业景气度过去两年在光模块、PCB相关领域演绎得比较充分,但算力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在其他环节是否还有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机会也是未来思考的一个方向。
相聚资本则认为中长期向好的战略方向确立,明年后年机会会越来越好。很多上涨明显的板块或个股,基本面成分高于情绪。尽管过去一段时间有明显的上涨,但估值并不贵,上涨更多是基于基本面的好转,同时业绩弹性大,业务也在不断创新。情绪过载之后,股价随之可能会出现调整。后续的走势大体可以分位三种:一是基本面依然强劲,股价调整会很快告一段落;第二种是基本面出现降速,股价进入盘整或继续下跌;第三种是基本面出现较大问题,股价就可能一泻千里。景气度投资中,习惯于寻找持续的“超预期”,只有持续beat,股价才能不断上涨。当这一假设不成立或有所瑕疵,股价往往会陷入横盘震荡,当有新的边际刺激出现,股价会重新进入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