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
泓湖投资:国内经济呈现生产季节性改善、需求保持韧性,但原材料价格传导至产成品仍受需求端制约,下游利润被挤压。反内卷政策驱动价格上行的动能减弱,补库需求难以支撑物价持续回升。信贷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受贸易摩擦和海外需求波动影响下需求仍具韧性,但企稳回升仍需政策发力支持。
凯丰投资:股市需关注重大事件后市场情绪变化,短期波动可能放大,建议采取高抛低吸策略。债券市场的“弱平衡格局”,资金利率中枢可能继续抬升。商品市场重点关注黑色系粗钢压减政策执行情况,有色金属在旺季需求支撑下易涨难跌,原油价格在地缘政治与OPEC+会议影响下或先强后弱。需密切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地缘政治进展及国内政策导向。
股票多头
金斧子资本:红利策略具有“天然去泡沫”和“天然抗通胀”的天然优势,分红的提升带来的股价上涨是最踏实的。分红本身扮演着股价催化剂的角色。根据历史数据,无论短期牛熊如何变换,在2到3年的时间周期内,红利投资策略具有相当的确定性。继续看好消费、能源、矿产等抗通胀能力强的行业,特别是其中具备客户绑定粘性高、低成本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持续布局金融、电讯等低估值、高分红品种。
静瑞资本:长期投资是承担风险以获取补偿的过程。资产配置注重风险补偿(风险溢价),而非追逐市场热点。秉持从持有资产角度看待股市,聚焦企业生意风险、竞争与现金流持续性,因小股东难干预企业经营等,对出价审慎。当前市场情绪受政策预期与宏观叙事驱动,企业真实经营风险与估值匹配度可能存疑。静瑞从风险补偿视角评估资产,而非追逐短期热点,重点关注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不断试错与变迁以适应市场,形成竞争壁垒。聚焦风险补偿仍具吸引力的细分领域,回避依赖宏大叙事但经营风险未充分定价的高估值板块。警惕A股及港股中部分行业风险补偿不足导致的脆弱性。
泽元投资:短期内新兴市场情绪过热,美元反弹风险极大;港股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性资产短期内需谨慎,从资金面来看港股也处于高位。目前A股非金融股权风险溢价的水平类似于2021年初的状态,接近均值-2标准差的水平。MSCI中国指数在近一年的涨势并非因基本面改善,而是受到估值扩张驱动。中证2000指数的市盈率与2007年大顶部A股中小盘股票的估值类似,反映出泡沫下的骗局。传统行业经历分化,房地产受政策驱动修复,模式从开发转向运营,煤炭石油的高股息价值引起价格波动,有色金属的长期核心驱动力可能有所改变。
正心谷资本: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已降至1%水平,权益资产成为实现较高收益的选择。当前市场仍存在部分被低估的企业,其预期回报率具有吸引力和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短期市场呈现流动性驱动,波动风险可能加剧。投资策略继续坚持"低估价格买入好生意"理念,通过深度研究挖掘具备长期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勤辰资产:中国企业正经历从"被动应对冲击"向"主动价值创造"的转型,AI领域因技术突破迎来资产重估,创新药行业实现"Deepseek时刻"式飞跃,企业在关税摩擦中展现超越2018年的韧性。中国企业在技术壁垒构建、全球化布局和抗风险能力上实现量级提升。北美CSP的AI相关收入增速和资本开支超预期,进一步修复AI叙事,看好中国企业在AI应用落地阶段的竞争力。2018年后出口结构升级,企业通过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和拓展多元化市场有效应对贸易摩擦。AI和创新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持续推动资产重估,特别是在AI应用1-10的落地阶段,中国企业具备竞争优势。港股互联网龙头等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小的板块值得重点关注。企业不断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出口结构升级趋势将延续。
毕盛投资:当前股市上涨主要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带来的资金配置转移,而非基本面改善。经济层面显现韧性,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显著,机电产品等中间品出口表现突出。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侧重结构优化,经济复苏呈渐进态势。由于内需不足导致供需失衡,预计后续将出台需求侧政策,经济增速可能呈现前低后高走势。未来市场能否持续走强,取决于半导体、IT等高增长动能能否向更多行业扩散。
聚鸣投资:牛市背景下,市场基本上表现为AI主线、低位轮动,个别基本面下滑的行业出现反弹。AI方向热度高,美国AI大模型和应用的商业模式正向循环,技术更新和稳定生产的要求促使市场出现新成长主题。反内卷推动企业的盈利修复与价值重估,推进持续增长的动能。重点关注AI和创新药,反内卷方向,挖掘具有极高安全边际、基本面稳定的企业。
石锋资产:在流动性宽松和市场风偏提升的牛市背景下,海外与国内看好AI产业是大势所趋;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和国内利率低位,吸引入市资金稳固市场流动性基础。全球AI算力行业呈现增长格局,海外算力已形成良性循环,训练与推理算力需求增长,AI模型面临挑战与调整。港股及中概出现进入右侧的积极变化,流动性宽松驱动部分传统消费触底反弹,但内需还未转化成可持续增长动能,后续表现有待观察。投资方向建议关注算力、创新药、AI应用等成长板块,顺周期方向可关注寿险和出海板块(工程机械、电解铝等)。把握结构性产业投资机会,持续关注牛市所处阶段。
冲积资产:宽松货币环境和巨额贸易顺差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随9月美国降息预期兑现,国内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重点关注第四季度可能出台的政策导向。投资方向建议关注:AI产业链景气赛道、创新药出海趋势、内需新消费细分领域以及战略资源行业重估机遇。
望正资产: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电子等行业,寻找以企业经营质量为纲的企业,自下而上地进行布局;二是AI产业(AI算力、AI应用等),注意具有成熟产品和商业模式,收入利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高景气、持续兑现业绩的创新成长方向。需留意市场发展态势,经济基本面的复苏以及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
睿璞投资:市场整体表现向上,股票市场表现较好,美联储降息会引起国内权益市场和香港市场的变化,但市场部分需求疲软,政府为刺激经济企稳回升,推出地产、消费和生育的相关政策。关注消费升级及政策支持,寻找产品创新力强且受益于政策刺激的龙头公司。信息技术行业短期需警惕部分涨幅过大带来波动风险的企业,但中长期来看,技术将继续带来投资机会。如果美联储开启持续降息周期将会正向影响权益资产,也会引起全球资金流出美国,可能会对国内市场以及香港市场带来影响。
华安合鑫:8月AH股全面上涨,各重点指数上涨。汽车行业受益于超预期的销售数据、政策补贴的重启预期以及智能化概念的升温,表现较为强劲。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仍有成长空间,聚焦长期核心因素,明确短期热点并非核心。以安全边际为前提,以基本面分析为工具,精选“优质且便宜”的公司。关注汽车行业的出海进程,对比海外车企发现中国自主车企的优势与不足,新旧车企若存在错配关系,则展现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有核心竞争壁垒、海外增长潜力明确、管理层能力优异和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企业。
高信百诺:短期市场有望在政策发力、美联储降息及资金增量支撑下 延续震荡上行,但需警惕技术面回调压力与交易拥挤风险。后续关注国内需求侧政策(如消费刺激、房地产宽松)及产能治理进程对基本面的改善效果,海外需跟踪美联储降息情况及中美贸易关系演变。建议把握板块轮动机会,避免追高热门赛道,重点关注政策催化与业绩修复。
商品策略(CTA)
均成资产:8月南华商品指数下跌0.62%,产品主要盈利板块为油脂油料板块,主要亏损板块为化工板块。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明确鸽派信号,承认劳动力市场潜在风险上升,市场押注9月降息预期大幅提升,推动贵金属价格强势走高。8月初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受政策消息面影响波动较为剧烈,碳酸锂、纯碱等品种经历快速上行之后情绪调整大幅回落,目前市场情绪维持偏弱,市场对消息反应钝化,情绪化行情逐渐回归供需交易行情。8月A股震荡上行,主要宽基指数均收涨。市场交易活跃,“赚钱效应”有所增强。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于9月开启,资金成本下降对市场构成利好;公募资金的募集逐渐回暖,公募资金或将由前几年的净流出逐渐转变为净流入,预期对于股票市场的表现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会世资产:八月大宗商品市场在“反内卷”炒作退潮与基本面定价回归的背景下陷入区间震荡,整体波动率较前月显著下行。股指行情走强成为CTA策略的主要盈利来源,商品板块则陷入供需现实与政策预期的拉扯之中,缺乏趋势性驱动。随着市场情绪逐步冷静,行情主线转向对已有政策的实质性落地节奏和经济内生成色的验证。9月联储降息概率逐步增大,国内经济有缓慢转好迹象。后市重点关注两大变量: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实际推进力度,以及国内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的实效证据。当前波动率较低,下行风险可控,或为配置CTA的窗口期。
象限资产:展望后市,我国货币流动性保持充裕,7月社融数据整体平稳,但实体经济信贷偏弱反映出内需仍待巩固。多部门联合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财政贴息方式刺激消费潜力释放。央行也在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下一阶段将延续宽松基调,并可能根据海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再度降准、降息。后续政策端有望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发力解决“价格不振”的问题,“反内卷”与“扩内需”有望并行,四季度增量政策仍值得期待,有望共同提振商品市场活跃度。建议密切关注后续商品市场表现。
套利策略
上海悬铃:今年以来转债指数稳步上升,市场认为转债估值过高以及部分资金获利了结,是本月末转债杀估值行情的主要原因。转债估值目前处于略高于过去五年中位数的水平。转债未来的涨跌难以判断,但是在固收投资收益下降的行情下,保险、银行理财等固收性质的资金对于转债仍处于增配的过程,转债的估值有一定支撑。
泓倍资产:8月传出美国海关将对来自瑞士的100盎司金条征收39%关税的消息,震动全球黄金市场。目前黄金市场的期现套利交易方向是现货基本从伦敦市场转去瑞士进行熔化制成符合美国CME交易所交割标准的100盎司金条,然后运往美国进行交割。如果该项关税得以实施,将导致美国黄金期货价格和伦敦现货市场以及全球其他黄金交易所价格脱钩。白宫随即对该传言进行澄清,特朗普也亲自在其真相平台上发言“美国不会对黄金征收关税”。上海和纽约黄金价比随即恢复到正常区间。原油市场在经历6月以伊冲突和7月特朗普对俄罗斯原油威胁实施二级关税的影响之后,8月步入固有的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逻辑,宏观因素的干扰大幅减少。这种相对正常的交易环境也正回归至黄金,铜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
展弘投资:套利策略捕捉商品市场与证券市场中的各类套利机会,不同套利策略间相关性较低,投资组合收益来源丰富,风险得到较好分散。本月市场波动率较低,各类套利策略机会较少。但随着股市已达10年高位,随时面临回调进而导致波动率上升的可能,股票市场未来套利机会增多的可能性不断提高,展弘对套利策略的表现充满乐观。
债券策略
复熙资产:7月CPI同比持平,前值为+0.1%;PPI同比下降3.6%,前值-3.6%。7月份社融增量为1.2万亿,政府债券依旧是主要拉动项;7月M1同比增长5.6%,M2同比增长8.8%,剪刀差进一步收窄。8月LPR维持不变。本月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国债利率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由月初1.71%上行至月末1.78%。
合晟资产:整体来看,预计经济增长情况较前期预期为好,但预计经营实体的盈利改善情况依然较弱,依靠反内卷带来的阶段性的价格回升可能缓解PPI崩盘式下跌的压力,但是否能带动工业品价格从此走出价格泥淖,还需要更长时间观察。由于未看到涉及到顶层的社会治理理念有本质改变的迹象,行政指令正在逐步接管市场的作用,令市场的作用减弱,对于中长期的微观经济增速依然保持谨慎。考虑美国关税政策基本确定,政策形势逐步明朗,后续将加大对内需刺激政策的变化和实际出口情况的关注。利率债方面,股市如果持续走高也可能影响机构的短期配置行为,短端利率预计维持目前位置概率大,长端利率则需要谨慎为主,价格反应和机构行为都可能令长端阶段性上行。
垂云私募:随着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预计三季度宏观政策会在保持定力的基调下持续发力,反内卷政策有助于通胀预期筑底,利率下行空间受限,但同时货币政策会保持宽松格局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利率上行空间也相对有限,预计债市或将维持振荡格局,1年期国债或在1.3%-1.6%之间波动,10年期国债或在1.6%-1.8%之间波动。 信用债方面,经历调整后部分券种已具备一定性价比,机构或适当参与配置,但股债跷跷板、资金面波动等仍可能会对债市形成扰动。9月信用债或呈现震荡走势,建议以票息策略为主,适当保持流动性。
岚湖基金:美国8月经济数据不符预期,降息确定性大增。后续需持续关注通胀及就业边际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多次降息的可能。权益分流叠加物价改善,国内利率有所调整。后续一方面需持续关注供给侧政策的发力,也需关注下游需求端的政策及市场变化。供给仍收紧,需求端出现波动。新增批文仍然稀有,供给仍处于收紧状态。但需求端看,某些负债端欠佳的对冲基金有卖出点心债的动作,同时由于点心债收益阶段性下行,部分资金也分流至港股打新等策略,建议择机把握性价比高的机会。
守朴资产:国债/国债期货,短期内,在权益偏强的情况下,债券市场承压在所难免,但中长期仍将回归基本面定价。城投债,关注境内短久期城投债,也可关注跨境高收益城投债机会。可转债,挖掘结构性机会,寻找有逻辑支撑及估值驱动的标的。REITs,估值仍然偏贵,且REITs市场情况受股市影响较大,持续关注REITs市场行情,等待把握入场时机。
盈怀基金:展望来看,债市震荡偏空的趋势仍将延续,但下跌的速率可能放缓,9月债市大概率处于筑底期。9月债市的走势将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市是否进入阶段性休整,这决定了风险偏好对债市的压制程度;二是公募债基是否出现一定程度的赎回,目前公募债基的负债端较为稳定,即便近两个月债市显著调整,也没有出现债基大规模赎回,只要公募负债端维持稳定,那么利率调整的幅度就相对有限,反之则有调整扩大的风险。维持“防守反击”的策略,在严控回撤的基础上,适当参与并把握阶段性的反弹机会。
可转债策略
纽达投资:8月末及9月初转债市场出现短期调整,是机构资金止盈和正股市场调整等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在权益市场慢牛预期下,可转债市场上涨的长期逻辑并未发生改变,可转债的估值风险并不大,截至9月4日,可转债中位数价格已降低至128.95元。此次回调对于厌恶高波动的投资者而言,是一次重新审视市场和调整布局的机会。
盈怀基金:上个月转债先涨后跌,特别是月末转债调整明显,节奏上领先股市下跌。在转债估值历史新高的时候,调整随时会来,但是目前的宏观环境下调整的深度有限,现在还需要等的无非是权益市场企稳的节奏问题,只能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