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CME美联储观察数据,美联储12月份降息25bp的概率为48.9%,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51.1%,多数机构预测美联储将在12月“按兵不动”。在10月底美联储降息落地之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震荡上行,截至11月18日已攀升至4.12%。
美债是否会“重蹈覆辙”?
回顾去年至今的美债表现,两轮较大幅度的调整均与特朗普政策冲击直接相关。第一轮是去年9月美联储降息后,美债反而大幅下跌。当时特朗普胜选概率上升,其主张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通胀担忧,直接导致降息预期收窄。第二轮是今年4月,核心原因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叠加美国债务规模持续攀升,美债信用受到削弱,资金纷纷撤离。这两次调整的共同特征的是外部政策冲击引发通胀及信用担忧,进而打破市场对降息周期下美债的配置逻辑。如今10月美联储已如期降息25bp至3.75%-4.0%,近期美联储鹰派发言密集,12月降息预期降温,美债是否会再次陷入调整?
相较于去年的“特朗普交易”及今年4月的政策反复,当前特朗普相关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已逐步被消化,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敏感度也有所下降。此外,受前期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最新非农数据暂未发布。据美国薪资处理机构披露,10月新增就业人数仅4.2万人,增速相对放缓,反映美国就业市场暂未回暖。当前美国政府已结束停摆,最新非农数据将于近期公布,后续市场走向仍需观察该数据表现。
美债有哪些机会和风险?
当前美债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1年-3年期短久期美债收益率均在3.5%以上,远高于国内债券收益率,稳定的高票息可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确定性收益。尽管目前对于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的预期较高,但是明年仍有降息的可能性。例如高盛在投资展望报告中提到,鉴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预计明年美联储将降息两次。这种政策预期差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交易机会,获得票息与资本利得的双重回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债也存在潜在风险。截至最新,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38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存在一定债务可持续风险。4月份避险情绪抬升但资金撤离美债大幅流向黄金,也说明美国政府的不良债务状况导致美债需求减少。
由于当前国内纯债收益率较低,债券市场暂未有明显利好消息支撑,正处于“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格局中,对比之下美债收益率仍然可观,短期可适当参与一些短端美债捕捉高票息机会,但切勿押注长久期美债,需警惕其存在的潜在波动风险。


